初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位于北半球,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从经度看,我国全部属于东经度;从纬度看,全部属于低纬度 2.右图所示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 川 B.陕 C.宁 D.京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的影响 ②纬度位置的影响 ③冬季风的影响 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叙述,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灾害性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5.舟山渔场、长芦盐场和莺歌海盐场位于的海区分别是 A.南海、渤海、黄海 B.东海、黄海、南海 C.黄海、渤海、南海 D.东海、渤海、南海 6.读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占的比重最小 B.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C.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 D.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 7.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8.黄河自古多忧患,治理黄河的关键措施是 A.在上游兴建水库 B.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C.在下游固堤分流 D.在中游加固大堤 9.关于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源于唐古拉山 B.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C.注入渤海 D.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 10.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从节约资源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A.节约用电 B.垃圾分类回收 C.鼓励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D.家庭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1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⑥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2.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约增加1400万人,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小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 自然增长率高 13.“小桥——流水——人家”是下列哪一干湿地区的写照: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14.我国的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非季风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C.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15.读我国冬季盛行风向图,此季风的源地是 A.蒙古和西伯利亚 B.太平洋和印度洋 C.新疆及内蒙古一带 D.全年气候高温多雨 二、综合题(共60 分) 16.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把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填在方框中。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码所在的省级行政中心的名称: ③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自治区简称: ④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其中藏族主要聚居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码和名称) (5)我国的A、B、C、D四个边缘海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6)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为什么西部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 。
17.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学习我国的地形,必须首先掌握我国的山脉分布。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中,中间的一列是_______________。 (2)山脉往往是其他地形区的分界线,那么,①与③以_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为界。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关于②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屋脊,雪山连绵 B.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C.地势平坦开阔 D.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4)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描画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气候与河流有什么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河流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以下是我国某城市测得的一年气温和降水资料,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8分)
(1) 根据表格中数据,贝贝已绘出了下图,但还没绘完,请你帮他完成剩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2分) (2) 该城市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相差 (年较差)℃,该城市年降水量有 毫米。 (3) 按照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类型,该地应属于( ) A.冬季多雨型 B.夏季多雨型 C.全年多雨型 D.全年少雨型 (4)该地气候类型应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高山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E.温带大陆性气候 (5) 根据其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判断,该城市可能是下列的( ) A.北京 B.海口 C.武汉 D.哈尔滨 (6) 下列关于对咱们的家乡泰安市泰山区的说法,正确的应该是( ) A.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 B.全年降水量高于800mm C.位于亚热带 D.位于半湿润区 19.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回答。(8分) ⑴A、B、C、D、E五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最早进入汛期的河流是 。(填字母和名称) ⑵甲、乙、丙三幅示意图中,表示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是 图。表示“地上河”的是_ 图,“地上河”是黄河 游的特征。“地上河”的主要危害是 。 ⑶C、D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20.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5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请你判断,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2)乙气象灾害是在 (冬半年、夏半年)影响我国的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所产生的危害有 。 (3)请你出谋划策,谈一谈治理丙气象灾害的措施。(2分)
。 21.学习探究。阅读下列图文资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学习各地理区域的特征用综合法,即从整体方面来认清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整个区域所共有的特征。学习各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用比较法,即通过对比各地理区域在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不同,总结出各区域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材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略图
(1)A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B地区代表性的牲畜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 。 (2)为了进一步认识我国四大地区区域间的差异,某中学地理甲、乙两个兴趣小组以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为例,进行区域特征的对比分析。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们补充完整。 甲组:自然地理特征对比分析(提示:主要地形、年降水量、一月平均气温等方面)
乙组:人文地理特征对比分析(提示:农田类型、传统运输方式、民居特色等方面)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二、综合题(共60 分) 16.(10分)(1)曾母暗沙 (2)青海省 湖北省 (3)沈阳 南宁 (4)藏 新 ④西藏自治区 (5)A (6)因为我国共跨五个时区,东西相差四个小时 17.(1)昆仑山、秦岭 (2)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3)B (4)描图略 气候: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河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8.(1)略(气温曲线1分,降水柱状1分) (2)24.9、1554 (3)B (4)D (5)C (6)A 19.(1)A黑龙江 E珠江 (2)甲 乙 下游 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易决口而引发洪水 (3)青藏高原 西藏和四川(其中一个即可) 20.(1)A (2)冬半年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暴雪等(其中1点即可) (3)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保护草场等(意思相近即可) 21.(1)干旱 牦牛 (2)见下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