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和食物有啥关系? 其实 在你不知不觉中吃下的东西 每一个都反映了你的心理~ 不信?来看看下面这些! 01 什么时候算真的吃饱?你自己也不知道 ![]() 为什么饮食有度很难? 因为我们无法准确感知何谓吃饱。 我们可能真的要到“感觉快吃吐了”才停下来。 既然心里没数儿, 就买更小包装的食物, 用更小的盘子来装餐食吧。 02 吃饱是第一生产力! ![]() 当人们在不饿的状态下, 效率会比饥饿时提高20%。 部分原因是大脑处于最佳运转状态时, 体内的葡萄糖量需要在25克左右。 不要饿着肚子赶进度了! 吃点东西再继续,效率会更高。 03 吃得香,80%靠的是嗅觉 ![]() 当你在感冒时,吃什么都不觉得香, 是因为鼻塞影响对食物味道的感知。 04 极度缺乏睡眠,会让你更渴望油脂食物 ![]() 长期以来,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睡眠和饥饱程度, 将饮食与睡眠质量联系了起来。 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会降低睡眠质量, 缺觉也让人更想吃垃圾食品。 05 心情不好也会让你乱吃 ![]() 除了没睡好外, 心情差也会让人更想吃垃圾食品。 如果情绪不佳,人们会视油腻食物为良方, 和一顿正餐或蔬果相比,会更想放肆吃零食。 虽然心情好的时候人们也会吃很多, 但是饮食会更均衡。 莫生气。 06 记忆中上顿吃得很多,下顿饭就会胃口小 ![]() 你有没有想过,晚餐吃多少, 其实是你在用午餐做决定。 记忆里午餐吃得比较多, 晚餐就会暗示自己吃更少。 100名成人被供应番茄汤当午餐, 心理学家声称有人喝的是17盎司的, 有人喝的是10盎司。 但实际上,他们都只喝了10盎司。 到晚上,被告知喝了17盎司的人 都表示自己还不太饿。 07 走神儿的时候吃得更多 ![]() 当我们的注意力不在食物本身时, 总会不自觉往嘴里送吃的。 所以一边看剧一边吃外卖的你, 总感觉减肥很难, 长期下去还会造成饮食紊乱。 08 一直在发胖,可能是你的反应不够快! ![]() 如果面前有一个汉堡和一盘沙拉, 你会拿起哪个吃? 做这个决定时,你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同时加工两个信息:哪个更美味?哪个更健康? 相比于健康的各种概念,如热量、蛋白质等, “美味与否”更为具象。 大脑处理具象信息时, 要比处理抽象信息快200毫秒。 如果你的大脑懒得思考健康的事儿, 就会拿起汉堡。 下次做选择,先让大脑再想一会儿。 09 种类越多,吃得越多? ![]() 在自助宴会当中,总是会不知不觉吃很多?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宴会效应 (Buffet effect 或 Cafeteria effect)。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 人们在宴会中总是会吃得比预想多。 大多数情况下,尝完一种食物, 还会下意识拿起下一种。 快餐店利用这一心理, 在套餐中加量小但是种类多的食物, 以刺激购买欲。 10 你的口感偏好,一直在被商家左右 ![]() 华尔街日报公布了北美地区的零食口感调查, 验证零食口感无外乎 “有嚼劲的(43%)”、“酥脆的(33%)”、 “绵软的(16%)”、“适宜吮吸的(8%)”。 或许,人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商品。 ![]() 有没有觉得 心理竟然是如此神奇的东西? |
|
来自: 王钢grwxcuuu1c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