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服洪七公的叫花鸡到底有什么来头?

 星夜白科 2018-01-18
还记得《射雕英雄传》里这个经典的桥段吗?
黄蓉千辛万苦偷了一只鸡,准备为自己和靖哥哥做顿早饭。不料烤好的叫花鸡香味太浓,诱的一老乞丐寻味而至。黄蓉正准备撕开鸡,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撕作三份,鸡屁股给我。”
黄蓉将连着鸡屁股的半只鸡递给了老乞丐,乞丐大喜,吃完以后,连连称赞:“妙极,妙极”。这个老乞丐就是洪七公,也正是这只叫花鸡让洪七公答应教郭靖武功,可见叫花鸡的威力。
图片
一把柴、一点泥、一片叶、一只鸡,无须任何配料,便组成了一道极品佳肴。撕开烤干的外泥,鸡毛随泥脱落,露出白嫩的鸡肉,荷叶和肉的混香扑面而来,成就了无法比拟的经典。
图片
那这泥巴裹鸡到底有什么来头呢?其实关于这道民间菜肴的起源,说法不一,流传最多的主要是以下三个版本:
典故一
相传明末清初,常熟虞山麓脚下,有一叫花子终日食不果腹。一天,他偶然抓到了一只鸡,欲吃之,却无从下手。一无烹煮用具,二无油盐佐料。无奈之下,他将鸡宰杀取其内脏,包上荷叶后裹上泥巴,就扔火里烤了。待泥干成熟,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叫花子大喜过望,遂抱鸡狼吞虎咽起来。
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恰巧路过,闻到香味就尝了一下,觉得味道独特,回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
图片
后来,这种烹制方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大家把这种烹制出来的鸡叫“叫花鸡”。再以后,这种做法被菜馆中的人学去,对其制法亦精益求精,并增添了多种调味辅料,因此赢得了众多食者的赞赏,名声远扬,慕名品尝者,常年络绎不绝。
典故二
相传朱元璋带兵打江山时,有一次朱元璋又打了败仗跑了三天三夜,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朱元璋筋疲力尽,饥饿难忍,就在这时看到前方地上有一堆火,火中间还有一堆泥巴,旁边蹲着一位老叫花,朱元璋好奇地问到:“你在这里干什么?”
图片
老叫花一看是朱元璋,就忙说:“我在烤鸡献给大王。”朱元璋一听非常惊奇,老叫花将鸡从火中取出,打开泥巴,香味扑鼻。朱元璋边吃边赞不绝口,“非常好吃”。从此以后,朱元璋打仗一帆风顺,当了皇帝。后来朱元璋就封此鸡为“富贵鸡”。
典故三
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花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毕,便问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胡吹这鸡叫“富贵鸡”。
图片
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花鸡”也因为皇上的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流传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乾隆帝是一位爱微服私访的帝王
你知道吗?
除了叫花鸡,他还曾垂青过辽宁的庄河大骨鸡!
图片
有一次乾隆帝来到辽宁庄河,被庄河风景深深吸引,流连忘返。他在山间游走,突然闻到一股鸡肉的香味,顺着香味来到了一户农家院。农家人本身就热情好客,看乾隆气度不凡,便邀请他进屋做客。乾隆品尝了这户农家炖制的大骨鸡,对其赞不绝口,称其为鸡中凤凰,天下难得的美味。
农户也非常高兴,介绍这是自家养的大骨鸡。乾隆随即亮出身份,赐名大骨鸡为“百年凤”至此,大骨鸡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乾隆御膳中的一道美味佳肴。庄河人养大骨鸡也成了一道风气,并逐渐形成了习俗,每逢喜事和年节,庄河人必定宰杀一只大骨鸡庆贺。
图片
春节降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