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金色年华554 2018-01-18

大兴安岭有峰不险,岭顶弥平。

山本身多不高不险不奇不峻,有时兀自孤立,有时藕断丝连,绝少盛气凌人,更无望断飞雁。平平淡淡、散散漫漫,安安静静到没有风格。

这里的山海拔多在400——1000米之间,高达75%的山体为火成岩,形体平滑,山顶浑圆,向阳的方向一般比山阴要陡,背向的山坡比较平缓,像是一群往南游的蝌蚪。

自然状态下,大兴安岭的南坡一般不长树,只是到了近山顶才有乔木,很像洋葱头。这样的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子叫气候单面山,大体的意思就是日照、寒冻、冰融、季风等气候因子合起伙来群欧造成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大兴安岭的阳坡不长树 于霄辉 摄

亿万年以前,大兴安岭曾经是片海。名子叫蒙古兴安海槽。即使现在,人们在开山修路、挖土取石的过程中,也偶尔会发现海底生物化石。这种化石在林区周边大大小小的不同规模的各色博物馆中多有陈列,并不鲜见。这片海的隆起,掩埋了大量的生物。又过了许多年,这些被掩埋的生物一部分演化成了煤炭、燃汽,比如现在大兴安岭周边的扎赉诺尔、大雁、五九煤矿;一部分演化成石油,顺坡向下流淌汇集,比如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我国油田的主要分布

在伍佰多万到一两万年以前(上新世到更新世。这些地质学上的年代,做为外行真是很难整明白,包括笔者,引用出来也多是壮门面,大有故弄玄虚之嫌,所以还是直白地表达比较接地气)的大陆构造变动,还引发大兴安岭周边剧列的岩浆活动。一方面形成了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根据《大兴安岭隆起与地球动力学背景》一书中的资料,大兴安岭铜的储量是全国的六分之一,锡铁、银、铅锌富集,还有特大铌——稀土矿床。所以大兴安岭早有“金镶边”之称。

说一件曾高度机密的事,60多年前沈阳航空勘探队曾于金河林业局东南5公里,探测到铀235的存在。对于那个年代的共和国,探测到这种金属的存在,意义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航测人员满怀兴奋地从飞机上投下了装满石灰的袋子做为标记,不过,后来在地面探测时没有找到成矿带,不然那里可能成为军事禁区了。

而且早在1942年一支由日本科研人员组成的神秘考察队就曾登上距此不远处的奥科里堆山(阿龙山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内)寻找一种很稀有的矿石,至于这种矿石到底是什么,还是让人产生很大的想像空间。因为这一时期,日本的科学家已完成了核弹的可行性研究,在内阁的支持下正在推行一个被称为“仁方案”的铀弹计划,迫切需要铀矿石。但是在日本本土和朝鲜半岛都没有找到,加上美国在海上对铀矿石的封锁和对日本东京核研究机构的定点清除,使“仁方案”破产。但是利用在辽宁海城附近找到的铀矿石,日本对核弹的演习试验一直持续到1945年7月。此时美国已迅速完成了核弹的研究生产并于这一年的8月,将投向了广岛和长崎,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最高峰 ——奥克里堆山 伍晓达摄

铀矿石的分布一般认为与火山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我国铀矿储量并不丰富,列世界第十位之后。按照当年苏联专家的成矿理论,我国北方的铀矿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高度关注,所以毗邻苏蒙的大兴安岭段就成为苏联对我国核原料重点监控的地区,曾派出过大量的“苏特”。七十年代大兴安岭绰尔河流域常在寂静的夜半有神秘的信号弹划破天际,弄得当地居民、下乡知青人心惶惶,驻守部队后来在山林里寻找到信号弹壳,经武器专家鉴定为苏联造信号弹,这些信号弹分红黄绿不同的颜色,应该代表不同的语言。一位老公安的回忆录中曾写道:在反“修特”的斗争中,仅满归、莫尔道嘎两个边境林区,先后截获外进分子28名,1971年冬,在莫尔道嘎林区抓获“苏特”宋森陵、孙才先……1972年春,在“504”列车,抓获“苏特”綦景华。还有一位从蒙古边境潜入阿尔山的“苏特”被群众举报后被公安部门抓获,这位特工本来乔装改扮潜伏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与常人无异,让他露出马脚原因是他在当地老百姓家中讨水喝时,特么的从怀里掏出一根麻花来吃,那个时代麻花岂是林区人民说能从怀里掏出来就能掏出来吃的么。

也许是出于涉密的原因,这方面的公开资料十分鲜见,不多说了。

大陆构造变动引发的岩浆活动,使得大兴安岭周边的火山喷发、熔岩溢流,所以在大兴安岭东侧中南,形成了丰富的火山地貌。

大兴安岭的火山地貌沉睡经年,直到近年才被关注。尽管早在1850年清政府的官方记录中就有了关于阿尔山矿泉的记载,但人们似乎一直没有将这些矿泉与火山扯上关系。更有可能是大兴安岭厚重的植被遮住了那些火山的真正面目,使它们看上去与周边的山山岭岭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久前,与中国地质大学白志达教授通话。他是国内最早发现和研究大兴安岭诺敏火山群的专家,他认为至少到目前我们对大兴安岭火山的研究还远远不足,还有大量丰富的火山地质貌没有被发现、关注和研究。

大兴安岭的火山又或许太过安静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不像意大利的埃特纳和夏威夷大岛的火山那样正在恣意的喷发大自然的伟力,用炽烈的岩浆映红夜空或蒸发海浪。但大兴安岭的火山却正如青年,年轻和体形完美,这是一种青春的力量。所以地质专家们,把大兴安岭的火山群落,更多的定义为中国最适合于观测和欣赏火山遗迹,它孕含着关于火山的所有秘密。

大兴安岭的火山群主要分布在中南东坡,自北向南主要有三个火山群落:诺敏河火山群,阿尔山—柴河火山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范围内,主要包括前两个火山群落。若按林业局主体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则主要分布在毕拉河、绰尔、阿尔山三个林业局。

诺敏河火山群在毕拉河林业局生态功区内诺敏河、扎文河、毕拉河流域。代表性的火山地貌是四方山和达尔滨罗。四方山山体即是一座火山锥,它是诺敏河火山群落目前可确认的30余座火山锥的“带头大哥”,由北方望去形体健硕、体态规整完美,是典型的斯通博利式火山。斯通博利本身就是一座火山的名子,这种火山喷发的特点是喷发周期短、喷发缓和而有节奏,所以形成的火山锥形态完美。四方山火山口呈正圆形,积水而成火山口湖,即天池,天池水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池中水草茂盛恣肆,但无鱼、人不能饮。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四方山远晀 沈元发 摄

6-4万年前,诺敏河火山群落火山集体喷发,大量奔涌的炽热岩浆与沿着古老的扎文河、毕拉河河床壅塞了河道,形成了大量的堰塞湖。在毕拉河林业局阿木珠苏林场的河谷里分布有百个这样的大小湖泊,这里的人们把阿木珠苏河谷称做百湖谷。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百湖谷 沈元发摄

在这些堰塞湖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达尔滨罗和达尔滨湖。注意这是两个不同的水面,不对,是三个。因为在阿尔山—柴河火山群落内也有一个达尔滨湖,同样也是一个火山堰塞湖,从这个湖里发源出一条水名叫哈拉哈河,哈拉哈河有一段水即使是大兴安岭冬季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仍经年不结冰,被称为不冻河。这段不冻河这几年媒体炒的比较热,为人们所熟知。当地人称哈拉哈河发源于松叶湖,但松叶湖在地图上标准的标注是达尔滨湖。

回头再来说毕拉河的两个达尔滨。科普一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现有9个国家森林公园。它们的标准名称是: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兴安国家森林公园、绰源国家森林公园、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绰尔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其中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兴安国家森林公园分别位于毕拉河、满归、克一河林业局主体生态功能区内,森林公园的名子,与所在林业局的名子是不同的。所以人们为了记忆方便通常把林业局的名字放在这些森林公园的名子前面做为定语,如克一河兴安国家森林公园、满归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达尔滨罗的杜鹃花海 沈元发摄

毕拉河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因达尔滨湖而得名。但是,请注意,其实到过那里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见到的湖面是达尔滨罗。“罗”的意思,是小湖或理解为比湖小的水面称为“罗”。达尔滨罗最著名的景观是壮观的兴安杜鹃。每年五月上中旬,深粉的杜鹃于石塘之上倏然绽放,花开十里,蔚为壮观。花期仅十余日。达尔滨罗的杜鹃不同于次生在兴安落叶松林下的灌丛杜鹃,这里的杜鹃植株高大,高度常达1.8米以上,根植于火山玄武岩石缝之中,带有一种奇崛又妖娆之美。偶有一年,花期会缝一场春雪,雪映杜鹃确胜人间无数。

这才是真正的大兴安岭(二)核弹与火山

达尔滨湖真容 沈元发摄

达尔滨湖因交通不通,一直深藏闺中,少有人见其真面,因而更显神密。数据显示达尔滨湖水面4.12平方公里,达尔滨罗水面仅0.68平方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