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心说《传习录》2:儒学四圣

 我的书海601 2018-01-18

维心说《传习录》2:儒学四圣


【原文】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如《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维心说】

本段主要解释了《大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即“亲民”,体现了阳明先生对于“亲民”中“亲”的理解与朱熹的观点不同。

“在亲民”一句出现在《大学》开篇第一句,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认为“亲民”应解释为“新民”,“新”有自新之意,与后文的“作新民”相对应。而阳明先生认为“亲”意为“亲之”、“仁之”,很明显更符合孔孟的仁爱一说。

关于王阳明与朱熹的就“亲民”的分歧详细解释,可参考下方【参考译文】部分。这里觉晨倒是想讲讲儒家四圣“孔孟朱王”之间展现出来的儒家发展的一条脉落及其关系。


如果给儒家要选出一个F4组合,那么“孔孟朱王”无疑是毫无争议的TOP4。但是孔子、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朱熹在南宋,王阳明在明朝,所以四人虽都是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但四人的观点还是有所不同。

孔孟远在春秋战国,那时周室早已衰微,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所以当时的儒学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仁政”、“爱民”,以使民众避免战乱。因此,孔孟儒学的根本精神是实践的、社会的、人伦的

在汉唐时代,诸儒重在名物训诂、典章制度,于儒学的本体论几乎无所致意,更无所阐发。因此,汉唐时代并未出现“孔孟朱王”式的大儒学家。

朱熹,宋朝著名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其实在朱熹之前,理学已经存在,其开山鼻祖是周濂溪,又叫周敦颐(没错,正是中学课本中我们每个学生都花了众多时间去背过了《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吸收了道家关于宇宙的观点,提出了儒家哲学的宇宙生成模式,使得儒家开始关注宇宙与本原。

周敦颐之后,程颢和弟弟程颐(史称“二程”)遍学百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最后“返求六经”,归宗儒学,共同创立“天理”学说。宋明理学因此而得名。

也正是从两宋以后,儒学开始大谈本原、心性和宇宙,引领宋明理学走上了一条抽象的、心性的、本体化的道路,这才真正奠定了的儒学的哲学地位。(中学政治告诉我们,哲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就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学大儒朱熹提出“格物穷理”,认为“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朱大师轻松一说,这可导致后来的少年王阳明花了七天七夜去“格”竹子,“格”的结果是两眼一黑,脑袋一歪,不省人事。

格竹子一事后,少年王阳明开始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后从好友湛若水那第一次接触到了心学,并最终经过多年的经历、磨难与思索,最终龙场悟道,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严格说来,湛若水是根正苗红的心学传人,王阳明是后来的“插班生”,但后来的“插班生”最终“逆袭”成功,成为真正的心学大家……)

但其实在王阳明之前,心学也已经存在,其创始人陆九渊与朱熹都是南宋同时代的大儒,陆与朱还曾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举行了南宋儒学最高级别的学术“论剑”,史称“鹅湖之会”。

陆九渊开山立派的一句话就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进而提出“心即理”,认为应该教人“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在南宋时,九渊心学可以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但到了明代,平民出身的朱重八,为了抬高自身身价,向上找到了朱熹本家,将朱子理学定为官方独尊,并将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钦定的科举考试标准和教科书。因此陆之心学逐渐被边缘化。

可以看出,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对王阳明来说如久旱逢甘露。如果没有遇见陆九渊,王阳明可能最终当个大官,但绝成不了与孔孟齐名的圣人;如果没有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可能只能流于小众,甚至被历史湮没,而不可能在明代获得重生,更不可能在后世大放异彩。


上文借《传习录》第一篇心学与理学对“亲民”的不同理解,简单介绍了“孔孟朱王”的儒学发展关系。如果将其看作儒学发展史,肯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这也不是一篇短文可以说明清楚的。只希望给大家对心学、理学的由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未来还会有更多更深入的心学与理学之间的哲学思辨与探讨,欢迎关注本微信号“维心说”,与觉晨一起畅游心学!


——觉晨,心学传习者




【参考译文】

徐爱问:“《大学》首章的‘在亲民’,朱熹认为应作‘新民’,第二章的‘作新民’的文句,好象可作为他的凭证。先生认为应按旧本作‘亲民’,难道也有什么根据吗?”

先生说:“‘作新民’的‘新’,是自新的意思,和‘在新民’的‘新’不同,‘作新民’怎可作为‘在新民’的凭证呢?‘作’与‘亲’相对,但非作‘新’解。后面说的‘治国平天下’,都没有‘新’的意思。比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这些都含有‘亲’的意思。‘亲民’犹如《孟子》中的‘亲亲仁民’,亲近就是仁爱。百姓不能彼此亲近,虞舜就任命契作司徒,尽心竭力地推行伦理教化,籍此加深他们的感情。《尧典》中的‘克明峻德’即是‘明明德’,‘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即是‘亲民’,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再如孔老夫子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即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亲民’,就包涵了教化养育等意思,说‘新民’就失之于正道了。”


【附录:大学之道】

附上“大学之道”开篇全文,因为该段文字在儒家经典中尤为重要,阳明先生与其弟子均多次提及或引用其中文字,是学习心学的重要文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