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书法《局事帖》
半山亭树杪苍崖路屈盘,半崖亭榭午犹寒。 平时举眼看山处,到此凭栏直下看。 这首诗歌视角奇特,描写的是诗人登山途中的见闻,以及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首联描写山路的艰难,寄寓了仕途艰险的深意。“半崖亭榭午犹寒”一句想象奇特,作者爬到一半的时候出现了供行人休息的歇亭,可是由于海拔太高,哪怕是正午时分也觉得寒冷。诗人以夸张的语言衬托山势的高峻。诗歌的尾联是全诗的题眼,也是哲理精粹的体现。诗人往常需要仰望的山峰,到此时只需要凭栏俯瞰。作者在爬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自己往常难以企及的高度。其内在含义是:只要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努力攀登,不问收获,辛勤耕耘,总有一天能够收获丰厚的回报。 咏 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用柳树来比喻小人,讽刺他们得势便猖狂,但是在自然之力面前,任何人都无法对抗客观规律。而人事亦是如此,小人虽能得志一时,但终将会被正义和公理送上审判台。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