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树菇半地下式菇棚立体栽培技术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1-18

华北地区棉籽壳、棉饼和麦麸资源丰富,而这些又是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因此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就茶树菇半地下菇棚的栽培模式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栽培季节

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4月份温度上升到15℃以上、秋季9月份温度降至25℃以下出菇为宜。

二、菇棚建造

茶树菇多以立体层架种植,可合理利用空间增加利用面积,也可减少管理成本便于管理。我县种植采用半地下式菇房层架种植。菇房长25M、宽9.6M、高3.2M(视当地土壤质地和地下水位情况适当下挖1~1.5M),菇房两侧各开一个1.5M宽、1.7M高的门,便于管理与通风。室内安置4路种植架,种植架长23M、宽1.2M、高2.2M,层架层高0.55M,分为4层。种植架底铺设地暖管,保持适温。一个菇房可放置4.5万~5万菌棒

三、栽培技术

1.菌袋制作。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0%、麦麸8%、石膏1%、糖0.5%、石灰0.5%。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及比例进行配合,并加水拌料,料水比为1∶1.2左右为宜。选用长15~17CM、宽35CM、厚0.05M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料干重350g左右,湿重720~750g,装料松紧适度,及时套上颈圈并塞好棉塞(也可用编织线扎紧),然后进行常压灭菌。料温降至30℃以下方可接种,接种量为每瓶种接30~40袋,接种后要避光培养。

2.出菇管理。茶树菇接种后50天左右即可出菇。出菇前将棉花塞拔掉或剪去扎口线,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让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这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98%,早晚喷水保湿。光线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温度控制在18℃~24℃范围。茶树菇开始出菇后,空间相对湿度降到90%~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每袋菇蕾6~8朵,当茶树菇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盖颜色转成暗红褐色,菌环未脱落时就要采收。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净,袋口捏拢,让菌丝休养恢复2~3天,然后拉开袋口,可淋一次重水,并重复上述管理,5~7天后可再长一潮菇,共可采收4~6潮菇。

3.病虫害防治。茶树菇主要病害是萎缩病,防治方法:一是注意加强通风,避免湿度过大;二是在开袋后,每隔15天喷洒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和2%~5%石灰水,撒石灰粉,有条件时地面可喷石灰+漂白粉混合剂;若发现病菇要及时清除。虫害主要是菇蚊,防治方法:一是在通风口安装80目的窗纱;二是室内安上电子灭蚊灯;三是发菌过程中每半个月喷卫害净30~100倍液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