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笔记(5)虚构有趣的故事

 冬天惠铃 2018-01-19

==连载作品的间隔期,学习思考的小文。哇呀呀,这几天已经在写作新的作品,为保证一天一章的速度真是抓紧时间地在写作。这一次,不管写的有多烂,我只想写得持久一些。==


大泽在昌:如果连自己都不觉得有趣,是绝对写不出有趣的作品来的。请相信自己写的作品一定是有趣的,然后绞尽脑汁,琢磨怎样才能让读者觉得有趣。

一、对转折点的经验:

假如一个故事从最初的事件开始,经历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事,到第五件事,引来情绪发泄,抵达终点,那必须在整体的1/3处,也就是第二件事情前后就开始转折。

当读者看到故事的1/3,主角的登场人物全部现身,以为认清了每个角色的时候,故事突然完成一次小反转,达到迅速充实情节的效果。

二、必须经历磨难

所谓转折就是让登场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经历磨难,不让其轻易达成目标。

正因为一路历经风雨,才能品尝到经历风雨终见彩虹的成就感。让读者见证主人公是如何努力,如何忍耐,如何历尽艰辛的。无趣的小说,主人公往往不够努力,或者作者没有让主人公具备足够的忍耐力。

对主人公残酷的故事是有趣的。

就算是轻松温暖的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也会是非常残酷的。

三、必须有激起涟漪的东西

无论是什么种类的作品,关键在于是否蕴含了能在读者心中激起涟漪的东西。读者不会从头到尾只做旁观者,这产生:要是我的话,会比主人公做得更好的想法。而不是与我有什么关系。

有的人明明写作技巧熟练,就一直红不起来,读者不见增长,作品口碑较差,原因何在?

个性,作品只有具备个性,才能吸引有共鸣的读者追随。


一个作者,必须有观察到人世种种现实的磨难,才能够突破想象,在小说中创造出来。这也是我们读书和观察时候,必须提取“磨难、痛苦”这种情节来斟酌。

距离完成上一部作品已经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地构思下一部N万字作品了,却瞬间发现我还没脱离之前的世界,根本找不到下一个作品的背景。经历过瓶颈期的状况,克服瞌睡深夜写字、研读参考作品、天天写作、思路重整、反复修改等等这些磨难,一方面写出东西,一方面发现自己极大的不足,简直是不敢挖坑了。

构思新故事主线花费了很多时间。眼前翻动着追的那些剧、捧读的那些文,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格。同时,也继续掂量着自己的实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锻炼,已经长进了什么,但关键还是知道自己欠缺什么。

人生经历并不丰富,读的经典书籍也不多,拼文笔肯定是不行的,唯一能追求的就是故事情节、逻辑、立意。


桌上堆了一堆书,一边翻一边想着下一个主题。这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是有点令我发愁,不过这种一直在思索的状态却很是个很工作化的状态。

不断地修改着那之前写作的短篇小说,想起来一处改一处,文章真的是可以不停修改,除非自己想放手。对文章的不断修改、琢磨,才达到有一定质量的信心,才敢考虑追求出版。否则只是突破了自己写作字数的上限、对字数10万、20万、50万不觉的是回事。

写作时候,艰苦瘠薄地创作离奇的世界,忐忑疯狂地编制虚妄的规则,亦真亦假。

不如,单纯地想着“写完就是胜利”,先想清楚下一个作品的主题、人物、故事,再一点点开始构造冲突。作家思维是什么,应该也包括“我所感受的,必是千万人感受的”这种想法吧。

虚构有趣的故事,几个焦点词:转折、磨难、个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