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古今 2018-01-18 23:36
千百年来,儒家经典《大学》,为何被列为四书之首呢?四书的阅读顺序《大学》是开头,或许您是个中国人,他是一个开悟启蒙的内容,从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大学一书到底告诉我们怎样的学问呢?它给了你清晰的人生成长八个台阶,这就是大学了不起的艺术。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程颢、程颐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作“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作“小经”,并继续尊崇儒家经学的正统地位,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人德之门也。”《大学》起初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文章,它最早出自《礼记》一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经唐宋思想家的重视,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为其重新编序之后,《大学》成为儒学经典的“四书”之一,为儒学弟子必读书之一。《大学》它共十一章,一千七百多字,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却是字字珠玑,包罗万象,含义无穷。因此它被历代所推崇,朱熹称它为“四书之首”,是学习德性的入门著作。大学》在儒家经典中不一般的地位,而其中的很多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之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观点,言简意赅又寓意深刻,包含诸多为人处世之理。重读经典,用现代的眼光看《大学》,依然能从中汲取很多智慧、收获很多启发。而其中包含的一些哲学观点,也与现代的哲学命题相符合。 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它犹如人生从低到高的八个台阶,指明了一条千百年来文人学子不断向上提升自我、造福家庭、报效祖国的道路。其中的八条目究竟是何种含义?对今天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帮助和指导意义呢?我们的先人写的这本《大学》和我们理解的高等教育有什么不同呢?大学作为四书之首,也就是说中国人过去认为《大学》是入门之物,它是站在使人明辨事物的起点之上,也就是指出了人从自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所谓八条目,自我成长,从个体了解世界到提升自我,到融入角色,到做出社会的当担,这一个路线是怎么走的,所以它是最早来学的。然后呢摆在第二部要读的是《论语》,第三部是《孟子》,最后是《中庸》。所谓“阐旧邦以辅新 命,极高明而刀中庸”,如果你前面这些都没学会,都不知道的话,你怎么能够取得一个平衡中庸,达到它这样一个天成的境界呢?所以四书的阅读顺序是《大学》是开头,它是比较浅近的,是个人就应该了解的道理,不是像现在说《大学》好像是文科要了解的,读哲学的人要了解的,过去你就是一个中国人,它是属于开悟启蒙的内容。 从格物致知你就能看出来了,什么是“格物”,格就是穷尽的意思,物就是道理,那格物就是一个人的好奇心对事物的了解,对答案的追问,以及对现成答案的质疑,或者说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从年轻时候追问真理真相的态度,其实就是我们理解的格物。为什么《大学》从格物致知开始,就是我们一个懵懂的生命到这个世界上来,都想了解世界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你看王阳明小的时候就特别认这个理,他就格物致知,是个特别执着的孩子,执着到较劲,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他的爸爸的官府里长大,从他的爸爸中了状元去南京做官,他就想格物就从官府里的竹林开始格起,中国文人喜欢竹子,说竹子第一是空心的,所以叫虚心;第二是它是有竹节的,所以叫有节。如果一个人能虚其内心,保持节操,这就是君子要的样子。王阳明小的时候就要问,为什么竹子要长成这个样子。所以格物其实不是断章取义地去看一个一个东西的表象,而是你要在这个物理中去追问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小孩主动提问的那些好奇心,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这么说,就是小孩子过早地接受了标准答案,在课堂上没见小孩儿提问呢,老师就先把答案给了,然后小孩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回家背去,背完再回来把答案给老师就完了,比如现在孩子背诵一下“中国红”是什么?中国人以大红为喜庆吉祥,过年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贴大红的福字,所以红色是中国的吉祥色。小孩为什么要背这个?他知道这个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而在西方认为红色比较暴力不那么吉庆,但是为什么中国就喜欢大红色?这里面反应了什么样的文化习俗?这是孩子应该了解的,这就是格物。现在的孩子缺了格物再致知,你要格了物以后才知道知识而不是你先把答案问题告诉他了。所以现在从《大学》来看起,我们先失去了八条目的起始,就是由格物而导致的致知,其实你要静下心来,什么事我们不能格呢!比如我们往这儿一坐,这里有一个小瓷杯,如果只找一个词为这个民族代言,它一定有一种最深刻的默契。那好大写的china是中国,小写的china是瓷器,瓷器和中国有什么关联?为什么用瓷器来代表中国?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瓷器是取自泥土中的,它是百姓的日用之器。而王阳明的大弟子王艮后来开启的泰州学派就有一个说法,即“百姓日用即道”,真正的大道就在日常之用里面,所以八条目为什么从格物致知开始?就是格物致知是对世界的追问,就是世界为什么长成这么个样子,然后人人都是从格物中去了解生命的变化,由这里开始自己修行化为行动,你觉得人人可做,这几乎就是零门槛。 从格物致知开始接下来我们应该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境界来面对这个世界呢?从格物致知过去,再一段就是诚意、正心,也就是格了物以后这个心是要修的。这真正的诚意《大学》说得特别清楚叫毋自欺,人千万不能干自欺欺人的事情,从不骗自己开始。小时大人常说小孩不能撒谎、考试不能作弊,作弊小朋友的答案那是他学会的,你现在考了个高分你骗了自己了。所以毋自欺这件事要一辈子提醒自己的,别干那个骗自己的事,这没一点好处。所以这时候要好好学习《大学》,一个人连诚意都没有又谈何正心,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诚恳,你还能对世界诚恳吗?所以《大学》说得好,人的本性中的诚意像什么,如“恶恶臭,好好色”,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恶恶臭,好好色”叫作“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这就是诚意。再一段就是正心,也就是真善美,真的东西未必善也未必美,但正心是就是用觉悟来正自己不该有的念头。人起心动念,比如说人见了你都说你长得漂亮,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有了一念嫉妒,甚至有人会觉得要怎么害害你!这个他可能本能起来了,但是要用觉悟把恶念压回去,这就叫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真正有了诚恳面对自己内心诚实的态度,但是你正心用觉悟来正自己不该有的念头,让有一些念头就抑制了,用正念来压邪念。人如果没有正心,那你本能的邪欲就会越来越放肆,所以一生都得诚意正心。八条目讲得是周而复始的,总要回到原点的,是人一辈子的事情,即便到了治国平天下了还需格物致知,还得诚意正心,更需要修身才能更好的能力齐家治天下。时代是在变化的,变了就得重新格物而致知,从新学习。前面的做不好,后面的谈何做好,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连自己都做不好,怎么做到信服别人,君臣天下呢!一代名臣曾国藩做得特别好,自己以身作则,写了好多家书,要求家人按自己的要求做好自己。人的第一段是追问世界,格物致知,第二段诚意正心,第三段就是从观念化为行动,修身齐家,你个人的行为有依据了,你的家人的行为也就有依据了。这八目的关系周而复始,是一个同心圆的关系。 不是你治国平天下了就不要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反过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格物致知,其境界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格物致知的内容,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也就不同。人一辈子从这一颗心出发,范畴大的就叫兼济天下,小的时候叫独善其身,人一辈子同心圆,有的人格局很大有的人很小,但心是不变的,其核心不变,不管世界给不给你平台,给不给你机会,你也差不到哪去,其格局也乱不到哪去。这就是《大学》的奥妙之处。 一、读《大学》:从古代智慧的启发中变成更好的自己,助你的人生有大格局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这第一句就很有智慧,《大学》告诉我们,你先知道明明德,相信做个好人不吃亏,亲民要成长要更新,止于至上,只要你发自内心,做到你的最好就够了。要用最好的作为一个目标,这就告你以至善为目标,人有了前方的目标以后内心就安定了,就是一个人没有评价标准的时候,内心是不定的,满世界去问,这个人就没法安静,所以一个人有了目标才能定,有了稳定人才有静气,一个人安静下来才能够安安稳稳,安安祥祥,安安妥妥。一个人安静是很好的状态,有了还好的状态,人整个身心俱安的时候才有思考力。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事情,就不至于迷失到一塌糊涂。一个人真正有思虑之后有自己的所得,得就要得个明辨是非。人终于有所得了,看见茫茫世界这里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大学》的最高智慧。它是把大道理和小细节的实施结合在一起,从从格物致知,再到诚意、正心,最后修身齐家平天下,进而拓展到社会的治国平天下,它给了你清晰的人生成长八个台阶,这是《大学》最了不起的地方。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透过现象看本质 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在《大学》传文中,孔子以一段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审案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治国者贤能又有威仪,用合适的方法教化民众,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终始则是因果的关系。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孔子通过断案诉讼就能看出本末的道理,这在于孔子善于思考,去探寻事物的本源。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多思考本源、去探究事物的起因,为人则会更加清明透彻,处事则会更加条理明晰。 3、毋自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就是要对自己诚实。通常说要“诚”,好像更多的是对他人,事实上对自己的真诚比对他人的真诚更难做到。 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像喜爱美好的女子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做了坏事却在外人面前遮遮掩掩,显示自己如何善良,殊不知,别人早就看清了其真面目,掩饰又有何意义呢?君子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戒慎。 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到诚不自欺,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做到对自己真诚也很重要。对自己诚实,就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克服自身的毛病。比如学习这件事,就不能用“假勤奋”来麻痹自己,而不注重效率,“假勤奋”是一剂麻痹自己的毒药,对提升自己毫无益处,还可能产生“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的消极情绪。如果对自己诚实,学习过程中先问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消化程度,再反思如何改进提高,则会事半功倍。在工作中,生活习惯中说一不二,履行对自己的约定,也是不自欺的表现。 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5、致知在格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领袖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其实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另一种表达,“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大学》里讲述的是要格“天下、国、家、身”这些大物,从而明白“修、齐、治、平”之理,要想获得知识,就一定要先去认识、研究事物,这与现代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相接近,这显示出《大学》可以与时俱进,十分具有启发性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可能暂时达不到“君子”或者“知之至”的理想境界,但可以从古代智慧中获得启发,不断进步,从而走向更好的自己。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7、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的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大学》博大精深,从修身到平天下,从格物到致知,到治天下,其中的精微深秒之处,随着自身阅历的增长,随着实践经历的增多,对《大学》的理解也会愈加深刻。 二、《大学》的教育智慧 《大学》作为教育的经典之作,确实可以常读而启迪长存,常思而智慧长生的。这是一部永不过时且历久弥新的教育学经典。从古代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记忆至于后来媒体上的不断揭露的官场、商场、职场上的贪污腐败、欺诈诓骗、奸淫盗窃等现象,还有教育中的种种腐败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可以找出很多原由,但是不管怎样说,教育是负有重大责任的。教育应该反思,当今教育不应该拒绝从中外的历史与经典里吸取营养与借鉴,其中当包括《大学》这一部经典。 《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指出:“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的总规律,实现于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八个步骤,旧称 八条目 。八条目以 修身 为中心环节,因为 身 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明、亲、止以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都是 身 的活动。”此其一。他又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是 道 与 艺 的矛盾,现在叫做 人文 与 科学 的矛盾。”“ 明明德 不限于现在常说的德育,而是修养人格整体。人格整体的构成是 知 、 仁 、 勇 ,恰好对应西方讲的 智育 、 德育 、 体育 。”“ 亲民 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最佳关系的规律。”“ 止于至善 ,至善永无止境,至善是一过程,是相对统一的过程。一时一地即有当下相对的善,必止于此善,而后能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这些观点亦然可供我们参考之。 大学之道,值得探索;而《大学》之道,确实是应该永远学习、温习、实习的历史经典,它并不因为今日或明日的大学遍地林立、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思想丰富多彩而会黯然失色,也不会被鄙被弃,它依然是教育智慧宝库中的一颗硕大珍宝,特别在当今社会躁动、问题不断之时,在如今教育浮躁、疑惑丛生之际,这一珍宝尤在那里闪烁着毫光,耀眼且夺目! 三、《大学》 里的中国财富智慧 古人如何处理德与财的关系?《大学》 有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段经文是讲,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适用财富。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因此,财富聚集在国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离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获取的财富,也会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夺走。 《大学》的经文下面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德行是本,财富是末。如果治国者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 那么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如何理财呢?《大学》中也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原则:“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如果国君特别贪财,把财富都聚在自己手中,那就会失去民心;如果国君仗义疏财,用财富来造福于百姓,藏富于民,那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这个国君也会赢得民心。这个道理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我们一定要完善财富分配机制,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这是我们国家凝聚共识,继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一代伟人在1985年的时候就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地走了邪路了。” 在1990年的时候,他说:“如果中国只有一千万人富裕了,十多亿人还是贫困的,那怎么解决稳定问题呢?我们是允许有差别的,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这样社会就稳定了,中国情况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在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说的这两段话与《大学》里提到的理财观念完全吻合,大家可以互相参照,理解。 中国古代的经济哲学,它是建立在道德伦理本位之上的,绝不鼓励统治者与民争利,反而鼓励统治者轻徭薄赋,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这样的国家财政理念在今天仍然不过时。 完成统一的大秦帝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真正的福祉,反而成了压榨人民的机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知道治理一个大帝国不能一直采用战时体制,于是,西汉初期就以道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提倡“无为而治”,用“黄老之术”治国。通过这种“休养生息”的政策赢得了民心,也巩固了政权。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悖”就是违背常理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因此,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言语说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获取的财富,也会被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夺走。 意思是,这段经文是通过讲语言的出入,来明白财货的出入,讲的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我们说话如果不顺天理,不顺人心,是“悖而出”,“悖而出”的结果就是必定“悖而入”,即我们说别人的坏话,别人也会说我们的坏话。另一方面,赚钱与花钱也是同样的道理,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也会用不正当的手段花出去。所以,赚钱必须合理合法,不能见利忘义,不择手段。“见利忘义”就属于“悖而入”,这样的财富是不能长久保持的,就像好多贪官贪污的钱,说不定哪天被查到,不但被上缴了,人还会被抓到监狱去,这就叫做“悖而出”。 四、《大学》里的四大政治智慧:治国以人为本 、要想成教于国必须守孝悌、施仁慈。一家仁,一国才能兴仁,一家让,一国才能兴让。《大学》又分别以尧舜和桀纣为正反两面的例证揭示了修身和齐家对于治国的重要意义。 1、絜矩之道的重要意义 继齐家、治国之后的第十章,平天下是《大学》修为的最高目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由内向外生发扩展的过程,即从修身、齐家、治国到最后的平天下。平天下的平是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担当,平天下是中国儒家伦理中很重要的思想。平天下的基础在齐家,对整个社会的治理要从整饬家庭伦理开始:一屋不扫,无以扫天下;一家不宁,无以宁天下;一家一族不太平,无以让国家和天下太平。《大学》能从小见大、从微见著,认识到起点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人生修为的方法论意义。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老老”是说国君或国家的各级领导人要孝敬老人,“而民兴孝”,而后全国民众都兴起重视老人的孝道。“上长长而民兴弟”,在上的人能够以长者为长,老百姓才会尊敬长者。“上恤孤而民不倍”,领导人能够抚恤孤寡,去爱惜那些飘零于世道之人,这个国家才会有爱,才不会违背人伦和人道。“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指的是量围长的绳子,而“矩”就是量直角的一种角尺,就是讲究方圆规矩,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君子有方圆,就是有了遵循道的标准。絜矩之道就是一种达到道的方法。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你厌恶上级那些对你不好的行为,就千万不要再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下属。你所厌恶的下级那些毛病,千万不要故伎重演地用来面对上级。后面的先、后、左、右与前面的上下是相同结构,正好构成共同环境空间,呈现上、下、前、后、左、右六个纬度。意思是说,所有这些都要合乎絜矩之道。这样,一个君子才具有平天下的可能性,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可能性,他才可能有一种真正的中正之心。 《大学》非常清楚地说明,只有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平定,因此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而作为国家领导,其德行修养对于国家和民众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2、仁政重民的施政原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经 南山有台》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只,语气词。全句是说,快乐的圣人君子啊,那就是人民的父母。真正去做一个君子,他是快乐的。君子有发自内心的和谐仁爱,并且拥有爱民如子的心性,可以作为民的父母。其原因就在于,“民之所好好之”,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他也喜欢,“民之所恶恶之”,老百姓所厌恶的抵制的拒绝的,他也厌恶抵制和拒绝。“此之谓民之父母”,就是说,他的心和老百姓想到一起,命运和老百姓连在一起了,这样的人才能叫老百姓的父母。今天还有父母官、清官的说法,就是说爱民如子的意思。再如子弟兵,也是说他们和老百姓亲如一家,有这种深层的关系,老百姓才会放心,才会听从你的指挥,否则,国家就会出现动乱。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经 节南山》上说,“节彼南山”,那巍峨高耸的南山啊;“维石岩岩”,石头高耸入云;“赫赫师尹”,威严赫赫的太师尹氏;“民具尔瞻”,人民对你高山仰止。“有国者不可以不慎”,拥有国家、治理国家的人,手中握有重权的人,不能够不谨慎。如果你不公平,你有了私心,就会有很大麻烦,“辟则为天下僇矣”,就会受到诛戮了。诛戮一词说得相当严重,就是在警告那些在上者,如果你不公正,这个政权就可能会被推翻。相反,如果你以公正、公平、公心来治理这个国家,老百姓就拥戴你,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做到“天下为公”的“公”何其难哉又何其益哉!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诗经 文王》上说,殷商还没有失去民众没有被颠覆时,老百姓还跟随他;“克配上帝”,那时的君王还可以德配上帝,具有光辉的品德可以作天下的君王。但由于殷商丧失了民心,君主丧失了美德,不再能获得天下。“仪监于殷”,我们应该去反观自己,以殷商为“前车之鉴”。“峻命不易”,“峻”,大,得到大命、天命是很不容易的,需谨慎对待。“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你就得到国家。相反,你已经得到国家了,但是不去爱你的人民,作为一个地方官,你不去爱当地老百姓,不想他们所想,忧他们所忧,而是先天下之欲望而自取,把贫穷灾难推给人民,这样必然失去民众和国家。如果有人过分强调自己的聪明和欲望,强调一己的报负,而置家、国、父母乃至所有的伦常于不顾,那他就会失去国家,失去别人的信任,最后走向失败。 战国名将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吴起是魏国人,很有才华。他把祖传田产当尽换成钱去买官鬻爵,结果失败了。于是他发誓,没做上丞相誓不回乡。结果他的母亲去世了,他也不回去。当时他拜曾子为老师,曾子就告诉他,你母亲去世了,按儒家伦理和家庭伦理应该回去奔丧。他坚决不回去。曾子觉得这个人不可理喻,断然终结了二人的师生关系。当鲁国要抵抗齐国的入侵,他终于有机会被鲁国任命为将军的时候,鲁国对吴起有所疑虑,因为吴起的夫人是齐国人。于是,官迷心窍的吴起为了得到这个职位,竟然把妻子杀了。吴起最后获得了这个职位,率兵把齐国打得大败,她妻子的家乡血流成河。后来,人们识破了他的丑恶灵魂,在鲁国被人们厌恶疏远。最后,吴起在楚国被乱箭射死。 一个人有才华,有抱负,想治国,由于无德无品,最后得了乱箭穿身的下场。一个人为了官爵,不要祖产,不要父母,不要老师,不要妻子,这个人实际上已经被彻底异化了。现实生活中,这样被异化的人并不少见。因此,《大学》提出警告,“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吴起就是失众的典型代表。 3、德本财末的体用意识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君子首先要谨慎于德,就是规范自己的德行,使德行得到一种规范,要谨慎地对待这个问题。“有德此有人”,只有有德才能拥有人民。“有人此有土”,有了国民才有国土。“有土此有财”,只有有了广阔的国土,人民才可能拥有充盈的财货。“有财此有用”,有了财物才可能拿来振兴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这里把德、人、国、财四个方面的“体用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品德是根本,而财是末,是枝微末节。有些人利欲熏心,觉得人生不易,生命匆匆,因此大肆聚敛财物搜刮民脂民膏,认为那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以末为本,其害大焉。“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外本”,远离了根本,而进入内末,就是枝微末节。“争民施夺”,就是盘剥民众,去掠夺他们的财富。 “是故财聚则民散”,你获得的财物越多,离开你的老百姓就越多。“财散则民聚”,你广施财富,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反而聚集在你的身边,因为你能够通过散财来团结他们。“财聚民散,而财散民聚”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言语悖理地说出也会悖理地弹回来。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你给一堵墙一拳,你打得有多重,返回到你手上的反作用力也就有多重,你的手也就会有多疼。你的话违背情理地说出来,同样就会有人用违背情理的话对待你。“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货物的获得悖离了人常伦理,也会遭到同样的待遇。古代盛行的杀富济贫说明了人们对不正当的财富聚敛的厌恶之情。因而,为富不仁是受到儒家批判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因为行事的不正当之“悖”。非法聚敛财货,其代价可能就是丧失生命。 明朝朱元璋称帝以后颁布政策,对盐茶和马匹等资源实行国家专卖,而当朝的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却无视国法走私茶叶,中饱私囊,到后来竟然利欲熏心,每每以驸马令要求各级官员横征暴敛。然而,好景不长,东窗事发,朱元璋震怒之余,将他赐死。一个贪得无厌、一心想吞天下之财为己有的人最后得到了身首异处的下场。连皇帝的乘龙快婿都如此贪得无厌,想吞天下财为己财,结果却身首异处。当一个人怀有大私心时,当贪婪地对世界无度盘剥时,其命就危矣! 《大学》引用《尚书·康诰》话说:“惟命不于常”,唯独天命不会保持永久。只有善良才能长久地得到它。“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不行善道,就会失去它。只有行道善良才可以长久得到天命的眷顾。一旦不再行善,天命就不再眷顾你。道和善的关系很明白,道居于善。只要为善,道自然与你同在。欧阳伦的悲惨下场,跟他敛财有关系,其实清代弄臣和珅同样如此,聚敛巨额财宝,最后也是身首异处,半国之财富,悉数充公。历史的教训值得人们吸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德修养的程度,是君子能否治国平天下的关键所在。 4、仁善保民的道德关注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楚书》指《国语》中的《楚语》,《楚语》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国没有什么宝,只有善人才是宝。楚国有很多宝,但是最重要的宝是行善之人。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舅犯,指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字子犯,叫舅犯。舅犯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作宝贝,而只有把仁义、族情看作宝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尚书?秦誓》上说,如果有这样一个臣子,他没有其它的技能,但他的心灵非常安详、平和,而且能够容纳万物,别人拥有技能就能像自己拥有一样。他不去嫉妒别人,也不去羡慕别人。别人精明和美德,他自己内心就会喜欢,就会去赞美,绝不亚于自己亲口所说出或亲自拥有,这样才能够海纳百川,能够保护子子孙孙黎民百姓。这一种人能够容纳他的人民,人民有好的,他就快乐,而不去嫉妒,不去中伤。但是还有一类人,人家如果有技能,他就嫉妒、压抑、阻止,使别人的美德不能为上所了解,重用这种心胸狭隘的人,不能保护子孙百姓,这种人是很危险的祸国殃民者。 《大学》这里谈到的是治国平天下当中的人之本、人之根本是善。这个善包括不嫉妒、不谄媚、不破坏他人、不收敛钱财,而是要一心为公,做到这一点,确实极难。儒家强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公者,心有天下才可能拥有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