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66 - 如何养兵 作者:沙如雪 编辑:Q先森 / 出品:冷热军事史 谈起三国,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谋士的奇谋高见,武将的单挑冲锋。然而,外行谈战略(战术),内行看后勤。没有粮草,军队寸步难行。那么割据一方的诸侯,怎样才能养活麾下十几万、几十万的军队呢? 天灾人祸,四处抢掠 ▼ 当时各路军阀共同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那就是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歉收绝收。有学者统计,汉末累计发生过较大的水灾11次、大疫9次、震灾8次、旱灾6次、蝗灾5次,北方和中原一带人口锐减、粮食奇缺。 自然灾害往往集中发生。比如公元194年,先是发生旱灾,接着又闹蝗灾,导致农业收成惨不忍睹。一斛粮食的价格高达五十余万钱,全国性饥荒随之爆发,人吃人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形势下,各路诸侯们最初解决军粮问题的办法,一是谁有粮食就抢谁,跟土匪强盗没区别,“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二是找到什么吃什么,袁绍、曹操的军队曾经靠桑葚干度日,袁术的军队则靠水草和田螺果腹。 ▲ 曹操 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建立稳定可靠的军粮供给体系,才能在乱世中站住脚。最终,实施屯田,把无主荒地租给老百姓,或者组织士兵耕种,收取税粮以满足军需,成了魏、吴、蜀的共同选择。 曹魏屯田规模最大,充分保障军粮 ▼ 192年,曹操率军在济北大败黄巾军,俘获了30多万降兵、100多万人口。曹操将其中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青年士兵编为“青州兵”,其他人口则为推行屯田提供了劳动力基础。 不过这个时候,曹操实力不够强,地盘也很小,不具备大规模推行屯田的条件,只能放任投降的黄巾军在无主土地上随意耕种而已。 后来曹操相继夺得了兖州和豫州的广大地区,所辖人口大增,这才有了比较稳固且回旋余地较大的地盘,可以推行屯田了。 ▲ 曹操控制的兖州和豫州 196年,曹操接受蒋济、王朗、王肃、华歆、枣祗、韩浩等人提出的建议,发布《置屯田令》,明确提出,“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在许下(今河南许昌)推行屯田。 许下屯田带有试验的性质,效果不错,为曹操积聚了大量粮食,但总量仍然远远不够。 后来的官渡之战,曹操兵力要比袁绍少四、五万人,军粮却仍然接济不上,如果不是偷袭故市、乌巢成功,肯定打不赢袁绍。战后曹操屠杀了大约8万袁绍降兵,也和军粮不够有很大关系。 ▲ 官渡之战曹操劫粮 此后,曹魏集团的屯田逐渐拓展至颍川、襄城、濮阳、淮南、睢阳、徐州、淮颍等28个地区。规模最大的时候,曹魏集团统治下的十二个州里,十一个州有屯田。 曹魏集团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的劳动力是士兵,种子、农具、耕牛等都由官府提供,所以粮食收成也都归官府。 民屯则不同,采用“计牛输谷”的分成办法。屯田的老百姓如果租用官牛耕种,则官府收取粮食收成的60%,其余归屯田客;如果没有租用,则官府与屯田客五五分成。比例虽然固定,但官府收取的粮食数量却根据每年收成的情况而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屯田的推行。 经过长期努力,曹魏集团的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魏明帝曹睿时期,徐邈为凉州刺史,通过实施屯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不仅能够满足凉州的军需,还有盈余拿来做生意。邓艾在淮水屯田,估计能够每年净收粮食五百万斛。到三国中后期,曹魏集团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很少受到军粮制约。 ▲ 邓艾 孙吴屯田,江东大族受益最多 ▼ 孙吴屯田的开始时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一般认为是在203年左右,比曹魏要晚一些。实施屯田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军粮保障问题。 江东地区没有黄巾军势力可供收服,孙吴势力就盯上了山越人。200年,孙权上位,立即对会稽、丹阳、吴郡、豫章、庐陵等地不服从统治的山越人下手。 ▲ 孙权 程普、太史慈、韩当、周泰、吕蒙、凌统、陆逊、朱桓等名将都参加过这种军事行动。山越人战斗力尚可,但没有出色的将帅指挥,根本敌不过孙吴军队。 诸葛恪就曾经用围困的办法,迫使山越人出山,一次就俘获几万人。和曹操对待黄巾军俘虏一样,山越人俘虏中的精壮被纳入孙吴军队,总人数不少于10万人,其他老弱就被用来屯田。 孙吴屯田的规模大于蜀汉,但小于曹魏,主要分布在皖城、庐江、丹阳、豫章、鄱阳、江夏等郡,效果显著。 ▲ 孙吴屯田主要地区 晋立国后,其安东将军王浑曾派兵进攻吴国屯田的重要基地皖城,取得胜利,焚毁吴国囤积的粮食180多万斛、稻田4千多顷、船只6百多艘,从侧面说明了孙吴屯田的成效。 相比于曹魏,孙吴屯田有独到之处: 第一,无论民屯还是军屯,哪个将领能招来屯田的老百姓和士兵,其统领权就始终属于谁,基本上可以任意役使,这与孙吴实行的将领世袭领兵制相一致。 第二,孙吴集团经常把屯田客赏赐给重要将领,比如,孙权就曾经赏赐给吕蒙屯田客600户。这些屯田户被赏赐给将领后,就成为“复客”,只为将领劳动,不再向孙吴官府缴纳租税与负担摇役。 ▲ 吕蒙 第三,孙吴集团的将领们可以利用屯田的收益,从事商业活动。
孙吴屯田的这三个特点,在增强孙吴集团军粮供应能力的同时,也使江东的豪门大族获得了稳定的军粮渠道。这些大家族有地、有粮、有兵、有钱,最终尾大不掉,孙吴官府很难控制。这也为后来东晋的世族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 蜀汉屯田,意在伐魏 ▼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就成为了农业发达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而且,由于北有秦岭,东有米仓山、大巴山,南有大娄山,西有龙门山,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东汉末年的乱世对蜀地影响很小。 刘备占领蜀地后,大赏有功之臣,给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四位主要功臣每人黄金5百斤、白银1千斤、铜钱5千万钱、锦缎1千匹,足以说明蜀地的富庶。 当时,成都平原水稻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而且基本上年年丰收。 263年,刘禅向魏将邓艾投降,蜀国灭亡。此时,蜀国在册的总人口不过94万,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绝对无法支撑不从事农业生产的10万军队和4万官吏的。 ▲ 刘禅 既然不缺粮食,蜀国为什么还要实施屯田呢? 答案是蜀国要北伐魏国,险峻崎岖的蜀道就成了短板,粮食转运困难。两方交战,蜀军如果不能速胜,战事持久,就会因为军粮耗尽而退兵。 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取得了北伐的重要据点,可是曹军在撤退时迁走了汉中的所有人口,刘备实际上只得到了一座座空城,军粮还要从成都平原转运。 司马懿就认为,蜀军如果要北伐,就必须在汉中前线囤积大量的粮食,而这需要时间,“非三年不能动”。 ▲ 蜀汉最主要的屯田地区汉中 227年,诸葛亮准备发动北伐,在汉中实施屯田;随后,又陆续在涪县(今四川绵阳)、沓中(今甘肃舟曲)等地推行,但主要是军屯,而且时间都不长,规模也不大,基本没能解决前线军需,为蜀国此后一系列北伐行动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28年,诸葛亮率兵出散关北伐,包围陈仓二十多天,军粮耗尽也未能攻克,只好退回汉中。 231年,诸葛亮率兵与司马懿在卤城对垒,仗打的还是不错,五月,魏延率军“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可到了六月,蜀军就运粮不济,李严又假传命令而退兵。 ▲ 魏延 三国之中,魏国实施屯田最早、地域最广、组织最严、效果最好,在激烈反复的军事斗争中,魏国也最终占得上风,两者显然密切相关。其中折射出的是,后勤保障对于战争胜负乃至国家命运的重大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