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太平洋上的战争:俄国版的“东印度公司”:俄美公司南下记

 斯郎曲培卓拥 2018-01-20

文 | 獬执事

1855年,沙皇俄国与日本签订《下田条约》,承认了彼此对东北亚一系列岛屿的“共治”关系。次年沙皇俄国通过战争又将东北亚的海岸线一带收入囊中,于是西北太太平洋就形成了沙皇俄国与日本争霸的格局。

西北太平洋上的战争:俄国版的“东印度公司”:俄美公司南下记

从沙皇俄国与日本两国的时间轴上来看,俄国人从18世纪就已经开始将日本人作为其敌人。19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伊尔库茨克和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舰队的护送下抵达日本江户,意图威逼德川幕府解决东北亚的“遗留问题”。,穆拉维约夫提出双方以宗谷海峡,而德川幕府坚持以北纬50度为界平分萨哈林,谈判并未取得任何实质结果。1862年,沙皇俄国有所退让,提出以北纬48度为界,遭到日本拒绝——俄日双方的争议注定要交给明治政府解决。

西北太平洋上的战争:俄国版的“东印度公司”:俄美公司南下记

1868年,德川幕府登台,明治天皇政府建立伊始便加快了北部边疆的开发,两国关于东北亚的争端迅速升级。然而几经斟酌之后,明治政府最终接受了俄国人提出的《交换条约》,以放弃萨哈林的代价换取了千岛群岛的主权。1875年,库页岛的主权第一次明确以国际条约的形式被确定,这一次的胜利者是沙皇俄国。

西北太平洋上的战争:俄国版的“东印度公司”:俄美公司南下记

然而此时的沙皇俄国也是强弩之末了,而经明治维新迅速崛起的日本迅速强大起来:1904年,日本帝国与沙皇俄国之间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大胜之余,派遣了一支桦太远征军占领了萨哈林全境。最终,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沙皇俄国以北纬50度为界割让了库页岛南部——这一次的胜利者是日本帝国。

西北太平洋上的战争:俄国版的“东印度公司”:俄美公司南下记

不过风水轮流转,1925年日本又签订了《关于规定两国关系基本法则的条约》并承认了《朴茨茅斯条约》。1952年,日本又接受了《旧金山和约》,东北亚的结界终于过渡到现代。

西北太平洋上的战争:俄国版的“东印度公司”:俄美公司南下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