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DF 2017丨孙子林教授谈“同伴支持”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渐近故乡时 2018-01-20

编者按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正在阿布扎比召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在一项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的糖尿病同伴支持,并在报告后接受本刊采访。以下为报告的主要内容。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1.6%。如何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是我国现在正面临的挑战。然而,我国现有的医疗系统尚不能对如此数量庞大的患者群体提供良好的管理。因此,发展新型且可持续发展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模型对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


同伴支持是以一个拥有特定行为、压力及经验的人去支援其他有相似情况的目标群组。它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且在临床上和/或心理上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伴支持于2010年传入我国,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在过去的5年里,在“peer for progress”(PFP)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Fisher教授的帮助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立了5个基地,培训了500名内科医生及护士,并对互助组长进行筛选、培训来开展同伴支持项目。这些接受过培训的人分别在北京、天津、合肥、桂林、南京展开同伴支持项目,且已有超过1000例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


在南京,一项纳入8个城市社区共400例糖尿病患者的群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同伴支持在降低糖尿病痛苦、改善血糖控制以及提供长期健康教育支持上明显优于传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2014年,在桂林和江苏启动了农村文化专项同伴支持项目。近期在江苏建立了一个以农村社区医院为基础、社区医生牵头、村医共同参加的同伴支持模型,并将在6个试点地区进行有效性、可接受性以及可行性的评估。


2015年,上海启动了一项大型糖尿病项目,作为上海公共卫生系统三年强化行动的一部分。该项目共培训了1531名社区健康中心(CHCs)的医务人员,筛查了190 532名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出25 117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率=10.88%)、20 33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检出率=13.27%),并在98个社区健康中心对56 993人进行了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同伴支持的附加作用在于可以加强患者在护理中的参与度,增强合作照顾,更好地充分利用以社区健康中心为基础的初级护理,并能加强初级护理与专业护理间的融合。通过上海这个建立同伴支持和综合护理的案例,希望鼓励中国的领导者们能采取更多类似的措施来改善我国的糖尿病护理。


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发起的“E”nsulin-Friend 同伴支持项目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共纳入了80家医院。这个项目旨在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自我管理的意识,促进药物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从而改善最终结果。同时,该项目也旨在通过同伴支持教育和24小时智能化干预工具管理的有效覆盖来改善卫生保健管理。Shenmin APP为药物和BGM计划提供支持,以督促患者更好的遵守。该应用提供患者的日常饮食控制和有针对性的教育信息,医生可以收到患者的重要数据并可以在必要时刻指导患者。配套支持和APP集成管理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改善葡萄糖的代谢,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研究小组将进一步研究此模型对自我管理行为以及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数的影响,并继续优化同伴-组支持模型。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