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17年已经渐近尾声。最后这几天,本来应该是辞旧迎新的时候。但是,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微博上、还是朋友圈里,负面情绪层出不穷。 实际上,“丧”文化的流行,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无助、焦虑,乃至绝望,似乎总能轻易包围我们。甚至,有商家推出了以“丧”为主题的产品。 丧茶(图片来源:sohu.com) 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丧”得不行呢?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一折就挠的狗 20世纪50年代,是行为主义的全盛时期。心理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试图找出外界刺激和动物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小鼠面前摆一个开关,只要小鼠按压开关就可以得到食物;或者反过来,准备一个信号灯,在信号灯亮起之后,给小鼠施加电击。 结果显示,在趋利避害这件事上,动物和人是一样的——无比坚定,百折不挠。 然而,就在心理学家们的自信心日益膨胀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不够和谐的小插曲。 读者朋友们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用一根细细的铁链,把小象拴住;等小象长大以后,即使它的力气已经足以挣断铁链,它也不会这么做。马丁·赛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发现于此类似。 放弃挣扎的小象(图片来源:foreverjobless.com) 在1967年的一次实验中,赛利格曼给一些狗施加了无法逃避的电击,然后把它们转移到一个可以逃避电击的环境中。倘若以往的行为主义理论是正确的,即,动物会根据外界刺激,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换到可以逃避电击的环境中以后,狗狗们应该迅速学会新的行为策略才对。结果却出人意料:这些狗“一折就挠”,压根放弃了逃脱的念头。[1] 科学家的三板斧 如果说,实验动物是科学家们攀登高峰时的助手,那么,在发现问题以后,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就是科学家们披荆斩棘的巨斧了。 无助的狗(图片来源:youarenotsosmart.com) 在注意到这些狗的异常之后,赛利格曼猜测,狗的无助感和电击的不可控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验证这一点,他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实验。 这个实验由三组狗组成:第一组,狗处在可以逃避电击的环境中,比如说,亮灯以后,在笼子一边施加电击、另一边不施加电击,狗只要从笼子一边跳到另一边,就能脱离电击;第二组的狗和第一组的狗一一配对,只要第一组的某只狗受到了电击,就给第二组的相应狗施加同样的电击,反过来,倘若第一组的某只狗逃脱了电击,第二组的配对对象,也可以避免电击;第三组是控制组,不会受到电击。 实验用的箱子,一边有电击,一边没有(图片来源:everythingweknowsofar.com) 在电击数次以后,赛利格曼把所有的狗都转移到了可以逃脱电击的环境中。结果显示,第一组狗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学会的逃避策略,在亮灯以后,迅速跳转到箱子另一边;第三组狗,也在数次之后,注意到了亮灯和电击的关系,学会了逃避电击;而第二组,则完全放弃了逃跑……[2] 实验结果,左,平均反应时间,右,失败的比例(图片来源: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 白学军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屡战屡败的人 接下来的问题是,人类身上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幼年时的赛利格曼(图片来源:ppc.sas.upenn.edu) 答案是,有。 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这种现象,不仅动物会有,而且会出现在人类身上。[3]习得性无助,就这样被提出、被证实。 年轻时的赛利格曼(图片来源:ppc.sas.upenn.edu) 之后的故事,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寻找习得性无助的生理基础,一条是解释习得性无助背后的心理机制。 任何心理行为,背后都有生理结构支撑。不过,要想在诸多生理因素中,找到最关键的那一种,却并不容易。目前我们知道的是,很多神经递质都参与了习得性无助过程,比如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三维模型(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γ-氨基丁酸大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物质。打个比方的话,它就像是商场里的空调。当人体处于焦躁、抑郁等不良体验中时,γ-氨基丁酸的活性就会增加,抑制相应神经元,使大脑冷静下来。[4]学者们发现,经历过习得性无助的实验动物,大脑内的γ-氨基丁酸显著降低。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的动物,可能会陷入非常恶劣的情绪之中。[2] 心理机制 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心理机制。 人类和动物有着天壤之别,作为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好的物种,真正不可控的因素并不多,即使有,也未必影响到你我。所以,人类的习得性无助,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从控制点学说、归因理论等角度进行解释。 为了方便描述,我们还是打个比方。 张三在一种考试中考砸了,很自然的,他会试着进行分析,“我为什么会考得这么差”。 首先,这事儿怪我,还是怪别人?是“我”最近不够努力,还是出题人故意刁难?如果是后者,那么,没什么好担心的,所有人的分数都会很难看。 其次,倘若原因出在自己身上,是稳定原因引起的,还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如果在考试前恰好感冒了,可能感冒影响到了发挥;也可能,和感冒无关。 最后,要是和感冒无关,就只能是能力问题了。是“我”缺乏数学天分,还是“我”对学习不在行? 归因的类型(原图出处:ABRAMSON L Y etc. 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8, 87(1): 49.)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利的原因归结于“缺乏学习能力”,有多伤自尊。愚蠢是一个内在因素,而且影响深远,一时半会很难出现明显改善,此外,它会影响到全局,蠢人不光学不好数学,往往语文成绩也不怎么样。由此,一个不可控事件诞生了,张三以后便可能会调整自己的预期,“反正我怎么努力都没用”,对学习“放弃治疗”……[5] 由此,我们就得到了习得性无助的模型:在经历负性事件的以后,当事人会进行归因;假如归因为全局性、稳定性、内在性因素,便很容易产生失控感,预期没有什么行为可以改变结果;进而,引起悲伤、焦虑等典型症状 习得性抑郁的模式图(图片来源: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史蒂文·迈尔,马丁·塞利格曼. 习得性无助[M]. 戴俊毅,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后果与对策 习得性抑郁可以引起很多问题,除了学业或工作上的倦怠以外,最普遍的是引起负面情绪,严重时可以导致抑郁。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心想事成,终究只是一句空话。而社交媒体,在传递在新闻和动态的同时,可能也会传播负面情绪。如何应对这些自发的和外界的“丧”呢? 其实,根据前面的习得性无助的模型,就能想出不少方案。 第一,是提高自己的预期。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无助感就越少。[6]人们常常大张旗鼓的庆祝元旦、制定新年计划,其实有几分道理,这些事都能提高自己对未来的预期。 反过来说,为什么一到年底就“丧”得不行呢?可能是年终盘点,忽然发现自己年初的计划有很多没有达成的;也可能是时间所剩无几,做什么都来不及了,增加了不可控感。 所以,第二个建议是,制定新年计划的时候,不妨找一些小的、简单的、易于实现的目标。 第三,万一遇到挫折,一定要学会谨慎归因。比如面试失利,可能是因为你策略有误,也可能是所有人都被针对,即便是前者,也只是一次失误而已。尽量为自己寻找不稳定的、特定的原因,避免习得性无助引起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MAIER S F, SELIGMAN M E.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76, 105(1): 3. [2]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史蒂文·迈尔 马丁·塞利格曼. 习得性无助[M]. 戴俊毅,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 白学军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4] PETTY F. GABA and mood disorders: a brief review and hypothesis[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995, 34(4): 275–281. [5] ABRAMSON L Y等.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8, 87(1): 49. [6] 皮磊, 闫振荣. 教师期望对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J]. 数学教育学报, 2010(1): 44–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