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桥南岁月(六)

 二歌 2018-01-21

湖北社员:王义勇

(六)

离开部队30年了。回想部队的这些武汉战友,最值得一提的是董德义,也是刚刚卸任的少将、“桥南公社”司令员。他戎马一生,从军40多年,几乎把全身心都献给了“桥南公社”和祖国的航天事业,是68年武汉兵的佼佼者。当年他从武汉入伍后就直接去了喀什站,也是喀什站的建站“元老”。在喀什站时,他是搞双频多普勒的。1975年调入机关作训处。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24号机关大楼里。当时,王祥华告诉我,作训处从喀什新调来一位参谋,是武汉兵。因为他们都在上海学习过,所以原来都很熟悉。第二天,我去作训处办事,就见到了董德义。作训处人才济济,当时几乎全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的。如周建生参谋,是中国“科技大”毕业的高材生。我在干部科时曾经看过他的档案,他高考时的各科成绩几乎都是90分以上。据说他与时任“桥南公社”副部长的王恕到中央专委会向周总理汇报任务准备情况时,曾经受到周总理的当面赞许。周总理问王参谋长:你们那里有几个这样的人?由于作训处工作性质的特殊,对参谋的业务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他们在机关干部中也比较受尊重。董德义能够调到这个处来,本身就说明他的不一般。那时,他刚来,负责训练工作。我与他打交道不多。但是经常能够见到他。一次我去作训处找张殷龙处长,看到董德义的桌子上摆了几本书,我扫了一眼,看见董正在看“微积分”。后来我才知道,他文革前实际是初中毕业。但是他不但工作有魄力,聪明,而且学习刻苦。他在上海培训学习期间,人家出去玩了,他还在招待所看书,或者在车间同上海科仪厂、七机部504、505所的技术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当时,他与504所设计双频侍服系统的总工关系密切,这非常有利于他的学习。因此在培训人员中,数他对最难学的天线侍服系统掌握得最好。正是由于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他到作训处后,很快熟悉了各站的情况和主要设备的性能以及试验流程。我离开部队时,他已经能够担任“桥南公社”的调度指挥任务了。后来他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深造。我转业离开部队后,1992年才又见到他,已相隔了11年。那时我已经调到广州工作。时任“桥南公社”司令员的李恒星带领机关部分处长和观测站长到南方考察,他是随行成员之一。路过广州时,他打电话给我。我们见面后才知道他已经是技术部主任了。以后他到海南出差,在广州我们又见过两次面。他还送给我一些“桥南公社”制作的纪念品,我至今珍藏在家里。他曾任司令员八年,是“桥南公社”历任司令员中时间最长者之一(王盛元司令员也任职八年)。他与王盛元、郝岩、夏铭智、李恒星等几任司令员一样,都为“桥南公社”和我国的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退休前,我与李志农、王祥华、李坤明、廖兴无、梁炳利、王松柏、熊金城、梅宏汉等武汉战友一起回访部队,受到了他和“桥南公社”罗士坤付政委、陈昌贵总工、张海东参谋长和技术部胡正海高工以及留守桥南的教导队王维超政委等的热情接待。董司令员当时还委托爱人任医生、原后勤部政委李显润亲自陪同我们到桥南故地重游,参观“航天测控设备博物馆”。

今日的桥南,已非昔比。由于机关已经迁出,很多营房被封存。通往一区的马路年久失修。但是,四区由于是教导队的驻地,新建的操场、训练馆的设施令人耳目一新;当年首长们居住的“土窑洞”一带改造得如同公园一样;营房整洁、干净,干部战士待人热情、礼貌。当年管军务的李志农参观后赞不绝口。“航天测控设备博物馆”设在桥南原一区,占地81亩,利用了原101和102大楼,分为测控设备、气象设备、车载设备、回收装备、通信装备、教材成果和天线七个展区,展示了“桥南公社”各个发展阶段所使用的设备,如各种雷达,天线,双频多普勒、320“功勋”计算机、717计算机、数传机、载波机等,还有卫星的回收舱、我国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过的航天员运送车、医疗车等,连我们外线维护分队曾使用过的便携式放线架、喷灯等也展示在其中。除了各种技术装备外,还有政治、后勤等工作当时留下的宝贵资料。几乎每一个在“桥南公社”工作过的战友都能够找到你当年使用过的或能引起你联想的设备、实物或资料,成为教育部队和宣传我国的航天事业的不可多得的鲜活教材。

在博物馆内漫步,聆听讲解员的介绍,睹物思情,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桥南公社”创业的那个艰苦年代。当年奋战在麦地,工作在机房的一幕幕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我们也更了解了离开部队后,“桥南公社”航天测控装备历经五次更新换代,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飞向太空、返回地面、 同步定点、国际兼容、飞船回收和多星管理”的目标的发展历程。如第四代航天测控装备使用后,“桥南公社”建成了集测控、通信、救援回收和气象保障为一体的“神舟”飞船回收港,2003年、2005年、2008年,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任务连获成功,救援人员30秒赶到航天员落地现场,预报落地与实际落地仅相差280米,轨道精度达到米级;为实现“多星管理”的第五代飞跃,多个测控站陆续投入使用数十套第五代主战装备,实现了卫星长期管理能力由原来几颗星到现在上百颗星的跃升,形成功能更强大,布局更合理的新型航天测控网。中心系统运算能力将跃升到每秒30000亿次,具备同时执行4个型号实时测控任务,长期管理100颗在轨卫星,使我国的深空测控能力达到火星或更远的星球。从测控系统的变化使我更清楚地看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美好前景,倍受鼓舞,振奋人心。

据了解,这个博物馆的建立,也是董司令员亲自组织的。为建设这个博物馆,他和胡正海(也是68年湖北入伍的)高工、李显润政委以及其他“桥南公社”的领导倾注了不少心血。

董司令员今年已经退休了,离开了司令员的岗位。但是他的心却还留在“桥南公社”。据说他在退休时的干部欢送会上吐露心声时说:今天,我就要退休了。但是我深深地眷念着我们伟大的航天测控事业,我的心和它在一起;我深深地眷念着和我一起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战友们──;我深深地眷念着这块抚育我的沃土,我的心与我们“桥南公社”在一起!这话说的多好呀!我想,这不但是他的心声,也是他的战友胡正海、李显润、罗士坤、陈昌贵及其他献身“桥南公社”,几乎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战友们(包括王盛元司令员,蔡毓通副司令、高汗三主任等很多老领导)的共同心声!

我和李志农、王祥华、李坤明、廖兴武、梁炳利、黄援朝、王松柏、熊金城、刘文武、梅宏汉、谢明珊、方琼、郑咏兰、喻奋宇等武汉战友已先后离开了部队。据我所知,在转业或复员回到地方工作的武汉战友中,有的当上了副省长,有的成为厅级或处级干部,有的在工商局、出版社当领导,更多的去了企业。虽然生活的道路坎坷不平,各有不同的波折,但都不同程度地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目前,与我联系最紧密的几个武汉入伍的战友中,廖兴无转业到了湖北省人事局(现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他从一般干部做起,工作扎扎实实,先后在科技干部处、机关事业保险办公室、厅办公室、职称处、省人事考试院等几个岗位干过,退休前任厅副巡视员(副厅级);王祥华转业去自来水公司后,帮助公司解决了许多自来水自动化检测方面的难题,还有了自己的技术专利;李志农转业到区建委任副主任,临危受命又担任房地产公司经理,经过多方努力,扭转了公司亏损局面;熊金城转业后,用在部队学到的牙医技术,服务职工和社会;刘文武调到珠海后,当了律师,并担任主任,他运用法律武器捍卫国家的法律,维护了社会的公正。目前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发展成为珠海市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李坤明、黄援朝和梁炳利等也分别担任过省级单位的处级干部或局(处)级单位领导。如今,他们多数都已退休,在家含贻弄孙,颐养天年了。无可否认,大家之所以能有今天,离不开“桥南公社”的培养教育。当年,是“桥南公社”抚育了我们,为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了基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这些当年“桥南公社”的武汉兵,有谁能够忘记在“桥南公社“的那一段历史?我和武汉战友们常常忆起当年的领导和战友。我们没有忘记桥南,没有忘记当年的领导和战友。同样的,他们也没有忘记我们:我到广州后,除了与董司令员和李恒星司令员在广州见过面外,李规章政委还经常与我通电话,逢年过节互致问候。我于前年路过长沙还专门去国防科大休干所看望了他。我与李志农、王祥华、李坤明、廖兴无、梁炳利、熊金城、梅宏汉、谢明珊、方琼、郑咏兰、喻奋宇等战友回访桥南时,当我们迈进大门,看到教导队打出的“欢迎老战友回家”的横幅,顿时,一股暖流流遍全身,眼睛不由地湿润了…….。董、李两位司令员和王盛元司令员、葛焕标副政委(时任国防科委副政委)、政治部高汗山主任、司令部段双泉参谋长路过武汉时,也都专门看望了武汉的战友。大家欢聚一堂,回忆逝去的岁月,展望航天事业的未来,畅述战友情、桥南情,心里格外温暖!

“桥南公社”博客网页的题头语:“弯弯曲曲的十八盘,走过了英雄千千万!”当年,我们也多次走过那“十八盘”。虽然我们算不上“英雄”,远不能与“桥南公社”涌现出的祁思禹、巫志中等原国防科委表彰的先进人物或被中国科学院授予“院士”的李济生以及张风翔、胡正海等知名人士相比,但是也没有给“桥南公社”抹黑!我们将永远铭记着“桥南公社”,努力为“桥南公社”增辉!(全文刊登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