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管道制作安装 | 螺纹不光或 断丝缺扣 | 由于套丝时扳牙进刀量太大、扳牙的牙刃不锐利、牙刃有损坏、切下的铁渣积存等原因所致, 为了保证螺纹质量,套丝时宜采用自动套丝机, 套丝加工次数为1~4 次不等,DN15~DN32 套2 次,DN40~DN50 套3 次,DN70 以上套4 次, 套完丝后采用标准螺纹规检验。 |
给排水管道坡度不均匀,有倒坡 | 采用卷尺、线坠等工具检查保证管道坡度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
管道渗漏 | 根据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水温、敷设场所等情况合理选材,管件应与管材配套。必须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进行水压试验 |
2 | 阀门安装 | 安装前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 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的阀门附件抽检10%,且不小于1 个, 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主干管上的起切断作用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
法兰安装时法兰两端面平行度不够,紧固方法不符合要求 | 两法兰端面互相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 拧紧螺栓时要对称交叉进行。 |
3 | 卫生器具安装 | 与洁具连接的给排水管路接口渗水 | 检查渗水部位,重新更换与洁具连接的给水配件或排水栓; 检查渗水部位,重新更换损坏管道附件。 |
卫生器具安装松动或水平、垂直度超差 | 安装洁具的支架位置、标高及牢固程度均符合安装的实际需要; 器具安装前, 需要求装修单位将不平整的墙面、地面按照要求修平整; 器具安装时应用水平尺和线坠调平整再固定。 |
坐标和标高不准 | 认真核对水平标高线、隔墙线及安装中心线及高度水平线的准确性; 洁具与支架实物组合时,所量尺寸必须准确;安装支架时,核实好尺寸再固定。 |
4 | 地漏安装 | 地漏安装标高偏高或偏低 | 地漏在安装时应与装修单位密切配合,使地漏比周围地面低5mm, 使地面水能顺利流入地漏。 |
地漏返臭 | 选用水封高度符合规范的产品或加设存水弯,确保水封高度不低于50mm,避免因水蒸发或气压波动影响隔气效果。 |
管道冲洗 | 以系统水压试验后的泄水代替管路系统的冲洗试验管路冲洗应单独进行,末端管路出水需达到目测及水质检验分析标准。 |
5 | 电管敷设 | 管进配电箱不顺直,不平齐,未锁紧固定 | 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 配管至箱前先将管路调整顺直; 加大施工检查力度。 |
导管的机械、电气连接不良 | 1、所选配的导管及接头、紧定螺钉、爪型螺母等连接件应符合《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0)的要求。 2、导管与接头连接时,管端应插到止位环处,紧定螺钉应紧固并拧断钉头。 3、导管与箱(盒)连接时,爪型螺母的爪应压紧并刺入箱(盒)壁。 |
6 | 导线敷设连接 | 与接线端连接时, 一个端子上连接多根导线 | 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2根中间加平垫片,禁止3根及以上导线接在同一接线柱上。 |
线头裸露, 线槽内导线排列不整齐 |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导线连接;线槽内导线按回路绑扎成束固定。 |
7 | 配电箱安装 | 箱体开孔不符合要求, 破坏箱体美观 | 订货时严格标定留孔规格、数量,厂家按规格、数量生产;如需开孔必须采用专用机械。 |
8 | 开关插座安装接线 | 面板污染、不平直、高度不统一、与墙体间有缝隙 | 与接线盒固定牢靠;与土建密切配合,在最后一遍油漆前安装开关插座;用水平尺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 |
导线压接不牢、接线不规范 | 使用接线钮拧接并线, 向开关插座甩出一根导线,以保单根导线进入线孔;插入线孔时导线拗成双股, 用螺丝顶紧、拧紧。 |
9 | 灯具安装 | 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大 | 施工中拉线定位,使灯具在纵向、横向、斜向均成直线,偏差不大于5mm 。 |
10 | 电缆安装 | 电缆无标志牌, 电缆敷设杂乱 | 在电缆终端头、拐弯处、夹层、竖井的两端等挂标牌;深化设计时排好电缆在桥架内的排布,现场施工时按顺序敷设。 |
11 | 接地安装 | 电管敷设时跨接地线串接 | 施工前使用图解的方式对操作工人进行跨接地线的专项培训,让每名施工人员明白什么是串接和并接, 施工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 |
接地端子压接不牢固 |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测试。 电源插座接地支线串接同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线,严禁串联连接,应采用接线帽或焊锡等可靠的永久连接方式。 |
接地(含防雷)装置焊接不良 | 1、避雷针(带)、均压环、接地干(支)线焊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3倍。 2、接头焊缝连续饱满,焊渣清除干净;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以外,接头应防腐良好。 |
防雷接地 | 所有屋面金属管道设备应与建筑物防雷系统可靠连接。镀锌管道的防雷连接应采用抱箍式连接卡与系统连接。不得直接在镀锌管上焊接。 |
金属导管、线槽(母线槽)、桥架及其支架保护接地(含跨接)不良 | 1、非镀锌电缆桥架、线槽间连接板和螺纹连接的金属导管接头的两端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芯导线,其中导管、线槽应采用的跨接地线应为铜芯软导线。 2、接地(含跨接)连接点防松装置齐全、可靠;连接面的涂层应先局部清除,确保接触良好。 3、金属导管、线槽(母线槽)、桥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其中母线槽和桥架的支架也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
12 | 风管及风管管件制作 | 风管拼缝不合理 | 风管制作前做好交底工作,下料时考虑合理性,放样尺寸准确无误。 |
风管接缝不严密 | 严格按工艺程序施工;采用电动缝合机进行缝合,以确保质量。 |
风管损坏及风管变形 | 风管装卸、搬运时应小心、轻拿轻放;用车辆搬运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采用双面采钢板复合风管或不锈钢风管, 表面应加一层塑料保护层;在现场存放时,风管底部应垫高。 |
矩形风管弯头不按规定设导流叶片 | 制作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内斜线矩形弯头、内弧形矩形弯头,当管口平面尺寸大于500mm 时,必须加设导流叶片。 |
柔性短管选材不合理, 制作不规范 | 柔性短管应选择防腐、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的柔性不燃材料;用于防排烟系统的柔性短管必须使用防火材料制作;短管长度一般宜为150~300mm,连接应严密、牢固可靠,不能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径连接管。 |
13 | 风管及部件安装 | 风管安装不正,支吊架设置不合理 | 确保风管中心线与法兰端面垂直,风管两端法兰平行;支吊架设置合理,间距符合规范要求。风管支吊架与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的净距离不小于200mm。当水平悬吊的主风管长超过20m 时,应设置防止风管摆动的固定点( 防晃支架、固定支架),每个系统至少一处。 |
风阀安装位置不便检修、维护,阀门启闭不灵活 | 各类风阀安装前应先检查风阀的严密性,安装在便于操作、检修、维护之处,安装后应确认启闭是否灵活、可靠;防火阀宜设独立的支、吊架。 |
风口与风管连接不严密,与装饰面配合不紧密 | 风口在安装前检查外观及外形尺寸,安装时风口与风管连接严密, 与装饰面紧密相贴,表面应平整、不变形;安装后检查调节阀是否灵活。 |
可伸缩性软管长度过长 | 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
14 | 保温绝热 | 保冷设备及管道产生冷桥 | 裙座、支座、吊耳、支吊架等附件必须采取保冷措施,保冷厚度不得小于保冷层厚度;支承件处的保冷层加厚。 |
管道套管过小、偏心 | 预留套管规格应大于管道保温后外径。 |
双层绝热材料横向接缝没有错开 | 双层材料保温要求错缝间距不宜小于100mm。 |
15 | 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 风机盘管与风管连接不良 | 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教育,提高风管制作质量。 |
动力型末端设备运行时噪声较大 | 末端设备安装时为减少振动及噪声的传递,箱体和托架之间应使用减振隔垫,吊装时保证设备水平、垂直。 |
设备的维修操作空间过小,各组隔振器压缩量不均匀 | 设备的布置时应考虑到设备的维修操作空间;设备落地式安装时隔振器的地面应平整,但无论落地安装还是吊装要求各组隔振器承受荷载的压缩量应均匀,高度误差应小于2mm。 |
16 | 空调水管道及阀部件安装 | 大管道焊接变形 | 采取合理的焊接程序;焊工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管道焊接采用对称施焊。 |
空调水系统阀门设置不合理 | 阀部件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检护和修理;阀门安装应密封可靠、启闭灵活,设备进出口的同一类阀部件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
设备减振装置失效,管道软接头选型不当 | 进行相应深化设计,材料选用优质产品,产品符合设计技术参数,安装要合理,避免将机组振动传给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