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走出舒适区,但不要走出能力圈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全文2992字,阅读时长约11分钟

1

现在关注我的很多读者,都是通过《27岁那年,我离开了体制》这篇文章认识和接触我的。其中,有很多都是在职的公务员。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跟我当年同样的困惑。比如,我有一个高中同学Henry,给我的留言是这样写的:

“话说班长你不干公务员去哪了?我老婆最近也在为这个问题困惑,但她的问题是离开体制以后并不知道要能去干嘛好。”

Henry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典型。后来我接收到大量类似的咨询,反映的问题都没有超出上面的范畴。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舒适区能力圈

做公务员,如果在仕途上没有特别大的追求,其实是很舒服的。公务员的大部分工作,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并不算很高。如果在一个岗位待上一两年,基本就驾轻就熟了,也就是走入了我们所说的“舒适区”。

所以,看得出来,之所以会有困惑,说明Henry同学的老婆是对现状有所不满的,是追求上进的。但Henry同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出来了并不知道干什么好。

不知道能做什么,想干什么,这就是“能力圈”的范畴了。我们常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是建立在明确自己能力圈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明白自己的能力圈,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边界在哪里,就很难说自己不迷茫。

于是,这个困惑就演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既心怀渴望,想走出舒适区;又没有方向,怕走出能力圈。这就是这一类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逐个破解,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首先谈谈“舒适区”,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认为大量重复的练习,是否可以有效地改善技能?”

可能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就会回答“Yes”,不是说“熟能生巧”吗?但很可惜,在很多时候,这个观点并不成立。拿我们每天都会反复“练习”的动作来说:

你每天都走路,你成为T台模特了吗?

你每天都吃饭,你明白合理均衡的营养膳食该如何搭配吗?

你每天都洗头,你现在洗头的方式,跟十年前相比有什么改进吗?

大量简单重复的练习,对于提升能力并无助益。要想进步,就必须有意识地去提高训练难度。我们以锻炼身体为例:

假设你每周慢跑三次,每次30分钟,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

一开始锻炼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略有些吃力,因为身体还没有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体将以各种方式发生改变,使得原先的努力变得更容易。

但是很快你会发现,一旦原先费力的事情现在变得容易,它就会让你再次进入“舒适区”,改变停止了,进步也就停滞了。要想继续进步,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加码”:

跑的坡度更大;跑的路程更远;跑的时间更久......

要走出舒适区,就必须在大量简单重复练习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没有终点。

2

走出舒适区后,如果没有很好地去掌握火候和尺度,又很容易落入另外一个极端:走着走着,发现走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还是拿锻炼身体为例:

假设你每周慢跑3次,每次30分钟。现在你为了追求快速进步,做出一个决定:从明天起,每周慢跑6次,每次60分钟。

你猜结果会怎么样?我觉得,大概率不会出现你想要的结果——获得以前两倍的效果。恰恰相反,很可能你会因为肌肉拉伤,被送进医院。

让学习的难度翻倍,让训练的过程变得困难重重,并不能导出线性的结果。原因在于:陡然上升的难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击球手现在只能勉强接住40英里/小时的投球。

当投球的时速达到45英里的时候,击球手开始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微小的调整,技能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

当投球的时度达到60英里的时候,击球手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球飞过,不但不能改善技能水平,反而给现有的技能动作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可见,当且仅当设定的目标略高于当下的能力时,我们的进步才是最快的。如果设定的目标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圈,不但不能获得成长,反而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挫败感”。

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的月薪是5k,你定的目标是8k,踮起脚够一够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会不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但如果你现在的月薪是5k,你定的目标是5w,你用尽了全力,也还是离目标差一大截,是不是瞬间就觉得自己是个loser?

所以,王健林讲,年轻人想当首富的愿望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是要先定个小目标才好。

超出能力圈还有另一层含义:放弃自己的专长,去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刚才我们讲了跑步的例子,如果开始一直跑30分钟,猛然加到60分钟,很可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明明只擅长跑步,偏偏要去打拳击,偏偏要去练举重。还美其名曰——突破自己。

这种突破怎么可能搞得好呢?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所以,我也不建议公务员盲目辞职。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就盲目走出舒适区,高喊着要“突破自己”,很可能会一头掉进“本领恐慌”的沼泽地。

真正的突破自己,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另起炉灶,而是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并以此为核心,不断拓展外延。

3

巴菲特早年在描述自己的投资理念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

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风格,几乎完全遵守格雷厄姆划定的“条条框框”。巴菲特读到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以后,如获至宝,将其奉为圭臬。多年以后,巴菲特谈到这本书时,言语之间依然充满了溢美之词:

“我感觉我就像正在走向大马士革的保罗一样。我是在1950年初读到这本书的第一版的,那时候我19岁。当时我觉得它绝对是历史上最棒的投资著作。现在我仍然这么想。”

然而在1963年,巴菲特购买了第一只格雷厄姆绝对不会买的股票:美国运通。对于格雷厄姆来说,这只股票的市值远远高于它的有形资产,也就是账面价值。但巴菲特却看到了美国运通独具优势的无形资产:全世界最好的信用卡和最广泛的客户基础。

巴菲特决定购买美国运通,显然是受到了费雪投资思想的影响。费雪认为,当一家企业犯了一个错误,华尔街会严厉地惩罚它,而这会带来绝妙的投资机会。

当时,美国运通深陷“色拉油丑闻”,正是费雪所描述的这种情况。

对于巴菲特来说,他对格雷厄姆《证券分析》等著作烂熟于胸,了然于掌,格雷厄姆就是他的“舒适区”。但他并没有一直待在这个“舒适区”,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吸收了费雪的思想,从一个纯粹的100%的格雷厄姆式的教徒,转变成一个85%格雷厄姆+15%费雪的综合体。

事实上,巴菲特说这句话的时候也很早了。如果是现在说,可能费雪的比重会更高一些。而且巴菲特也不仅仅是受了费雪一个人的影响,他的好搭档查理·芒格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投资风格。后来,他们购买了并不符合格雷厄姆投资标准的喜诗糖果,正是这一转变的有力证据。

正是有底线、有原则的小步改进,让巴菲特逐渐在“舒适区”和“能力圈”之间找到平衡,将格雷厄姆、费雪、芒格等大家的投资精华融为一体,成为一个100%的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风格的完美转变也告诉我们:不要陷入舒适区,更不要超出能力圈。

从某种意义上讲,超出能力圈比陷入舒适区更可怕。你在舒适区待着,最多也就是原地踏步,至少还能保本。而盲目超出能力圈,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让进化的进程一下子倒退几十年。

比如说我,从事职业投资,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写作。如果我在写作的舒适区待着,最坏的可能也就是停止进步,无法精进成一名作家。我想不断进步,就必须以写作为内核,进行外延式拓展。而不是放弃写作,去学游泳或者下棋。

走向自我固化和封闭是当然不可取的,但适当的保守却十分必要。愿走出了舒适区的我们,在坚守能力圈的加持下,通往幸福自由之路。

王冠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昨日文章:

我的写作方法论

近期热文:

27岁那年,我离开了体制

王冠亚1989年出生的狮子座男生,工商管理硕士。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系,曾在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做过5年公务员,2016年离开体制,现从事职业投资。业余爱好写作,自2002年起公开发表作品,曾获高考同题作文大赛第一名,致力于和你一起,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随手转发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