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永新·釜溪感旧录(17)院子坝的沉郁--辛亥先驱谢奉琦故里寻访记(2014)

 钟永新作品集 2018-01-23


多年来,我在搜集巴蜀乡邦文献时,尤为关注自贡地区的典籍资料,偶然购到一本薄薄的《谢奉琦简介》,为浅蓝色排印本,封面有谢奉琦塑像,编者乃自贡市贡井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经阅读得以了解一段先贤往事。

20世纪初,谢奉琦东渡日本求学,谋求人生新作为,在过三峡时赋诗《舟过夔巫》抒其壮志道:

匆匆荡桨下渝关,风雨羁人意往还。

回收西藩无净土,奋身东渡探神山。

乡心犹绕慈亲墓,客路多亏壮士颜。

待到文明输入后,数年亦应谢阿蛮。

而后谢奉琦回国,参与辛亥革命诸多风云事件,堪为革命先驱。为凭吊谢奉琦,特赴贡井寻其故里及塑像遗址,从蓆草田到院子坝附近,几经探问,才看到一群乱石碎瓦间有座塑像,正是谢奉琦将军,极为荒败,后得闻在市民广场异地重修谢奉琦像,也是一大文化善举也。

行至院子坝,某间外立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外观尚有旧宅风貌,与小书上所见谢家大院平面图的建筑群却是迥异。

穿行院里,原有风貌多不见存,及至最里面一天井处,青瓦石墙间方透露几许旧韵,显得很是清净,似默默传颂着英杰故事,原建的左将军祠并未存留,甚是遗憾,整体为混居大杂院,这也是许多四川先贤名人故居同样的境遇所在。贡井文史资料记述有纪念道路“玮頫路”(今和平路),若能恢复其名亦是一大幸事。

近年《谢奉琦左将军传:1882~1908(辛亥革命先烈谢奉琦传记及纪念文集)》经整理编写于2011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用章回体方式再现谢将军风云人生,既类似传奇故事,又富有革命史料。而从蓝印版小书到彩印版大书,正体现了故乡对谢将军的追忆致敬。

史载谢奉琦回川联合熊克武、佘英等发动起义,事泄,本可避走,却云“吾首倡义于吾州,不幸不成,丈夫死耳,吾安之?夫事败而苟免非勇也!吾方欲以节义声天下,振民懦,激来者。”可见浩然之气,被捕后押至叙府(今宜宾)遇害。彼时四川豪杰邹容、喻培伦、彭家珍等皆为蜀中烈士,孙中山先生亲撰《令陆军部抚恤邹谢喻彭四烈士文》以示表彰,授予谢奉琦“左将军”,由此怀思众多蜀中义士精神不死之壮举,诚多感慨。

201411月初稿  20158月修订)

p 028

谢奉琦故居旧址  (钟永新摄  2010年)

 

照片 082

贡井市民广场谢奉琦塑像  (钟永新摄 2015年)

附录:

【谢奉琦简介】

谢奉琦(18841908)字能久,号玮頫,四川荣县(今自贡市贡井区)人。1902年肄业于自流井炳文书院。1904年东渡日本,考入成城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深造。1905年加入同盟会,受到孙中山的器重。1906年冬,奉孙中山之命,与熊克武回川,共同主持四川同盟会的工作,相机组织起义。1907年夏末到叙府(今宜宾)联络党人,进行起义准备。冬,与佘英、曾省斋等再议于隆昌,决定次年114日由叙府、隆昌同时发难。后因事泄,回到家乡,伺机再举,不料为奸人告密,遭到叙州知府宋联奎逮捕。在经富顺、泸州解往叙府途中,沿途演说,宣传革命。3月在叙府英勇就义。1912318日,蜀军政府公布他为死义烈士。同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他为陆军中将,谥“章左将军”,当地群众亦建祠纪念。

【谢奉琦故居】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院子坝

【谢奉琦纪念塑像】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市民广场

【谢奉琦诗选】

《舟过夔巫》

匆匆荡桨下渝关,风雨羁人意往还。

回收西藩无净土,奋身东渡探神山。

乡心犹绕慈亲墓,客路多亏壮士颜。

待到文明输入后,数年亦应谢阿蛮。

 

1907  

频年清泪滴沦桑,柳下黄莺噪夕阳。

大布衣冠无限恨,博浪沙里效张良。

 

1908 绝命诗

中原多故祸燃眉,草泽人怀造国思。

富贵无亡耕陇上,诗成泣下数行时。

 

令陆军部抚恤邹谢喻彭四烈士文

顷据川人黄复生等呈称:“四川前后起义死难者甚众,以邹容、谢奉琦、喻培伦、彭家珍四烈士功绩最为卓著,请照陆军大将军阵亡例赐恤,并请崇祀忠烈(祠)”等因前来。案查邹容当国民醉生梦死之时,犹能著书立说激发人心;喻培伦则阐明利器,以充发难军实;彭家珍则歼除大憝,以收统一速效。所请赐恤崇祀各节着即照准。惟谢奉琦丙午在蜀运动起义,组织各县机关等因,虽其功在民国不小,究与邹、喻、彭三烈士之功略有区别。着改照陆军左将军阵亡例赐恤,仍准崇祀忠烈祠,以慰忠魂而垂不朽。除此批示外,合行令仰该部知照。原呈并发,此令!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