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政府网站凭借这些优势,已成为当下群众反映诉求的一个常见选择。 但是,“信件”有去无回、办理工作不求质量、无视群众不满意评价,也是各地政府网站不同程度存在的通病,收到不少群众的“差评”。 标准表述 近年来,“互联网 政务”在全国各地铺天盖来。一时间,政府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信箱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架起了一条与民沟通的信息高速公路,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群众,更密切了党群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但在现实中一些政务网站,“信件”有去无回、办理工作不求质量、无视群众不满意评价,收到不少群众的“差评”,既伤了群众心,更损害了党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 政府网站中群众诉求存在答复不及时、答复质量不高等问题,一方面的原因是在于受理、办理、监督没有分离。而受理、办理、监督没有落到实处,多数来自“赶时髦”原因。 另一方面是为官不为的体现。领导干部并没有把网站当成百姓诉求重要途径,往往是敷衍上级的要求,设立完之后根本就没用维护过。同时缺乏专业管理网站的人员,现有网站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兼职,本身有业务工作要处理,精力有限,所以造成网站的荒废了。此外领导创新意识不够,仍然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认知,并没有把科学理政付诸实践。 参考对策 一方面,可将群众诉求管理分离出来,交由第三方或者政府专门机构运营;将受理、办理和监督工作进行脱钩,并建立明确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无差别诉求渠道,整合各成员单位办理力量进行办理;建立分级办理机制,上级部门负责批办、审核、督查、考核,下级部门负责办理和答复;建立健全电子监察系统,对信件办理时限、办理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和严格监控,设立监察节点超时告警以及异常件自动告警;将考核结果实时生成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等等如是。 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网站运行制度,并把网站运行情况列入目标考核。同时培养专门管理网站的业务人员,定期更新网站。此外,转变官员理政观念,与时俱进,要看到互联网处理公务的优越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