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最古”宝塔—无为黄金塔

 七老爷施政 2018-01-25



      无为县城北郊西河之畔,有座古塔矗立在田野之间,它是无为千余年风雨沧桑的见证者,也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家乡记忆,它就是安徽现存最古老的宝塔——黄金塔。



安徽“最古”宝塔——黄金塔


无为黄金塔建于998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黄金塔为六角九级仿木楼阁式砖塔,面阔三点四米,塔高三十五米。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逐层内收。塔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



据清道光《无为州志》记载:“在太平乡汰水南有古塔一座,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僧登公开建,明洪武间僧惟了募修。”北宋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现西河)辟地建寺,称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形成规模宏大佛教建筑群。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沐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从兴到衰,后只剩下一古塔。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整修,才使古塔得以延存。



宋代诗人会鼎曾作《南汰寺》七律一首,描写寺院的盛况:


玲珑台殿拥松荫,净地真诚地布金。

风细落花轻着砌,春深鸟啼乱穿林。

烹茶灶小竹烟湿,洗钵池荒塔影沉。

香雾氤氲云盖结,梵声齐震海潮音。




1981年,黄金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该塔进行全面测绘、整修。现黄金塔已焕然一新,成为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观。2013年5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名录当中,无为黄金塔被列入名录当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塔”命名的来历


我国的古塔,多以“寺”命名,而黄金塔却并非如此。虽然古塔建于南汰寺旁,但古塔所在地附近,有黄金闸、黄金庵、黄金城,以及“凤凰”与“麒麟”二山,在无为当地素有“十里三黄金,凤凰赶麒麟”之称。

据嘉庆《无为州志》卷四“古迹”中记载:黄金城,在州治北十五里,今南汰寺至季家闸皆其遗址,寺有塔,近寺有闸,闸前有庵,皆以黄金名。黄金塔以“黄金”命名其缘由也在于此。



图为嘉庆《无为州志》卷四“古迹”中关于黄金城的记载




图为油画作品《黄金塔日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