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艾条,分为普通艾条和加药艾条两种。 艾条的制法:普通艾条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薄绵纸上,像卷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要求卷得越紧越好。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两头余纸拧成结即成。纸皮上印上分寸,作为施灸时的标准。 在每条艾绒中掺人药物细末的,称为有药艾条,简称“药条'。一般加人艾绒中的药物有: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等。以上药物等份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内加人药末6克。药条的种类很多,有加人麝香、沉香、松香、硫黄、穿山甲、皂角刺、细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枳壳,白芷、茵陈、巴豆、川乌、斑蝥、全蝎、桃树皮等药的。因药条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代有人利用其他材料做成“无烟艾条'或“微烟艾条',施灸时不出现烟雾,有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这种药条的处方是:艾绒500克,甘松30克,白芷、细辛、羌活各6克,金粉(或铝粉)40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触按灸、隔物灸3种。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又不至于烧伤皮肤。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3种。 (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于施灸穴位之上熏烤,若病人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就可固定不移,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即可。一般灸10-15分钟。为掌握距离和避免施灸者疲劳,施灸者可用右手拇、食、中指持艾条,小指置于患者穴位附近施灸。此法能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施灸者可将自己的左手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使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灼伤。 〈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3厘米处,平行往复回旋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3)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于施灸部位上约3厘米高处,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米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施灸。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急性病、昏厥急救及儿童疾患。此法因热力较强,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2.触按灸是用加药艾条施灸。将药物艾条点燃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因临床需要不同,艾绒里掺进的药品处方亦异,又分雷火针灸、太乙针灸、神灯照灸、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证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1)雷火针灸:雷火针,又称雷火神针。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将药条实按在穴位上,很像针故名。雷火针首见于《本草纲目》卷六,附载于“神针火'条之末,尔后一些书籍陆续有所记载。雷火针灸是太乙针灸的前身,其药条用药处方有多种,临床上以使用《针灸大成》一书中的处方为多见。该书处方:艾绒60克,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上药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白纸1张,宽约30厘米见方,摊平,先取艾绒24见一克,均匀铺在纸上,次取药末6克,均匀掺在艾绒里,卷紧,外以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白纸一层,两头余空纸3厘米许,捻紧即成。施灸时,先选定穴位,将上述药条的一端点燃,在施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将艾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即可。若艾火熄灭,可再点燃,如此反复施灸。每穴按灸10次左右。另一种方法是,将药条点燃的一端,用7层棉布包裹,紧按在穴位上,如病人感觉太烫,可将艾条稍提起,等热减再灸,如此反复。若火熄灭可重新点燃施灸,每穴可按灸5-7次。雷火针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痿证、腹痛、泄泻及闪挫肿痛等证。正如《针灸大成·卷九》所说:“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 (2)太乙针灸:太乙针,又称太乙神针。太乙针灸是雷火针灸的进一步发展,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改变药物处方而成,适应证更加广泛,尤其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问世的太乙神针专著。操作时用药条施灸,文献记载的前人太乙神针药条处方有六种以上。临床上以用范敏绮《太乙神针》一书中所载处方加减变化而成的“通用方'为多。方药组成:艾绒9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刺、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克。艾条制法、施灸操作及适应证与雷火神针同。现代有人采用特制的黄铜或紫铜管作为套筒,内装太乙针施灸。其套筒长约30厘米,内径1.8厘米,套筒之上端,装以铜塞,用螺纹旋紧固定,结合紧密,下端为开口套管,长约6厘米,与套筒压紧配合,套筒端面,用红布盖罩,外用绳子缚扎固定。使用时,将罩有红布的套筒拔下,再将制好的太乙针装人套筒内,并将太乙针在酒精灯上点燃,装上开口套管,直接安放在选定的穴位上施灸。若病人觉热力过高时,或轻提慢按,或调节药针与红布之距离,总以温热舒适为度。这种方法较为简便易行。 (3)神灯照灸:将特制药条用麻油浸透晾干,点燃明火,谓之神灯。用神灯徐徐烘照选定部位以治疗病证,谓之神灯照灸。其药条通用处方是:雄黄、朱砂、血竭、没药各6克,麝香1.5克。制法:上药共为末,每次用药1克,以桑皮纸裹之,做成条状,长约20厘米,用麻油浸透备用。施灸时,将神灯点燃距患部3厘米许,徐徐烘照,以皮肤温热为度。此法适用于外科疮疡,有消肿溃坚止痛的作用。 (4)百发神针:药条制法及施灸时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其药物处方是:乳香、没药、生川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末、降香末、大贝母、麝香各9克、母丁49粒,蕲艾绒30克或60克。此法适用于偏正头风、漏肩风、鹤膝风、半身不遂、痞块、腰痛、小肠疝气及痈疽等证。 (5)消癖神火针:药条制法及施灸时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其加药处方是:蜈蚣1条,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木鳖、蓬莪术、甘草、皮硝各3克,闹羊花、硫黄、穿山甲、猪牙皂各6克,麝香9克,甘遂1.5克,艾绒60克。此法主治偏食消瘦、积聚痞块等证。 (6)阴证散毒针:药条制法及施灸时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其加药处方是: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细辛、猪牙皂、硫黄、穿山甲、大贝母、灵脂、肉桂、雄黄各3克,蟾酥、麝香各1克,艾绒30克。此法主治痈疽阴证。以上(4)(5)(6)均见《串雅外编》。 3.隔物灸 隔物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所灸部位上面悬起,于施灸穴位上覆盖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灸法。随覆盖物的不同,临床适应证也不一样。常用的有胡桃壳灸和温针灸。 (1)胡桃壳灸:取胡桃1个从中线劈开,去仁,取壳(壳有裂缝者勿用)备用。施灸时在壳上钻3巧个小孔,内贮鸡粪,扣患病部位上,用点燃的艾条一端,于胡桃壳的小孔上熏灸。此法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临床上适用于各种肿毒。 (2)隔胡桃壳眼镜灸:本法是用胡桃壳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胡桃从中线处劈开,去仁,取壳(有裂纹及漏孔者勿用)备用。再备无玻片空眼镜框架一副(如无,可用细铁丝仿制亦可),沿镜框周围缠胶布,便于隔执以防烫伤皮肤。再在镜架两侧接上细铁丝,以备安艾条用。再配制胡桃壳浸泡液,取菊花10克、蝉蜕10克、薄荷10克、石斛10克,上药用纱布包好,放于大口玻璃瓶内,倒人250毫升温水,浸泡巧分钟,再将胡桃壳放人药液内,用药包将壳压住,再浸泡15分钟。取出胡桃壳,扣放于患侧的镜架上,取3厘米长的纯艾条1节,插于镜架的细铁丝上,距胡桃壳2厘米,点燃艾条两端,然后将镜架戴于患者眼上施灸。施灸时眼或睁或闭可视病情而定,如属眼肌病,可闭目受灸,以便使艾灸后壳内的蒸汽直达病所;如属眼球病,可张目受灸,以便使眼球直接吸收壳内蒸汽。本法有补泻之分,补法:艾条燃尽为止,取下镜架,用手指轻轻抚摩受灸后的眼眶周围,约半分钟;泻法:燃艾后用口微吹,艾烧尽后取下镜架。每日1次,每次巧、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如在门诊施灸者,满疗程后,患者已掌握施灸要领,可带灸器回家自灸。病情急重者,可增加至每日2、3次。此法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急慢性结膜炎、近视眼、斜视、视神经萎缩及眼肌麻痹等病证。注意事项:施灸期禁食辛辣之物,勿看电视,以免影响疗效。 (3)温针灸:又名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是毫针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针灸聚英·卷三温针》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操作方法:将毫针刺人穴位,保留一定深度,得气后,行适当补泻手法,留针,取2厘米长艾条1段,套在针柄上端,艾条距皮肤3厘米高,点燃艾条下端灸之,热力通过针体传人穴位,以加强治疗作用。待艾条燃尽,除去残灰,稍停片刻将针取出。为避免皮肤灼痛和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可在穴位上放一纸片。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临床常用,适用于灸治常见病,如风寒湿痹、痿证等,也适于灸法保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