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着较系统的生理、病理等内容,就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等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对针灸、推拿等学科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其基础理论。故《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而宋·窦材《扁鹊心书》有:“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论。故尔,要探讨《内经》中之针法,解读其针方,首先要了解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诚如《灵枢·经别》篇所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此论言简意赅地表述了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知识 一、经络的概念 《灵枢·本脏》篇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它主要阐述了人体内存在一个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灵枢·经水》篇云:“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对此,《难经·二十三难》有云:“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由此可知,经络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的通路。 二、经络的组成 《素问·征四失论》云:“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灵枢·脉度》篇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表述了经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经络系统主要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以数记的孙络组成。其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络属筋骨、皮肉。故《灵枢·海论》有“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记载。又因经脉有“行血气”的功能,且按一定的方向循行,即经脉的“流注”,故清·高士宗《素问直解》有“人身经脉流行,气机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的记载。 1、十二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有十二,又称“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体表的循行和走向均有一定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相为表里的络属关系。对十二经脉循行,分述如下: (1)手太阴肺经 《灵枢·经脉》篇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此言肺经脉气之行,乃为第一经之经脉也。马莳注云:“言肺者,即手太阴经之脉也。凡言手者,以其井荥输经合等穴,自手而始也。凡言足者,以其井荥输经合等穴,自足而始也,后凡各经分手足者,以此起发也。”张志聪云:“曰肺曰脉者,乃有形之脏腑经脉,曰太阴者,无形之六气也。”大凡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其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篇云:“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此言大肠经脉气之行,乃为第二经也。大凡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3)足阳明胃经 《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此言胃经脉气之行,乃为第三经也。大凡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其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髌,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又一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篇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此言脾经脉气之行,乃为第四经也。大凡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5)手少阴心经 《灵枢·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此言心经脉气之行,乃为第五经也。大凡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后属心系,向下过膈肌,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其直行者,出心系,退回上行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6)手太阳小肠经 《灵枢·经脉》篇云:“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大凡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其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又一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7)足太阳膀胱经 《灵枢·经脉》篇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此言膀胱经脉气之行,乃为第七经也。大凡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其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其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又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8)足少阴肾经 《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此言肾经脉气之行,乃第八经也。大凡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其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 《灵枢·经脉》篇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言心包络经脉气之行,乃第九经也。大凡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其又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经脉》篇云:“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此言三焦经脉气之行,乃为第十经也。大凡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行于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部,复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焦。其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其又一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丝竹空),交于足少阳胆经。
(11)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此言胆经脉气之行,乃为第十一经也。大凡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其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其又一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经过下颌角部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入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于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于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其另一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12)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篇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此言肝经脉气所行,乃为第十二经也。大凡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其支者,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其另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由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条经脉组成。奇经的循行亦各有一定的道路,其中除冲、任、督、带脉外,其它四条经脉均分布于人体左右两侧。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不直接隶属于五脏六腑。对此,宋《圣济总录》有“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的记载;清·王绍隆有“奇经八脉者,在十二经之外,无脏腑与之配偶,故曰奇”的表述。由此可见,奇经八脉在生理功能上,与正经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还有统帅维系阴阳的作用。今就奇经八脉的循行分述如下: (1)督脉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至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乃督脉经脉气之行,太凡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龈交处。其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其另一分支,从少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 (2)任脉 《素问·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此乃任脉经脉气之行,大凡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3)冲脉 《灵枢·逆顺肥瘦》篇云:“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行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灵枢·动输》云:“冲脉者,十二经脉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别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灵枢·海论》云:“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上下廉。”《灵枢·骨空论》云:“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痿论》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素问·举痛论》云:“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 上述经文表述了冲脉脉气之行,大凡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夹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其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其又一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4)带脉 《灵枢·经别》篇云:“足少阴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出属带脉。”《难经·二十八难》云:“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上述经文,表述带脉脉气之行,大凡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5)阴跷脉、阳跷脉 《灵枢·脉度》篇云:“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眥,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灵枢·寒热病》篇云:“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难经·二十八难》篇云:“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难经·二十八难》篇云:“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上述经文表述了跷脉脉气之行,大凡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夹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与项后。 (6)阴维脉、阳维脉 《难经·二十八难》篇云:“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此段经文,表述了维脉之行,大凡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3、十二经别 经别,乃别行之正经。张志聪注云:“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支络也。”“此论十二经脉、十五大络之外,而又有经别也。”十二经别,首见于《灵枢·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表里两经并行,浅出体表称为“出”;而后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 由于十二经别的循行部位有些是十二经脉循行所不及之处,因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它一定的重要作用。其主要的功能如下。其一,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相并而行,经过相为表里的脏与腑,并在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共同注入体表的阳经。这样,就加强了相为表里两个经脉的内在联系。其二,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由于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别出,进入体内后又都是向心性的循行,这对于扩大经络的联系和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地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三,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十二经脉循行于头面部的主要是六条阳经,十二经别则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部,而且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于头部。足三阴经的经别,在合入阳经经别之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而合于头面部,这就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其四,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由于十二经别的分布弥补了十二经脉所不到之处,因而相应地扩大了经络穴位的主治范围。例如,足太阳经脉并不到达肛门,但该经的经别“别入肛门”,所以足太阳经的承山、承筋等穴,可以治肛门疾病。其五,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之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脏相联系。亦对于分析腹腔内脏腑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十二经别对“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奠定了的基础。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灵枢·经别》篇云:“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足太阳之正”,膀胱与肾经为一合也。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支络也。以下诸条仿此。“膂”,背部脊椎骨两侧的肌肉。“皆为正”,意谓有阳经必有阴络,“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即皆为正经之合。上段经文表述了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分出,进入腘窝部(委中穴)分出,其中一条支脉于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中膂俞、膀胱俞)继续上行,进入项部,仍注入足太阳本经。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肾俞穴),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经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灵枢·经别》篇云:“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上段经文表述了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夹食道上行,浅出下颌(颊车部)、口旁(地仓部),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灵枢·经别》篇云:“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䪼,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与别俱行”指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同行。此段经文表述了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抵伏兔,以上至髀关,进入腹腔里面(至气冲),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足太阴别经,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灵枢·经别》篇云:“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指地”,自上而下故称指地。“肩解”,指肩关节部。“系小肠”,系指上合于手太阳,并于手少阴经别同行。“渊腋”,足少阳胆经经穴名。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灵枢·经别》篇云:“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指天”,意谓与手太阳经别“指地”相对。“渊腋”,指腋部,其下三寸当天池穴处。“完骨之下”,约当天牖穴处。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灵枢·经别》篇云:“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别入渊腋”,指分支进入腋窝,渊腋在此不作穴名解。“复合阳明”,指又合于阳明经,约扶突穴处。因经别无腧穴,为了说明其出入所在,故结合穴位说明。此段经文表述了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髃穴处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扶突部),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4、十五络脉 络脉,《灵枢》以其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故又称之为“别络”。十二经脉分布于四肢部分各分出一路,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脉。另外再加上胃之大络,亦可称为十六络脉。 别络是络脉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脉度》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能将气血灌注到人体各部组织中去,这样就使经络中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着濡养的作用。若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气血郁结于络脉,就会出现瘀血现象,这种瘀血的络脉就叫作“血络”。鉴于十五络脉的分布及与经脉的内在联系,其生理功能如下。其一,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它主要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和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在别络中,虽也有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相联络,但无固定的络属关系。其二,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任脉的别络散布在腹部,督脉的别络散布在背部,脾之大络散布在胸肋部,因此,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其三,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网状扩散,这样,就能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孙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对机体的营养作用。 (1)手太阴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㰦,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别”,分支,此即指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欠㰦”,欠,呵欠;㰦,张口的样子。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分出,走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手太阴自此别走于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处。 (2)手少阴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支膈”,意谓膈间有支撑而不舒畅的感觉。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手少阴自此别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3)手厥阴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手心主自此别走于手少阳;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散络于心系。 (4)手太阳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节弛”,骨节弛缓。“肬”,与“疣”通,即赘疣。“痂疥”,皮肤疾患。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手太阳自此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5)手阳明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偏齿”,指偏络于齿根之意。“宗脉”,即主脉之意。“龋、聋”,即龋齿、耳聋之谓。“痹隔”,膈间闭塞不通之谓。此段经文表述了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手阳明自此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主脉会合。 (6)手少阳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手少阳自此别走于手心主,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7)足太阳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太阳之别络,从飞扬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足太阳自此别走向足少阴经。 (8)足少阳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足跗”,即足背。“痿躄”,手不能动叫痿,痿躄足不能动叫躄,即四肢软弱,动弹乏力之证。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五寸处,足少阳自此别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9)足阳明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足阳明自此别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10)足太阴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跖趾关节后一寸处,足太阴自此别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11)足少阴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足少阴自此别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12)足厥阴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穴处,足厥阴自此别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13)任脉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任脉之别络,名尾翳,从鸠尾穴处分出,自胸骨剑突下行,散布于腹部。黄元御据“下鸠尾”条认为尾翳穴“当是中庭别名。中庭在鸠尾之上,故曰下鸠尾,散于腹。” (14)督脉络脉 《灵枢·经脉》篇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此段经文表述了督脉之别络,从长强穴处分出,黄元御认为:“督脉自此别走任、冲。”夹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15)脾之大络 《灵枢·经脉》篇云:“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肋。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百节尽皆纵”,意谓百节皆纵弛。“罗络之血”泛指血络。此段经文表述了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黄元御认为:“脾为五脏之长,故另有大络罗列也。” (16)胃之大络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虚里”,《沈氏经络全书》云“乳根穴分也”。在左乳下,心尖搏动处。“结而横”,结,结脉,脉来迟,时有一止。横,指虚里脉气横斜应手。此段经文表述了胃经之大络为虚里穴,其络脉从胃贯膈,上络于肺,于左乳下出于体表,脉可应手,这是脉的宗气使焉。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灵枢》有“经筋”一篇,马莳注曰:“经皆有筋,筋皆有病,各有治法,故名篇。”十二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手足三阳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内侧,有的还进入胸廓和腹腔。对此,张志聪有:“此篇论手足之筋 ,亦知经脉之起于指井,而经络于形身之上下,以应天之四时、六气、十二辰、十二月,盖亦秉三阴三阳之气所生也”的论述。并注云:“盖手足阴阳之筋,应天之四时,岁之十二月,故其病亦应时而生,非由外感也。” (1)足太阳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邪”,通“斜”。“踵”,指脚后跟。“踹”,《甲乙经》作“腨”。“踹外”应为“踹内”,与下文“内廉”一致。“舌本”,即舌根。“目上网”,即上眼睑。“頄”,颧骨。“完骨”,此处指寿台骨,即颞骨乳突。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一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腘内侧,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夹脊到达顶部;其一分支入结于舌根;其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其一分支到达上眼睑,向下结于鼻旁,此皆循脉而上经于头;其一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其一分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结于耳后乳突(完骨);又有一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2)足少阳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䏚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颌,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䏚”,侧腹部季胁之下空软处。“外维”,维系外眦之筋,此筋收缩可盼视。“从左之右,右目不开”,此筋本起于足,至颈上交于左右目。故左筋有病,引右筋目不得开;右筋有病,引左筋目不得开也。“维筋相交”,意谓该筋脉上行交巅之左右,故伤左额角,右足不用,伤右额角,左足不用。“以知为数”,意谓视病愈需要确定针刺数量。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之上,后边结于骶部;其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部和乳部,结于缺盆;其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经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其一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3)足阳明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夹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中三指”,即中间三趾,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骭”,即胫。此段经文表述了足阳明经筋,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其直行者向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其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于足少阳的经筋;其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体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夹口旁,会合于鼻旁,下方结于鼻部,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成为“目上网”(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其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4)足太阴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阴股”,指大腿内侧面。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太阴经筋,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其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者则附着于脊椎。 (5)足少阴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膂内夹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循膂内夹脊”,原作“循脊内夹膂”,据《甲乙经》改。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阴经筋一起斜行于内踝下方,经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侧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夹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6)足厥阴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络诸筋”,指足三阴之筋与足阳明之筋结聚于阴器。此段经文表述了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侧髁之下,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7)手太阳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锐骨”,指肘内的高骨,即肱骨内上髁。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肱骨内上髁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一分支向后走腋后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其一分支进入耳中;其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颌,上方连属目外眦。 (8)手少阳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 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上乘颔”,颔,位在颞前侧部。上乘,意指登上、跨上。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少阳经筋,起于手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颔角处入系舌根; 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经额部,结于额角。 (9)手阳明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夹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此段经文表述了手阳明经筋,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夹脊旁;其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其一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其直行者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颌。 (10)手太阴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太阴经筋,起于手大拇指上,沿指上行,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其上行者结于缺盆,其下行者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会合于膈下,到达季胁。 (11)手厥阴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夹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厥阴经筋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胁肋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12)手少阴经筋 《灵枢·经筋》篇云:“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夹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此段经文表述了,手少阴经筋,起于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处。故《素问·皮部论》云:“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则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正如《素问·皮部论》所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人体的屏障。同时,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刺血、刮痧、敷贴、温灸、热熨等疗法,以治内脏的病变等,这是皮部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运用。 三、经络的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 1、运行气血 濡养机体 《灵枢·本藏》篇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了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诚如清·冯兆强所云:“经脉流行,环周不休,通则不痛,何病之有?”盖因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则必须依赖于气血在经络中的传注。 2、网络周身 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说明了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骨等组成的。它们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的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靠经络的沟通联络来实现的。对此,明·杨继洲有“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血气之道路也。”之记;清·高士宗有“人身之经脉流行,气机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之论。 3、调节功能 适应环境 《灵枢·五乱》篇云:“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此段经文说明了阴阳四时的时间节律,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一定影响,而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的作用,使机体保持一种有序的稳态。此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及“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之谓也。说明经络气血的运行,是随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周期而盛衰。由于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的节律变化,才有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尔《灵枢·经别》篇又有“人之合于天道也”,“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之论。 4、疏散邪气 反映病候 《素问·皮部论》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禀于肠胃。”《素问·谬刺论》云:“夫邪之客于形者,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大凡病邪侵袭人体,先从皮毛开始,于是“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而腠理开,继而传入络脉,留而不去则内传经脉;若仍留于不去,则传入脏腑。《素问·气穴论》云:“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亦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意谓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也与一岁相应。孙络可以疏散邪气,通畅营卫。盖因孙络分布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通过外络系统之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而“溢奇邪”,又可以“以通营卫”之法而驱邪,从孙络外出。 第二节 腧穴的基本知识 一、腧穴的概念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篇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由此可知,在《内经》中,腧穴有“节”、“气”之名。在《素问》中有“气穴论”、“骨空论”等篇,故腧穴又有“气穴”、“骨孔”、“穴位”之名。总之,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是机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腧”与“输”、“俞”通,有转输之义;“穴”即孔隙之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腧穴,是指十四经的经穴、奇穴、阿是穴的总称,称为“腧穴”;狭义的腧穴是指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及四肢部的五输穴。前者称“俞”,后者称“五输穴”。 二、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并以类相从地归纳于十四经系统中,它是腧穴的主体部分,现有的361个经穴中,绝大部分是在晋代以前发现的。 2、奇穴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故称为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3、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即某些疾病的反应点。这一类腧穴即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施行针灸部位。此即《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输”之谓。阿是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病位较远的地方。 三、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等。当然就近取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取穴。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重要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还治疗本经循经所及的远端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腕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颈部和头面部病证,同时,还能治疗外感病的发热,乃“主病所及”取穴之法,即远治取穴法;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证,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此即“病在上下取之,病在下上取之”之理。 3、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中渚治耳鸣,申脉治痫证昼发,照海治痫证夜发,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的体现。 4、特定穴的作用 特定穴是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1)五腧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在《灵枢·本输》篇则有详论。其分布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以自然界的水流类比,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不同,而其作用则不同。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其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又因为人体气血受自然界四季节律的影响,因春、夏、长夏、秋、冬季节的不同,而有取井、荥、输、经、合的不同。大凡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 十二经之五输穴归属如下: 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荥穴鱼际、输穴太渊、经穴经渠、合穴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中冲、荥穴劳宫、输穴大陵、经穴间使、合穴曲泽; 手少阴心经:井穴少冲、荥穴少府、输穴神门、经穴灵道、合穴少海; 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荥穴大都、输穴太白、经穴商丘、合穴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荥穴行间、输穴太冲、经穴中封、合穴曲泉; 足少阴肾经:井穴涌泉、荥穴然谷、输穴太溪、经穴复溜、合穴阴谷; 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荥穴二间、输穴三间、经穴阳溪、合穴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荥穴液门、输穴中渚、经穴支沟、合穴天井; 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少泽、荥穴前谷、输穴后溪、经穴阳谷、合穴小海; 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荥穴内庭、输穴陷谷、经穴解溪、合穴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井穴足窍阴、荥穴侠溪、输穴足临泣、经穴阳辅、合穴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荥穴足通谷、输穴束骨、经穴昆仑、合穴委中。 (2)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人体原气(元气)作用集中的地方,也是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故脏腑经络的病变在原穴上的反应也较敏感。《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本输》篇对原穴均有详论。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故名“十二原”。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输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原穴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焦是原气之别使,它导原气于脐下肾间动气,而输布于全身,具和内调外,宣上导下,主司着人体的气化功能,故有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作用。 (3)十五络穴 “络”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之为络穴。《灵枢·脉度》篇之“支而横者为络,络而别者为孙”,此乃广义的络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之“经脉十二,络脉十五”,系狭义之“十五别络”。络穴大多位于表里经联络之处,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络穴在表里经之间有纽带作用,故而有治疗表里两经病证的主治特点。如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可治疗脾经病,又能治疗胃经病。 十二经之原穴、络穴归属如下: 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络穴列缺; 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大陵,络穴内关; 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络穴通里; 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络穴公孙; 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络穴蠡沟; 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络穴大钟;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络穴偏历; 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络穴外关; 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络穴支正; 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络穴丰隆; 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络穴光明; 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络穴飞扬。 (4)俞穴、募穴 《素问·气府论》云:“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俞,通“腧”,此处是指背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者,募集之义。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五脏有病,多取其背部以脏腑之名命名的俞穴;六腑有病,多取其腹部的募穴。然亦有募、俞同用之法,如《素问·奇病论》云:“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十二经之俞、募穴配属如下: 手太阴肺经:俞穴肺俞,募穴中府; 手厥阴心包经:俞穴厥阴俞,募穴膻中; 手少阴心经:俞穴心俞,募穴巨阙; 足太阴脾经:俞穴脾俞,募穴章门; 足厥阴肝经:俞穴肝俞,募穴期门; 足少阴肾经:俞穴肾俞,募穴京门; 手阳明大肠经:俞穴大肠俞,募穴天枢; 手少阳三焦经:俞穴三焦俞,募穴石门; 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小肠俞,募穴关元; 足阳明胃经:俞穴胃俞,募穴中脘; 足少阳胆经:俞穴胆俞,募穴日月; 足太阳膀胱经: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 (5)八会穴 《难经·四十五难》云:“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会穴。它们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临床中,若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发生病变,均可取其会穴而愈之。 (6)郄穴 郄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脉及阴阳蹻、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有空隙义,临床能救急。”故本经循行部位与所属内脏的急性病证,均可应用。 十六郄穴配属如下: 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 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郄门; 手少阴心经:郄穴阴郄; 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 手少阳三焦经:郄穴会宗; 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 足太阴脾经:郄穴地机; 足厥阴肝经:郄穴中都; 足少阴肾经:郄穴水泉; 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 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 足太阳膀胱经:郄穴金门; 阴维脉:郄穴筑宾; 阳维脉:郄穴阳交; 阴跷脉:郄穴交信; 阳跷脉:郄穴跗阳。 (7)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临床上常根据疾病所属的脏腑,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 下合穴配属如下: 手太阳小肠经:下巨虚; 手少阳三焦经:委阳; 手阳明大肠经:上巨虚; 足太阳膀胱经:委中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8)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首见于窦默的《针经指南》,又称八脉八穴、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它们分布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包括冲脉之公孙(脾经)、阴维之内关(心包经),主治胸心,胃部之疾病;带脉之临泣(胆经),阳维之外关(三焦经),可主治目外眦、耳后、肩、颈、颊部之疾病;督脉之后溪(小肠经)、阳蹻之申脉(膀胱经),可主治目内眦、颈、项、耳、肩部之疾病;任脉之列缺(肺经)、阴蹻之照海(肾经),可主治肺系,喉咙、胸膈部的疾病。由此可见,八脉交会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可治疗各种疾病。 (9)交会穴 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相交会合处的腧穴,多分布于躯干部。经脉之间的交叉会合,可使脉气互通,故交会穴的治疗作用较广,如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所交,此穴既可治脾经的病证,也可治肾经和肝经的病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