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表散寒:伤寒论东方木神——青龙汤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18-01-26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古人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总结出养生治病的宝贵经验。春天就温,夏天就热,秋天就凉,冬天就寒。四时立则阴阳立,阴阳立则气立,故人体之气的运行是受时间所影响支配的。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其伤于四时,皆能为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疾病也受着自然四时的影响,在一天甚或一年的宏观时间内,疾病也呈现着盛衰的变化。如太阳病盛于亥子丑,衰于己午末,阳明病盛于寅卯辰衰于申酉戌,少阳病盛于申酉戌衰于寅卯辰,太阴病盛于己午未衰于亥子丑,少阴病盛于午未申衰于子丑寅,厥阴病盛于未申酉衰于丑寅卯。

药物的特殊性味和时间也相互对应,寒药属冬,凉药属秋,热药属夏,温药属春,中医理论中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一方面来看是利用药物的性味克制疾病的属性,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利用药物特性与时间的对应在人体内模拟出一个四季,例如有人患热病,需要用

寒性药物来治,就是利用药物的气味在人体内模拟出一个冬季的时相。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四神方”便是利用时相治疗疾病的。

本期介绍四神方之一:东方木神—青龙汤

解表散寒:伤寒论东方木神——青龙汤

青龙为东方甲乙木神,应春而主肝,对应的时令即是春时,对应的时间是寅卯辰,此时万物始萌,欣欣向荣,阳气升发之力强。

麻黄汤主伤寒,桂枝汤主中风,虽然二者效力显彰,为发散之纯剂。倘若伤于风邪却见浮紧之寒脉,伤于寒邪却见浮缓之风脉,抑或风寒客于太阳,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内而化热则非麻黄桂枝所能主,此时便需要升发之力强,用辛温峻剂的春之大青龙汤主之,外开郁闭使内热泄而有路,有同于春季升发阳气,助水破冰,启萌万物之效。

寒则伤营,风则伤卫,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表虚脉缓者宜桂枝,表实腠理密者宜麻黄,故大青龙汤中麻黄先于桂枝为君药。甘草甘平,杏仁甘苦,甘者佐麻黄以发表。生姜辛温,大枣甘温,温者佐桂枝以解肌。石膏辛寒,为重剂而又专达肌表,清热而又不碍发散⋯。故《本草发挥》云:“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风则伤阳,寒则伤阴,荣卫阴阳,为风寒两伤,则非轻剂所能独散也,必须轻重之剂以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荣卫之气俱和,是以石膏为使。”

仲景处大青龙汤,药中以冬药治热,以夏药治寒,达到寒热两解的目的。如此寒热并用,升降适度,外寒得散,内热可消,故前人喻之为“龙升雨降”。然大青龙呼风唤雨,为发汗重剂,用之稍过则有亡阳之失,故用汤者需详审之。

青龙象肝木两歧,而主两伤之疾。营卫两伤故处以青龙汤。若表不解而加之心下有水气,此非麻黄桂枝力所能及,唯有小青龙汤可主。大青龙呼风唤雨,小青龙翻江倒海,可见小青龙治水之功非同一般。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则以麻黄为君。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可助麻黄解表散寒。寒饮伤肺,肺气逆乱,则咳逆而喘。《素问·藏气法时》日:“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芍药味酸寒,五味子味酸温,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敛肺止喘。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干姜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温,所以用干姜细辛半夏收寒水,散津液,通外达里,以消水饮。小青龙汤以其外散风寒,内化水饮之功广泛用于临床,被誉为百发百中之方,其治病救人,起死回生之效犹如春季之欣欣向荣旧。

大青龙汤

伤寒论

【组 成】麻黄18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9g,生姜9g,大枣4枚,生石膏45-120g

【辨 证】麻黄汤证、越脾汤证并见者。

【用 法】上七味,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再煎,汤成,温服,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覆之。一服汗停,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 成】麻黄9g,芍药9g,细辛9g,干姜9g,炙甘草9g,桂枝9g,五味子15g,半夏15g。

【辨 证】外邪里饮而致咳喘恶寒、无汗者。

【用 法】上八味,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再煎,汤成温服。

作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秋江

来源:杏林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