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D软件功能--波 TD短线顶底原理

 一名津人 2018-01-27

短线顶底   何仁达视频

题 记


短线顶底是价格短期反转滞涨的重要识别工具,
尤其在主要趋势进入下跌或者震荡过程中,
中期交易、长期买卖开始失灵,一些平台突破点失败概率开始增加,趋势交易成功概率降低,在这种环境下唯有短线才是王道。


短线顶底是专门为震荡下跌行情而生,
短线顶底的交易节奏很快,
最大的优势在于会短期投资者3个买入点以及3个卖出点供投资者选择,
根据股票上涨或者下跌的幅度来确定买卖点,
最主要的是它可以融合游资交易风格,快进快出。

 
 
—— 短线顶底快进快出

   

短线顶底的原理

短线顶底的原理:
市场是以趋势方式运行,长期、中长期、中期、短期,每一个趋势中包括了数个小的趋势。

 

对于短线而言,更多的研究都是针对短期趋势的波动,+
短期趋势存在分时的宽幅波动,还有短线压力和支撑,
这些短期的压力支撑都对股价产生着影响。

这些支撑压力究竟哪个发挥了作用,都需要反复的确定。
短线顶底就是为了分清短期内对股价产生影响的支撑压力。
 
 
比如在5个交易日前出现过大阴线或者高点,

当股价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就会出现M1

在10个交易日前有一个高点,

当股价突破这个点的时候将会出现M2

如果在更早出现高点股价突破这个点就会出现M3。

相对应的股价下跌就是W1、W2、W3.
 
 

根据短线顶底的原理构成,我们不难发现其在短期股价波动规律中存在的自然现象:

上有M1、M2、M3卖出参考,

下有W1、W2、W3买入参考,

归纳一下就可以总结出关于短线顶底的神奇战法,如下例:
****
 
 
下图为宣亚国际(300612)2017年2月20日至2017年4月10日的走势图,

通过W1与M1、W1与M2两组组合完美的完成了两个小波段的低吸与高抛,

几乎是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不可不为之神奇。
 
 
 

当然在实战的过程中,神奇是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更多时候如下图所示,

虽不能完美呈现波段之神的纲要,但也能大概率的帮助我判断短线顶底的位置,

以便短线爱好者能很好的把握买卖时机。

***
 
 
下图为中材节能(603126)2017年3月31日至2017年5月25日的走势图,

图中当W1、W2出现之后次日股价收盘价不创新低为买入参考,

当M1、M2出现次日股价收盘价不创新高为卖出参考,

据此交易整体也能把握住大部分的利润,也体现出其操作简化的优势。
****。
 

   总之,左侧交易对于散户来讲,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交易概念。

这些全新的交易概念属于机构交易专利,为使机构的交易思路能够平民化,

弘历付出了很多的精力,汇集了无数人的努力,推出了TD先知者左侧交易系统。

它完美的解决了普通投资者难以掌握左侧交易的难题。


TD先知软件功能众多,从多视角、多方位,为投资者带来全新的交易体验。

  短线顶底:

要求:

(1)M(顶):以此波段最低价K线为基准,最低价K线的最高价为突破点,后期价格突破三根K线(可以不连续)最高价创出新高,记为M1;继续上涨,突破M1基准K线最高价三次创新高记为M2;突破M2基准K线最高价三次为M3.

(2)W(底):以此波段最高价K线为基准,最高价K线的最低价为突破点,后期价格突破三根K线(可以不连续)最低价创出新低记为W1;继续下跌,突破W1基准K线最低点三次创新低记为W2;突破W2基准K线最低价三次为W3.

性质:微趋势是市场中存在的小趋势,4个交易日是日线交易的最小单位,因此4天的单边趋势也被称为微趋势。由此,当股价下跌,最低价持续下滑三次创出新低,就是微趋势的下跌衰竭,是短线买入机会;当股价上涨,最高价持续抬高三次创出新高,就是微趋势的上升衰竭,是短线卖出机会。短线顶底W和M是德马克左侧交易形态中的精华之一,是非常实用的对微趋势涨跌进行判断的一个依据,适合上升趋势中的回调和下降趋势中反弹,更适合横向震荡性趋势。

案例一、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是大盘5178点下跌后的一次反弹,盘中跌出2691点后出现反弹。第一波反弹创出基准价K线三次新高后回落;第二波最低点2753点后再起反弹,创基准价K线三次新高后反弹结束。两次反弹叠加为M2,即为前一个基准K线的6次新高。这种涨--涨形式,也是典型的下跌过程中反弹或者上涨过程中调整的模式。

案例二、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为大盘最近的一次下跌即2449点时的情况。图中W1(第3次)虽未能形成反弹(亦收了一根阳线),但在W26次)时仍出现了微趋势上的下跌衰竭而反弹。

案例三、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是大盘3587点开始下跌时的情况。第一波跌速非常急,直接以波段10低形式出现(差了1个低点,在误差左右2范围之内),此后反弹创了4次新高(由于此前未到10,所以反弹动能加强)才结束;而此后的下跌,也在W2时止跌反弹。

注意事项:(1)无论M1还是W1,三根K线可以不连续,只是彼此间的比较。(2)无论M1、M2、M3还是W1、W2、W3,微趋势都有衰竭可能性,而不能认为只有等到3才衰竭。(3)无论M还是W,以一波涨跌的起始K线的最高价或者最低价作基准K线,最多可以有M3或W3,没有4;也就是一波涨跌可创10个低点或者10个高点(左右误差2,即8至12)。(4)趋势特别强烈已经超越微趋势时慎用。

12)TD突破的潜在形态:

要求:

(1)TD突破的潜在底:前一天的收盘价必须低于更前一天的收盘价;先前第四天的真实最高价必须高于先前第五、第三、第二天的最高价;与前一波段相比初具波段底特征。

(2)TD突破的潜在顶:前一天的收盘价必须高于更前一天的收盘价;先前第四天的真实最低价必须低于先前第五、第三、第二天的最低价;与前一波段相比初具波段顶特征。

性质:“TD突破的潜在形态”也是一种微趋势,同时也是德马克左侧交易形态的精华之一,对于小波段的波动具有提前预知功能,特别是在上涨趋势过程中的低点确认和下降趋势过程中的高点确认及横向趋势过程中的震荡性顶、底确认具有极高的成功率。一旦此种形态成立,后一天就是短线的买卖点。名字中“突破”的含义,实质是与右侧交易进行区分,即在价格涨跌过程中,从右侧交易的角度,价格需要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突破”,但此时左侧交易却相向,认为不但不是“突破”,反而是一次微趋势的衰竭,是“拐点”。

案例一、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为上证20173月底至4月初的一段走势。当时离上证2638点反弹已有一段时间,指数进入了一个“扩散三角形”区域震荡。图中蓝色字标注的是“TD突破潜在底”,红色字标注的是“TD突破潜在顶”,至数值0时都出现了“拐点”,其中“TD突破的潜在顶”后,上证还引发了一波近300点的下跌。如果当时用这个形态来判断,则就可避免此次下跌风险。见案例二。

案例二、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是图一下跌后的一段走势,连续出现“TD突破潜在形态”,且每一次都成功,仅0的阴阳有些差异。

案例三、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为深成指最近的走势。连续出现了两个“TD突破潜在顶”和一个“TD突破潜在底”;其中第二个“TD突破潜在顶”的016日(星期五),可阴可阳(实际为阳),短线卖点,看后市如何验证。

注意事项:(1)“TD突破的潜在形态”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短线买卖形态,因此实用性非常强;但在形态出现后需先确认一下同周期的趋势情况,一般来说,上升趋势中的低点和下降趋势中的高点可信度较高,而上升趋势中的高点和下降趋势中的低点可信度降低(和微趋势有关),但在横向趋势中可信度都很高(正好弥补震荡性行情中趋势难以判断的缺陷)。(2)周期越长可靠性越强。(3)“TD突破的潜在形态”虽说是由5根K线组合,但第6根可参与买卖的K线(0)却可阴可阳,即“顶”K线可阳和“底”K线可阴,并不是“顶”K线出现后就一定收阴和“底”K线出现后一定收阳。

13)差值指标:

要求:

(1)潜在底部:今日收盘价<昨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今日差值(收盘价减最低价)>昨日差值>前日差值;明日最低价>今日最低价。

(2)潜在顶部:今日收盘价>昨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今日差值(最高价减收盘价)>昨日差值前日差值;明日最高价<今日最高价。

性质:TD差值指标是德马左侧交易形态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短线技术,按照德马克的说法,一旦此种形态完成,便可安心睡觉,因此又称“催眠指标”。不过“差值指标”出现的频率并不是特别高,而正是因为频率不高,因此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发现并准确率极高。

案例一、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为上证3587点后的第一波下跌。(蓝色)123三根K线的收盘价依次下降,但三根K线的下影线却依次加长,3K线未创新低,短线底成立。(红色)123三根K线的收盘价依次抬升,但三根K线的上影线依次加长,3K线未创新高,短线顶成立。

案例二、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上图是“TD突破的潜在形态”案例一,但此图同样符合“差值指标”。(蓝色)321三根K线的收盘价依次下降,但下影线依次加长,1K线未创新低,短线底成立。注意两点:一是和“TD突破的潜在底”重叠。如果再细一点,还可看到“短线顶底W”,即以4为基准K线,321三根K线依次创了三次新低。等于是三个左侧交易形态“底”的重叠,可信度无疑属更强。二是432三根K其实已是收盘价依次降低而下影线依次加长了,但1K线又创了新低,因此1才是“差值底”而非2是“差值底”。(红色)321三根K线的收盘价依次抬升,但上影线依次加长,0未创新高,“差值顶”成立。此处的“顶”又是一个重叠点。

案例三、

K线以及K线形态之短线顶底和潜在突破及差值指标
这又是“TD突破潜在形态”中用过的一个案例。图中(红色字)分别都构成了“差值指标”,又是一种形态重叠,其中第一个差值1还是一根“假阴见顶”K线。

注意事项:(1)“差值指标”仅提示可能潜在的短线顶、底,并不保证后市涨跌的空间。大多数情况出现在宽幅震荡格局中,有时大底(大顶)也会有此信号。(2)有时,差值指标出现后,后一根K线会击破前低(前高),但只要此K线的差值仍大于前一根K线,则并不是“差值指标”失败,而是“差值指标”后延。(3)有时会有假阳线或者假阴线,但只要符合“差值”这一条件,指标并不受影响。(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