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谈菌物药(二)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1-27




        菌物药物与中药的关系真菌曾经长期受主观上及生命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属于传统的真菌类中药不多,大约50余种,其与中医药的关系包括三方面,即菌类药物的发展历史漫长;关系密切;用途广泛。


       真菌类药物的涉及面很广,其药物产品可以内服、外用,具有抗菌、杀虫、消炎、止痛、止血、安神、抗肿瘤及病毒等多种功能。应用在儿科、妇科、老年病的治疗中,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一种药物具有几种药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药学领域主要是真菌药物和药用真菌两种形式。真菌药物是在菌物进行发酵等工艺处置后,变为药物应用于临床的物质。如神曲、红曲。固体培养的有喉头片,蜜环片等,固体发酵的药物有槐耳菌质、槐耳颗粒等。


        我国是一个中药大国,在医药学中,生药是指天然的,没有经过加工或者只需简单加工的动植物及矿物药材。所谓生药就是生货原药的意思。菌物与生药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像银耳、灵芝、海藻、茯苓等等,都属于生药范畴。药用真菌如灵芝、茯苓,作为药物的应用历史多达2000年以上,主要以野生和人工培养为主要来源。


        选定有一定药效的药用真菌作为发酵菌种,再选用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加之农副产品共同组成一个发酵集团,其特定条件下发酵产生的药性菌质,就是制药的过程和原理。发酵过程中,采用的中药材,其作用是利用其活性成分,作为药性基质,为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营养,同时又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具有新性能的物质,所以说具有双向性。其产生的药性菌质,可能比真菌及基质更具有强大的药效。表现在增效、扩用、解毒几方面。


        中国是传统医药大国,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研究和应用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药用真菌菌物转化研究理论上与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药用真菌菌物转化普遍引种自然,菌物药中,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培育新品种,其前景广阔。在食药同源的菌物转化,将成为新型保健品而备受青睐。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形多样、地貌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菌类植物也不乏其数,用途的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来源:王 典 赵 雪《菌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