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调理慢性疲劳?

 昵称Kl7Vr 2018-01-28

慢性疲劳综合征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因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免疫力降低及内分泌紊乱,将极大地影响其生活质量,使之缺少愉快感和满足感,并容易罹患其他疾病。”中医专家指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此病病情纠葛缠绵,临床易于误诊为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如何调理慢性疲劳?

中医在治疗慢性疲劳方面,主要有两种疗法:

针灸疗法

专家在临床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根据就诊者全身症状、舌质、舌苔、脉象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予以辨证分型,为针灸配穴提供了依据。

属精神萎靡、头晕脑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夜尿偏多的肾虚心怯型患者,针刺百会、印堂、气海、关元、内关、神门;属面色潮红、烘热盗汗、心悸心慌、心烦易怒、神倦喜卧而不得眠、口舌生疮、头目眩晕、腰足酸软、小便色深、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的阴虚阳亢型者,针刺肝俞、肾俞、太冲、照海、三阴交;属面色少华、肢体麻木、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胁肋疼痛、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细弦或细涩的肝郁血虚型者,针刺太冲、行间、期门、足三里、血海、阳陵泉;而属全身倦怠、四肢困乏、头重如裹、口淡口黏、纳谷无味、胃脘痞闷、腹胀便溏、寐不安宁、苔白滑、脉濡滑的脾虚湿困型者,则针刺夹脊穴、肾俞、脾俞、肝俞、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

在以上配穴处方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每日1次,每次30钟;或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脉走行拔火罐;或在针刺后用多功能艾灸仪加以隔物艾灸;或通过中药熏蒸仪直接将活血行气、化湿蠲痹的药液以蒸汽形式透入皮肤等手段,以缓解腰背疲劳,达到行气活血、舒筋止痛、消瘀散结及强经通络、祛风散寒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肌肉痉挛、肌肉疲劳的临床症状。

推拿疗法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专家认为临床上亦可用推拿手法按摩头部经穴,如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同时,可选取身体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俞穴推拿,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头部推拿可清利头目,镇静安神;背部属阳,是脏腑经气输注的部位,推拿可调补全身阳气,调整失衡的脏腑功能;配合其他部位的推拿,能使全身经脉充养、气血调和,则疲劳、失眠、疼痛、乏力诸症自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