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种“病”不用治,是真的吗?

 茂林之家 2018-01-29

1.  小血管瘤

血管瘤在全身各个部分均可产生(包括皮肤),但临床病例中以肝脏最为多见。血管瘤较小时无症状,一般早期无需治疗,也不需要用任何药物,患者只需做增强CT和肿瘤标记物检测,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当血管瘤超过5厘米或多发总面积超过5厘米,以及靠近肝脏边缘、生长速度较快时应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2.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并不是疾病,而是乳腺生理性变化,很少发生癌变,也不需要刻意治疗。乳房出现周期性胀痛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简单说,雌激素会使乳腺的腺体、腺管增生,而孕激素会促使它退出复旧,所以乳腺每个月都会经历增生和复旧的过程。建议35岁以上有乳腺增生者,每年做1次钼钯检查。

3.  大多数脂肪瘤

大多数脂肪瘤不需要治疗,特别是体表性脂肪瘤,对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出现皮下比较大,感觉影响美观,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有一小部分脂肪瘤会引起疼痛,影响健康,要及时就诊。治疗脂肪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

脂肪瘤按照位置可以分为体表性脂肪瘤(可用手摸到)和深部脂肪瘤(生长于脏器上)。其中体表性脂肪瘤恶变几率很小,但若是深部脂肪瘤应及时切除。

4.  大多数垂体瘤

约97%的垂体瘤不需要治疗,只要根据医生的叮嘱定期复查即可。垂体瘤是否需要治疗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垂体功能是否正常;二是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大小,0.5厘米以上的垂体瘤才考虑手术治疗。

垂体瘤的发病率非常高,在正常人群中约占10%。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它多见于20岁~40岁的青壮年,女性更多见,可能是由于女性对于月经变化比较敏感,就医后更容易发现的缘故。

5.  少量盆腔积液

不少女性做妇科B超时发现盆腔少量积液,就以为自己有盆腔炎。盆腔积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盆腔积液常见于经期或排卵期,多数无症状,可自然消失,不必进行治疗;病理性盆腔积液见于盆腔炎或腹腔脏器有炎症时,一般会有下腹坠胀、腰酸、腹痛等不适感,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6.  无症状低血压

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就是低血压,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低血压不影响寿命,常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体型瘦长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如有明显头晕乏力可采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措施来改善体质,并且适当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

而病理性低血压常伴有全身乏力、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当长时间站立或者由卧位等姿势转为立位时,症状更为明显。

7.  无症状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检出率达80%~90%。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对于只是体检胃镜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而本身无任何症状的人而言,无须治疗。假如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等,则需对症治疗。

8.  无症状鼻中隔弯曲

鼻中隔原由数块软骨组成,以后分别骨化才出现骨部鼻中隔。由于种种原因,骨和软骨发育不均衡,形成畸形或偏曲,或在接缝处形成距状突或嵴。腺样体肥大、自幼张口呼吸、硬腭高拱者的鼻中隔发育受限,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

约60%~70%的正常人存在鼻中隔偏曲问题,无症状的不需要治疗。只有出现鼻塞、头痛、反复鼻出血等时,才考虑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可矫正弯曲的中隔,扩大鼻腔通气孔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