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道德经》第七章

 费眼图书 2018-01-29


《道德经》的第七章主要用天地的运作不为自己来比喻圣人的行为没有贪私的心念。《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今本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谢国仲】《老子禅解》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长久的原因是天地没有生,没有生便没有灭,故能长生不死。这是老子以天地比喻道体不生不灭,即释迦牟尼所说的“无生法忍”的境界。庄子说“生生者,无生”——能够产生生命的是没有生命的一一也是描述道本无生的境界。所以修行若欲了脱生死,证人与天地相同的长生不死之境界,首先要无生,此后才能不死。有生一定有死,这是对待、流行、化生的必然结果。所以必须无生,才能超越生死。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圣人,一个道者,效法天地,他后其(肉)身、外其(肉)身,成就如天地一般不生不灭之(法)身。“后”与“外”,是形容 一种放下、不执着的心态。肉身是有生灭的,一旦执着,便落入生死两端之局,必然从生端走向死端。修行若欲超越生死,首先要从身体的束缚中跳脱出来,不能在肉身里硬做功夫,用功的关键是要配合心法,即下文所说:


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圣人能够跳出生死之局、不执着于肉身的关键,是“无私”。“私”,私心,世间凡夫人人皆有私心;“无私,即无我。释迦牟尼说,众生都有“倶生我执”:无始以来,一切具有灵性的生命都认为 有一个“我”,自出生之后便执着这个“我”,一天二十四小时为 “我”忙碌不停,生出喜怒哀乐等感触,枉受生老病死等烦恼诸苦。若能放下我执的私心,做到无我,何人来受这生死?既无人受此生 死,正是跳出生死之时,又何患肉身的生灭?心作解脱之时,此身亦得常乐,即是佛说“诸法无我”“常乐我净”的境界。“故能成其私”,第二个“私”,不是私心,而是指超越私心、证入无我之后成就的一个无上境界,相当于“常乐我净”的“我”,不是“诸法无我”的“我”。“诸法无我”的“我”,指俱生我执,是私心;“常乐我净”的“我”,是大我,是公心,普天下一切众生皆是我,我与众生无二无别,此时已与道相融,即第十六章所说“道乃久,没身不殆”的境界。


【傅佩荣】《解读老子》


'天长地久',是针对万物一直在生灭变化而言。天地有如容器,万物在其间活动。相对于万物,天地是不变的;但是,就天地自身而论,却不可说是永恒的,所以有'天地尚不能久'(二十三章)一语。真正永恒的,只有'道'(参考二十五章的解读)。


天地'不自生',是说天地不为自己的生存打算,而让万物自行生灭,结果天地反而不受变化所困,可以长久生存下去。


圣人是悟道之人,为何要效法天地呢?理由有二:一、圣人是人间的统治者,面对的是百姓;他可以取'天地面对万物'的模拟关系,来作为自己的示范。二、道是无形无象的,不像天地可以观察取法;天地不等于道,但却源自于道,足以提供圣人许多启示。


圣人的'无私'表现于退让、不争、忘我、随顺上,但是由结果看起来却是十分积极的。在此,'成其私'不是'无私'的目的,而是'无私'的自然结果。老子是以智能觉悟最深刻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提供处世的手段或谋略。此外,这些字句的主词是'圣人',亦即代表了圣人的体验。我们对于类似的说法,可以存思也可以效法,但未必可以搬来就用,更不必期望立即达成同样的效果。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用天地的运作不为自己来比喻圣人的行为没有贪私的心念。在其位的人,机会来得最方便,往往情不自禁的伸展一己的占有欲。老子理想中的治者却能“后其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头,不以自己的利害作优先考虑,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谦退精神。


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头的人(“后其身”),自然能贏得大家的爱戴(“身先”);不把自己的利害作优先考虑的人(“外其身”), 自然能完成他的精神生命(“身存”)。这种人,正是由于他处处为 别人着想,反而能够成就他的理想生活。


【今人悟】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