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器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且每个时期的玉器风格特点都不同,从商代开始到清代经历了多少个改朝换代,各种纹饰的雕刻技法、构图、表现的主题一直为古玉爱好者所重视。我们可以从玉器纹饰中欣赏到玉器风格还能从中品位到历史韵味,那古代玉器纹饰有怎样的不同呢? 瓦沟纹 瓦沟纹,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主要纹饰,这种瓦沟纹,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随器物形体的走向而游动,它的下凹和上凸,缓和而又自然,大多数的红山文化玉器特别是勾形器和勾云形佩都有这种纹饰。 勾云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天津博物馆藏 青绿色,边缘带褐色沁。器体呈长方状,片雕,双面纹饰,边缘磨薄,整体均饰瓦沟纹。上部中间钻一圆孔,中部镂空雕对称的两个勾云形孔以示眉眼,下部磨制七对兽齿,四角各琢一朵不规则勾云,雕琢工艺技法具红山文化玉器典型特征。 象纹 象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的捕杀,大象渐渐从中国古文明区逐渐消失,象纹这种曾经十分流行的古老纹饰也渐渐消失,在古典家具的制作中,象纹的应用已是十分罕见。 商代象纹铜铙 凤纹 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麐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翺翔四海之外,過崐崘,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寕。” ——《说文解字》 释意: 凤,神鸟。天老说:“凤的形象,像鸿前麐后,蛇头鱼尾,鹳胫鸳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 四海之外,过崐仑,饮水于砥柱,濯羽于弱水河,暮宿风穴。凤鸟现则天下大安宁。”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1955年湖北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出土 最大直径4.9厘米、厚0.6~0.7厘米。 两面镂空透雕相同的纹饰。凤圆眼,尖喙,长长的头羽往后飘拂;双翅较短,琢刻三根上端带豆芽形弯钩的阳线羽纹;长花尾分为两叉,尾端上翘与凤首相接。此件玉凤优美的造型,充分展现了凤作为神鸟和百鸟之王的优雅姿态。 商代 凤鸟 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长13.6厘米,厚0.7厘米。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凤,作仰身回首状,冠、喙如鸡,短翅长尾,尾羽分作两股交叉,翅上琢出阳线翎纹,姿态极为生动,显示出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 西周时期的玉凤饰以图纹的形式琢刻在器物上,多数为双面纹饰,线条婉转流畅,双勾琢制。 鹰钩形嘴,单圆圈目,头顶有一柱形高冠,或回首、或挺胸前视,皆为侧身状。 凤凰是神鸟之一,古籍和神话传说中,经常会有记载。凤,又称为玄鸟、凤皇、凤鸟、凤等 西周玉凤可见单个为器物者,他们之中有的做扁平状,有的以立雕和圆雕形式出现, 其形虽与纹图形出现者相似,但是总体来说,更加简朴典雅,造型更加神奇美丽。 中国从古至今对于凤鸟都极为推崇,把许多美好的思念追求都寄托到它身上。到了唐代以后又把凤鸟比作为帝王后妃,凤凰成了龙之后最高的神鸟。 说文将它描述成集众多鱼鸟虫蛇的特征为一体者,人们也将凤比作德、义、礼、仁、信等崇高伦理的标准,能够看到凤的出现,则“天下安宁” 春秋时期玉鸟,偶有玉鸟和玉鸟纹出现,此时期较多写实性的动物已很少见到。多为抽象纹饰。 春秋时期玉鸟早期以短密的双勾线琢制,中晚期加以隐起的阴线刻纹。 此时期玉鸟一般较为简单抽象,仅嘴和眼睛很少的一部分写实,其余较为抽象神秘。 战国时期玉凤较为常见,除单件器物外,亦可见龙凤并体或以纹图形式琢刻在其他玉器上。 单体玉凤 片雕或者镂雕的形式,形做鹰钩嘴、圆目、口微张,脑后有一冠后摆卷曲,足似有似无,或呈鹰爪状,尾部分叉且细长,呈侧身侧视状。 双凤并体形 凤纹和单个玉凤相似,不同是两端为凤首,两凤之身尾于器的中部合并为一一体。 安徽出土 汉代凤鸟的特点是继承了战国遗风,并有所演变而来。 西汉早期的凤鸟,和战国中晚期相似,鹰钩嘴呈微张状,挺胸、回首、曲颈。 有的做口衔小虫状、尾细长且分叉较多,头上的凤冠也有多组分叉,眼上部出现浓眉,羽翅处出现竹节形纹。 镂空龙凤纹玉璧 双凤玉璧 双凤玉璧 凤鸟纹玉璧 西汉 直径16.5、厚0.4厘米 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玉质青色,半透明。玉璧两面纹饰一致,纹饰分为内外两区,两区间以绳纹间隔,璧外缘雕刻一周阴线。内区饰蒲纹;外区一周均匀分布三只凤鸟,凤鸟昂首,高冠,圆目,尖勾喙,屈体,展翅,卷尾;该璧破损成四块,粘接修复成型。 谷纹 谷纹: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像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谷,源泉的出口一直通达川流的地方,叫作谷。 谷纹是带有小尾巴的圆点,据说古人是用谷物种子发芽的样子来祈求五谷丰登。 谷纹的名称很多,有叫卧蚕纹,也有叫蝌蚪纹,前者称谓较为普遍。有时在同一本书中,对于这种纹饰或称之为“谷纹”、或称之为“卧蚕纹”。 浮雕谷纹排列规范横向斜向均成直线;相邻的两个呈反向旋转;琢刻三对平行线定位,在六角形周围减地成圆形凸粒,将圆形凸粒雕刻为圆卷状的谷纹。 线刻谷纹的制作就是将砣具阴刻谷芽状的线纹。由于圆卷状的凹线会使圆心产生凸起的错觉。 汉谷纹玉壁。直径14㎝ , 孔径4.5㎝,深褐色玉料,扁平圆形,通体有光泽。现收藏于武汉博物馆。 玉璧 战国中期 直径2.5厘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料呈黄褐色,半透明,表面莹润光泽,璧的内外缘雕突起的周边。内雕有卧蚕纹。 玉璧 战国 直径20.5厘米 孔径6.9厘米 厚0.35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金村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馆 青玉,扁圆体,中间有一孔, 内外廓各饰弦纹线一周,中间满饰谷纹,两面纹饰相同。 谷纹玉璧 玉谷纹璧 汉代谷纹环 战国排列整齐、清晰的谷纹谷纹璧 谷纹鉴赏: 乳丁纹 乳钉纹,是古代常用纹饰之一。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也常用于玉器上。 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西汉 龙凤乳钉纹玉璧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这种纹饰是几何纹饰的一种。 西汉 金玉相连龙带钩龙纹乳钉纹 乳丁纹璧 云纹 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轉形。凡雲之屬皆从雲。云,古文省雨,亦古文雲。王分切 ——《说文解字》 古代人们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对云和雨的多少对收成的影响产生期盼和敬畏。使云在人们心中不断得到升华和抽象,对之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云纹图案得到不断的丰富,每个历史时期的云纹样式各有特色。 云雷纹 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转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上最为盛行。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转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上最为盛行。 双线云纹 双头云纹 双头云纹 T型云纹 云纹 云纹 玉勾云纹四牙璇玑 云纹两端形状弯卷如云,故称之“云纹”,是盛行于战国晚期至汉代的纹饰。 战国 勾连云纹玉璜 广泛应用于青铜器和玉器上作为装饰之用,除了云雷纹、勾云纹、云气纹、云头纹、十字形云纹之外,在玉器图案上,还有浮雕云纹、丁字云纹和如意云纹等。 勾连云纹龙首玉璜 战国 云纹早期阶段,由于彩陶的纹饰太过于抽象现今还无法断定。人们一般把多见于商周青铜器装饰的云雷纹,视为云纹的早期形态。 勾连云纹 剔地 春秋 丁字云纹 丁字云纹与浮雕云纹流行的时代相仿,是以砣具阴刻两端勾卷的云纹,纵横相连如丁字型而成纹,在临淄商王墓出土的玉璜即可见此类纹饰。 如意云纹 将云纹做九十度转折即为“如意云纹”。这类纹饰通常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类似者可以看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双龙首璜。 西 周 阴刻线 云纹、云雷纹 双阴线、菱形纹、皿纹、云龙纹 商代龙鸟佩 人字纹 雷纹 皿纹 云纹 龙鸟佩 商代 蒲纹 水艸也。可以作席。 ----《说文解字》 蒲纹: 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周禮。祭祀席有蒲筵 蒲纹源自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是由横竖两组或横竖斜三组平行蒲条交织而成的编织纹。 战汉时期玉璧上常见的蒲纹,通常是由三组平行阴线勾勒出来的六角形纹。 蒲纹是属于周礼中六瑞之一,是子爵的身份象征,战汉时期多作用于上层人士交往时的见面礼。 蒲纹璧 西汉 外径14.5厘米 厚0.2厘米 震旦艺术博物馆藏 以黄褐色为主的多色玉质,局部受沁白化。孔径较小,全器有规整的蒲纹装饰,部分白化深入肌理,与埋藏环境皆有一定的原因。相似的玉璧在满城汉墓和南越王墓皆有出土。 汉代 蒲纹 璜 蒲纹 谷纹 璧 汉代 汉代 蒲纹璧 蒲纹玉璧 玻璃蒲纹璧 蒲纹玉璧 玉蒲纹璧 毂蒲纹 从禾。本义:庄稼和粮食的总称。指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 毂蒲璧 西汉 外径11.7厘米 厚0.3厘米 震旦艺术博物馆藏 以黄褐色为主的多色玉质,局部受沁。玉璧一面为蒲纹,另一面为毂纹,两面纹饰有所差异,是因为特殊使用的目的,或是一面未完工所致,尚待进一步去的讨论,但也可以借此观察毂纹的制作工序,相似的玉璧在南越王墓中也有部分出土。 龙纹 “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从龍。” ——《说文解字》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形堆塑”。 玉龙纹玉璧 龙,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能变亮,能变细,能变大,能变短,能变长;春分时刻而登天,秋分时刻而潜渊。 龙纹玉璧 春秋晚期 直径4.8厘米 厚0.5厘米 青黄色玉质,漆面因白化而泛黄,有少量褐色附着物。此璧形状圆整,表面以减地法制作七个浮雕虺龙纹和内外两圈边框。虺龙纹以圆圈为眼,V形云纹为翘鼻,张嘴处为阴刻细扭丝纹,布局规律有序,颇为精巧。 龙纹玉璧 春秋晚期 直径3.8厘米 厚0.2厘米 玉质整体白化,表面附着有黑褐色物质,璧内圆孔用小型管具取出芯料,璧面微隆浅浮雕的纹样,此花纹是以阴刻的云纹。、榖纹、S纹为基础。 龙纹玉璧 春秋晚期 直径7厘米 厚0.8厘米 玉质表面白化泛黄,并附着有一些褐色附着物。此器形较厚,璧面保留两圈边框,框内布满抽象繁复的纹样,其中可见螭龙纹,将壁面分为四个扇形区块。 龙纹玉璧 春秋晚期 直径9.3厘米 厚0.4厘米 玉质整体白化,局部转为黄褐色。此器中孔比例较大,内外缘边框较窄,璧面雕琢两圈浮雕虺龙纹。外圈虺龙纹共计十六个,每个虺龙以椭圆形为眼、榖纹为鼻、细扭丝纹妆点额间,头顶朝外,顺时针排列。内圈虺龙纹共计八个,虽然没有刻画眼睛,但是仍以榖纹和云纹组成翘鼻张口的形象,整体布局匀称。 山西省博藏 战国早期 长治分水岭五三号墓出土 龙纹玉璧 春秋晚期 直径6.5厘米 厚0.6厘米 玉质整体白化,有褐色附着物。此器中孔比例较大,边框较窄,遍布浅浮雕虺龙纹。 龙纹玉璧 春秋晚期 直径12.5 厚0.6厘米 玉质整体白化,表面附着有朱砂。瓷器中孔比例较小,内外缘保留突起的边框,框内减地装饰浅浮雕纹饰,布局繁密。 龙纹玉璧 龙纹出廓玉璧 玉龙纹璧 龙纹玉璧 镂空龙纹玉璧 龙纹玉璧 镂空龙纹璧 镂空龙纹璧 蟠螭纹 蟠螭纹:象四脚蛇或壁虎的爬虫,梯形头、无角、四只脚、圆形长卷尾。 三蟠螭纹 系璧浮雕 玉龙纹璧 双螭剑格 明代 浮雕双螭纹 双螭纹 玉璧 浮雕 汉 镂雕螭龙出廓珮 元 青玉螭龙绦环 虺纹 虺纹: 蛇状纹饰,无角、无腿。 浮雕虺龙纹盛行于春秋晚期,用阴刻圆圈纹为眼睛,其余则用浮雕云纹、谷纹、S纹组合而成。更加有立体感。 虺纹 春秋晚期 玉璧 夔龙纹 夔龙纹:一足或两足龙形怪兽,圆眼、方嘴、方形卷尾。 夔龙纹 夔纹传说形态近似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 '夔,神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 商代 玉双夔纹璧 夔龙玉璧 玉夔龙纹璧 玉蟠龙纹璧 虎纹 最早的以虎作为装饰的玉器,开始于新石器时期。 殷商时期,将玉虎制作为玉器,数量开始增多。尤其以妇好墓中的玉虎最为精美。 此时期玉虎多为单件器物,多为爬行状,张口露齿,云形耳,“臣字眼”满纹饰,写实性较强。 春秋玉虎是殷商、西周之后又一个制作高峰,数量多,制作精细。 春秋时期以河南信阳黄君孟夫妻墓、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玉虎为代表。 形制大小完全相同,先做好双面工的玉虎,再对部为两件。嘴微张,云形耳,椭圆形眼睛,垂尾,弓背,器形较长。 体扁平,为不规则直身状。玉虎两面纹饰和形制相同,皆为垂尾,尾上翘并内卷。呈爬行状。 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妻墓: 单面纹饰玉虎,竖耳,体型较大,五官变形抽象,尾部下垂并上卷,四肢呈爬行状。 两面纹饰,一面以阳纹为饰,一面以阴纹为饰,类似于商代玉虎。 单面纹饰,形似玉璜,纹饰繁缛。 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玉虎玉虎较少,湖北省随县发现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上百件玉器,却只有一件玉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期的中山王及陪葬墓中,出土了近千件玉器,但是玉虎的数量却只有寥寥数件,这和春秋墓葬中一墓就出十几件玉虎的数量有明显的变化。 中山王墓出土 此时期玉虎的局部纹饰,人字形虎斑、隐起的朵云纹、鳞形纹等,说明此时期玉虎在继承传统玉虎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山王墓出土 以玉虎为题材的玉器,至殷商时期起,一直不断,战国开始逐渐减少,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几乎消失不见。最晚在汉代,虎已经从普通的动物上升为具有特殊含义的“四灵”之一,已经升格为神灵。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此时期玉虎的复合形式和内容也有所变化,新出现的复合对象有螭、熊、青龙、玄龟、朱雀、流云等,其中复合对象有龙和螭,说明战国时期出现虎像螭、龙转化的情况。 长安博物馆馆藏 玉呈灰白色,中部较厚,向两侧斜收变薄,上端中部钻有一长方形透孔,透孔上下两侧为长方形槽,下端有锋,正面高浮雕一只螭虎,曲颈、圆首尖耳、大鼻、长尾回卷,呈曲线行走状,剑锋另一面光素无纹。 咸阳市渭城区张家堡村西汉墓出土 青玉,有青褐色斑纹,片状,玉虎昂首,张口露齿,耳后伏,四肢微曲呈行走状,尾部上翘,近似菱形双目,两面纹饰相同。 此时期的虎纹呈侧身侧目状,以阴线刻画出虎形,以短平刻线刻画出毛纹。 饕餮纹 饕餮纹:一种贪吃的怪兽的头部。 战国 玉雕饕餮纹剑饰 明 白玉受沁饕餮纹饰 兽纹 守備者。从嘼从犬。舒救切文二 ——《说文解字》 释意: 獸,守候时机、备战行猎。字形采用“兽、犬”会义。 兽纹,一种是古人使用器具上刻画的各种以兽类为形象的装饰纹饰,多见于青铜器,其他如彩陶、铜镜、玉器。 兽纹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商代晚期、西周、东周、秦汉时期较为流行。 兽面纹:怪兽的脸 神人兽面纹 细如毫发的阴线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 兽面 兽面纹玉璧 涡纹 涡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近似水涡,故为涡纹。 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 涡纹是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一种纹饰,后被用于铜器及玉器上。 蝉纹 以㫄鳴者。从虫單聲。市連切 ——《说文解字》 释意: 蝉,以身体侧边的发音器鸣唱的昆虫。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单”作声旁。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器上。 红山文化 震旦艺术博物馆藏 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五官纹饰模糊,造型简单。此后在商周,战汉均有发展。 殷商时期是玉蝉和玉蝉纹最鼎盛的时期,盛行于当时的玉器和青铜器上。 玉蝉纹琮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 以浮雕手法琢制,做平首,上有两圆目隐起,首尾呈半蛋形,尾端圆弧且较细。玉琮两节的四角各有一蝉纹,形式相同,全器共八组。每两节蝉首相背,尾相对。 商代 殷墟妇好墓 长4.8厘米。厚1.4厘米 背部以双勾饰以圆圈目,以平行的弓弦纹三道表示背脊,另有若干平行而又曲折的弦纹表示翼翅和尾,腹部近首一端,约占三分之二处较厚,近尾端内凹,并形成一个台阶。 西周时期玉蝉多为单件饰品,体型呈扁长形。此时期纹饰较为繁复,总体而言较之商代蝉纹简朴。 此时期玉蝉目纹多向首端两侧琢饰,多做椭圆或者扁圆形,两翼纹之间的线条有的已经分开。 春秋和战国时期是玉蝉制作的衰落期。河南信阳地区春秋早期黄孟君墓出土的蝉纹玉管,可做此期的代表。 春秋早期 玉蝉纹管 河南信阳黄君孟墓出土 长3.4厘米 宽1厘米 厚0.9厘米 中心有上下穿透的圆孔,三面通景做一蝉蚊,以细密的双勾琢制,一端口缘有双圆圈目,中间及另一端有双翼和身尾点缀装饰纹。 剪影状动物纹饰: 像什么动物就叫什么纹饰,其内往往有谷纹、云纹等纹饰,如龙纹虎纹凤纹鹰纹鸟纹象纹龟纹鱼纹等。 龙山文化早期的镂雕 鹰纹 环形器 商代 鹰纹 云雷纹 双阴线 春秋晚期 龙纹璧 春秋晚期 龙凤纹佩 几何形纹饰: 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如皿纹鳞纹圈纹弦纹绹纹波浪纹漩涡纹菱形纹折线纹平行线纹等。 几何纹青玉配饰 人面纹: 包括人物纹饰或人首纹饰,如玉舞人、妇人、翁仲、仙女、汉人、胡人等。 西汉 玉舞人佩 白玉翁仲 东汉 唐 玛瑙「胡人乐伎」纹带板 工艺与组合纹饰 宋 透雕 云龙纹 工艺精湛 造型生动 宋 白玉糖色腾龙 宋元 白玉龙纹带饰 宋 白玉雕竹节璃龙纹珮 明以前 青白玉雕鱼化龙纹珮 清 白玉云龙纹盖瓶 春秋 纹饰繁杂 龙纹云雷纹鳞纹兽面纹镂雕方形牌饰 宋 白玉透雕孔雀衔花佩 工艺精湛 造型新颖 宋 白玉雕花卉配饰 宋 白玉四层透雕玉带佩 白玉精雕饰物 清末 长15.6cm 纹饰多种: 动物、树、写实云、楼阁、勾云纹 明 黄金累丝嵌宝“春水”白玉配饰 清 白玉痕都斯坦式镶金嵌宝洗 清中期 嵌宝白玉香炉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