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浊的诊断、精浊的分析、精浊的治疗

 江畔独步寻花66 2018-01-29
精浊是指尿道口经常流出糊状浊物,但尿色并不混浊的病证。临床上通常以浊不夹血者为白浊,夹血者为赤浊。本病可见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炎症性病。

精浊的诊断要点

  • 尿道口时时流出米泔样或糊状的浊物,量少而滴沥不断,或夹杂血色。
  • 与小便无关,小便并不混浊。
  • 或伴茎中作痒作痛,痛甚者有如刀割火灼,或茎中并无灼痛。


  • 以上情况可诊断为精浊。


    精浊的辨证分析

    精浊常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夹火而出,或由于湿热流注精室,或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固摄而成。

    辨证应辨虚实。虚证常因肾脏亏虚,肾阴不足则虚火妄动,扰乱精室,致精随尿出;肾阳不足则封藏失职,精关不固,使精随尿漏。实证常因过嗜烟酒、肥甘厚味,以致气郁生湿,湿蕴生热,湿热下注,扰动精室,使精随尿出。虚证病在肾,或属气虚不摄,或属阴虚火旺;实证病多在肝,以湿热下注为主。治疗总的方法是补肾益气,固摄精关,清热利湿为主。


    精浊的辨证论治

    肾气不固型
    【证见】 尿后有精丝流出,尿液不清,小便频数或夜尿频多。面白少华,精神不振,头昏耳鸣,腰脊酸痛,形寒肢冷,小腹拘急,阴头寒。舌质淡或胖嫩,苔白,脉沉细。

    【治法】 补肾益气,固摄精关。

    【方药】

    1.主方大菟丝子丸(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菟丝子、泽泻、鹿茸、石龙齿、肉桂、附子各30克,石斛、熟地黄、茯苓、续断、山茱萸、肉苁蓉、防风、杜仲、牛膝、补骨脂、荜澄茄、沉香、巴戟天、小茴香各8克,五味子、桑螵蛸、川芎、覆盆子各15克。上药研末制成小丸,1次服15克,每日3次。

    2.中成药

    (1)固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2)秘真丹,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阴虚火旺型
    【证见】 尿后尿道口有赤色浊物滴出,小便短少而黄,尿液不清,阳强易举,举而不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灼热,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固肾涩精。

    【方药】

    主方、中成药、单方验方参见“阳痿”阴虚火旺型。

    湿热下注型
    【证见】 尿后尿道口有米泔样或糊状浊物,滴沥不断,小便短赤,尿液混浊,尿道热涩刺痛,睾丸肿胀,阴囊湿痒。口苦咽干,胸闷脘痞,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祛湿

    【方药】

    主方、中成药、单方验方同“遗精”之湿热下注型。


    精浊的其他疗法

    1.精浊的针灸治疗 取气海、三阴交、志室、肾俞穴,针用补法,有益肾气而固肾精之功效。阳虚明显或病程较长者,应配合灸法。耳针可取精宫、内分泌、神门、心、肾穴,每次取2。3穴,用轻刺激,留针3~5分钟。

    2.精浊的饮食疗法
  • 黄花菜马鞭草糖水:黄花菜、马鞭草、车前草、马齿苋、叶下珠、金钱草、白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火扰精室型精浊。
  • 乌豆煲老鼠干:老鼠干1只,乌豆60克,陈皮3克,清水煲熟,调味服食。适用于肾阴虚型精浊。
  • 韭菜子粥:韭菜子100克,糯米200克,水煮粥,分3-6次服食。适用于肾阳虚型精浊。
  • 圆肉党参芡实炖猪肉:龙眼肉20克,党参30克,芡实30克,猪肉250克。上物洗净,同放人炖盅中,隔水炖熟,饮汁吃肉。每日1料。适用于肾阴虚型精浊。
  • 胡核桃巴戟煲猪肝:胡核桃30克,巴戟天20克,芡实30克,猪肚250克。上物洗净,同放人瓦煲中煲,文火煲汤,饮汤食猪肚。每日1料。适用于肾阳虚型精烛。


  • 青龙散2



    【来源】《御药院方》卷九。



    【组成】青黛9克 薄荷叶6克 细辛 盆消 川芎 香白芷各1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以指蘸药,擦齿肿处,吐津,误咽不妨,不计时候。



    【主治】阳明经风热,齿龈肿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