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边谈艺】沈勤:“隐者”

 minye98 2018-01-29


隐者,避世脱俗、高蹈绝尘者也。90年代的南京,已成为“新文人画”和商品画的重镇,在迅速商业化的情境中,本以自尊、清高自诩的文人画彻底堕落成媚俗的把戏——作为“85新潮”水墨革新派的代表,沈勤急流勇退不告而别,逃离南京,逃离体制、主流、艺术圈,远“嫁”石家庄“相妻教子”。


▲ 黑·村丨139x314.5cm丨纸本水墨丨2015


▲ 仿倪云林画意丨 139x272cm丨纸本水墨丨2015


当艺术品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一路走高,他在看书、钓鱼、画画、相妻教子;当当年的同行者和追随者在艺术界逐渐坐大,他在买菜、做饭、画画、相妻教子——这份超然和淡然,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中有磊落风骨,如同艺术江湖中的“扫地僧”,倏忽而出,倏然又隐,但每次出场必定使人印象深刻。


▲ 园丨137x69cm丨纸本水墨丨2015


沈勤用笔精简,单刀直入,直扣人心。而在近20年中的洁癖式不断清减后,沈勤的画中已无多话,只剩下纯粹的笔墨诗情动人心弦:从82年南艺个展时的写意、之后的工笔、85年后的黑白水墨、色彩,沈勤的艺术创作一直在做减法。


▲ 园丨138×68cm丨纸本水墨丨2015


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画面中的作品元素,沈勤从最初的宏观叙事转变为现在的微观叙事,通过和“具象”拉开距离、借鉴古人线面发掘出线条本身的抽象美感——沈勤其画有高古逸气,绝不媚俗,引人生超世之想。


▲ 村.1606丨81.5×61cm丨纸本设色水墨丨2016


面对他的作品,安静。安静得让人忘记今日是何年;忘却身后灯红酒绿杯光交错的红尘;忘却身后拥挤繁忙的高速公路、地铁、机场;忘却网络上正在疯转的各种政治、经济、暴力、暧昧和恐惧……置身其中,观者恍如隔世——如一场单色的、片段的梦,黛瓦白墙园林一角似醒非醒的一场怀旧。


▲ 仿宋山水丨136.5×43.5cm丨纸本水墨丨2015


当代著名批评家栗宪庭说道:“沈勤作品清新沉静境界的创造,最得力之处,在于用墨,晕染是沈勤作品从传统中变化出来的独特技法,不落与‘书法书写性有关联的绘画性’的套路。晕染平稳、均匀而不见笔触,却不腻不死板。”


▲ 仿宋山水丨92×179cm丨纸本水墨丨2017


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感叹道:“中国当代画家中,名符其实的水墨画家寥寥无几,沈勤是其中之一,而且地位特殊。没有谁像他一样如此接近水墨的内核,也没有谁像他一样如此决绝的远离自身的传统。


▲ 一棵树丨139×69cm丨纸本水墨丨2015


他在艺术上的激烈是悄然无声的:他没有大张旗鼓,试图全盘接受全球超市上的西方艺术流派,将水墨‘现代化’;也没有抵制当代先锋艺术——沈勤的艺术与两者都不相干。”他只是在静静地,自我呈现,寻求一个能让他自己以及同感人逃隐的心境。


▲ 山水丨175×86cm 丨纸本水墨丨2017


也许90年代那场长达近20年的逃隐,对于沈勤来说应该是庆幸的。时至今日我们才发现商业对艺术的侵蚀一点不比意识形态对创作的钳制来得轻。当很多国画家们主动放弃了独立的学术自由而臣服于商业市场;当他们大量地重复古人、重复自己,使艺术品成为工艺品;当中国画与时代脱节到已完全无法通过画面表达情绪——在所谓主流之外,总会出现让人耳目一新或令人感动的水墨作品,譬如沈勤其画,我们为此欢呼和振奋。


▲ 园林丨138.5×69.5cm丨 纸本设色水墨 丨2016


—  完  —

 来源:浙江艺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