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条河?又有何历史典故?

 qweasdzxcrty 2018-01-29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一句民间谚语。其中的河指的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相传在唐朝时期,郭子仪的孙子由于挥霍无度,早早的就将家产给败完了,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要饭,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叫河西庄的地方,想起了自己的奶妈就在这住着,一路打听着来到了一个农夫家里,正巧农夫就是奶妈的儿子,郭子仪的孙子看到农夫家里粮食满仓,牛马成群,但依然辛苦劳作,很惊讶就问道:“你们都这么有钱了还干活呀?”。农夫就说“我妈在世的时候就领着我们一块创业才有了现在的家,老人家一直要求我们要勤俭持家,要不忘根本,否则金山银山都不够吃的。”农夫见郭子仪的孙子可怜,将其收留。但由于郭子仪的孙子什么都不会,并且年龄偏大,以至于处境很是尴尬。街坊四邻见到都说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富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当然上面说的只是一个传说。

历史上黄河沿途的地理环境很复杂,河水从上游带着大量的泥沙进入平原地区,泥沙沉淀以后就行成了地上河,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有记载的黄河改道总共有十次,第一次,公元前602年,沧州入渤海,第二次,公元11年,滨县,利津入渤海。第三次,公元1034年,经橡,滨之北入海。第四次,公元1048年,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无棣,笃马河入渤海。第五次,公元1128年,决河东流,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第六次,公元1194,清江口,云梯关入海。第七次,公元1234年,决河道经封丘西,开封东入陈留,经涡河入淮。第八次,公元1494年,淮河入海。第九次,公元1855年,利津入渤海。第十次,公元1938年,淮河入海。不管是人为还是天灾,黄河的每一次改道给我们带来的都有利和弊。这都是题外话了。人们发现黄河改道都会使得有的在黄河东边的村庄变成了黄河西边。

通过黄河改道村庄的地理位置的变化,以及郭子仪孙子的人生变化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意思了,比喻人的经历,事情的发展往往变化莫测,难以预料。

有时我们也会听到身边的某个人会狠狠扔下这么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的意思让人听起来就是,我现在很失落,很不得志,但是保不齐有一天我也会长大的,会有本领的,会有钱的,到那个时候我和你说不准身份就发生变化了呢。这也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与传递,细细一想能说出这话的人,好像后来也没怎么样,或许也就是那么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