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多杰 小青柑进入我们的饮茶生活,是近几年的事情。 与传统的大红柑相比,青柑饮用起来更加便利。它体积很小,一颗大概仅有8g,红柑较大,一颗大概30g。 关于它的好坏,一直颇受争议,喝与不喝,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这周二,多杰老师就从文献学的角度,理性的为我们分析分析小青柑的好坏。 1.皆为药材 “橘柚味辛,温。主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生南山川谷。” ——《神农本草经》 一开始,先人对于青红柑是没有区分的。不管是青柑还是红柑,两者皆是药材。都称橘皮。 《神农本草经》使中国人知道了它的药用价值。 直到现在,橘皮的好坏,仍是判断青柑或者红柑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2.越陈越好 “橘皮疗气大胜……须陈久者良。” ——梁·陶弘景 很多橘皮也称陈皮。早在南朝时陶弘景就提到了,橘皮越陈越好。 3.产地之别 “惟广东出者为上,余皆次之,多年者更妙”。 ——《日用本草》 一提柑普,总离不开新会。《日用本草》中虽没提到新会,但说到了广东。 实际上今天市面上很多柑普,用的橘皮并非源自广东。更多的是来自安徽、江西、贵州…… 中药讲药材要用道地药材,橘皮的形看起来虽差不多,不同产地效果却差很多。 结论:我国先人,很早就发现了橘皮的药用价值。青柑也好、红柑也罢,都属于橘皮类。 因此,以此制成的大红柑、小青柑也皆具有一定程度的药效。 1.命名原由 由于用药的发展,橘皮出现了黄橘皮(陈皮)、青橘皮(青皮)之别。 “青皮,陈皮一种...... 因其迟收早收,特分老嫩而立名也。” ——陈嘉谟《本草蒙筌》 理论上,青柑与红柑属于一个树种。这有点像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寿眉之间的区别。 根据老嫩程度,有了不同的命名。 2.性最酷烈 “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正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本草经疏》 文献中提到青柑性最酷烈、削坚破滞。它看起来很可爱,实则是中药里的一味猛药。 青柑入药,古已有之。药不能乱吃,需要对症下药。 作为药用的饮用方法,并不像今天商家宣传的那样,一次一颗,单独饮用。 结论:小青柑虽为晚近出现之品种,但我国中医对于青柑的利用却由来已久。 作为一味药材,青皮有着自己独特的药性。要喝小青柑,一定要了解清楚药效后再饮。 青皮与陈皮不能同日而语,小青柑与大红柑绝不能混为一谈。 (大红柑) 很多茶商冒用文献,混淆人们视听。将陈皮与青皮的效果混用。但稍微参考中医药的知识,会发现二者差别实际很大。 青皮具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用于胸胁胀痛,疝气, 乳核,乳痈,食积腹痛等症。 经典名方如:木香顺气散、青皮丸、枳壳青皮饮和大应丸中均有青皮。 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 经典名方如:二陈汤、苏子降气汤、六君子汤、温胆汤、平胃散等均以陈皮为主药。 结论:柑普,属于再加工茶。是先人的智慧,是对今人的馈赠。该不该喝,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总之,不能因喝茶而伤及了身体。 毕竟喝茶应该是一件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事情。 我的学生张楚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方向硕士研究生)对于本文资料的收集做了大量工作,特此声明。 |
|
来自: 老周ljlj9w7mnv > 《吃货档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