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散文】 苏音《年夜饭的轮回》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 苏音

【作者简介】苏音,本名张跃飞,会计师、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汕头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市作协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除夕的年夜饭,是每个家庭过年的一大主题。岁岁过春节,年年除夕年夜饭,可吃出的风味却各有不同。

如今上酒家吃年夜饭的人虽不能说一年比一年多,可也是时尚如潮,酒家餐厅食客盈门,稍有点名气的一席难求。我们家也早在新世纪到来时的2000年左右就接连赶了好几年的时尚,当时老妈和妻都说弄来弄去累得够呛,吃完大家又不满意,也实在做不出好吃的来。于是我提议:那我们也换个吃法,上酒楼吃去。从那年始,一连好几个年夜饭都在外面享受现成。第一年感觉挺新鲜,菜色尚可,服务还到位,价钱也相宜,算是皆大欢喜。第二年就熟仍去那一家,可订席有些迟了,只有大厅还有席位,且在边角上。想再找一家,时间又紧,状况也差不离,何况这家地点适中,只得将就了。岂料吃饭时,大厅中几十台餐桌,人满为患,熙熙攘攘,一片吵杂,说话都得提高嗓门,只得埋头吃菜便是,吃完饭就商议着明年换一家酒楼了。

又一年早早订了包间,可顾客太多,服务也就走样,上菜要不就是接连几个一起来,要不就半天不见影;有的菜应趁热吃,上来却成了冷盘,索然无味。而最后一个菜老不见来,只得退了了事。到了新的一年找了地处海滨的某酒楼订餐,因为以前曾在此吃过几次饭,便熟头熟路点了菜膳,心想节日可能会贵点,不料老板将钱一算,却报了个远超心理承受的数字,不由吓了一跳。老板说:不好意思,节日期间,我们要将成本加算,包间设有最低消费。大厅不用这坎,你尽可按点菜计。 

咬咬牙抱着硬着头皮挨上一刀的心理,就落订了。可吃下来菜式质量数量都和平日差不离,这价钱却足足高了一半,吃了饭花了钱,心情却不那么愉快了。此后几年吃得一年又比一年差,价钱却一个劲地年年向上,涨了好几成,且客多为满,也就偷工减料起来,那些菜色实在不能恭维,与平常比较更要打折不少。吃着吃着,家人便商议道,明年还是在家吃吧,还不耽误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连着数年,团圆饭又早早定下在家里团聚。准备年夜饭是不轻松,几乎是个“系统工程”,采购、洗淘、制作、烹调,可大家分担开来,热热闹闹,自有一份亲情与乐趣。为了餐桌丰盛而又不那么辛苦,再适当叫几个酒家的外卖菜肴,这样一家人亲亲热热围坐在自己的家中,品尝着自己动手做的虽非佳肴,却色味各异的家乡菜,倍感亲切,而酒家的厨师手艺就让人大快朵颐了,边聚餐边收看春节电视节目,尽享天伦之乐。

可风水轮流转,老母年龄一年多过一年,这年夜饭的活几乎由妻子承包,吃着吃着也没了什么新意,不外年年都是那一套,自然就又烦了,而是又打起了上酒家的主意,第一年有点新感觉,为图有不同体验还换着家吃去。可几年一吃,老问题又仍然如故,挨宰头皮硬点也就捱了,可菜肴品质的大打折扣才是症结,且有时订得晚了,还得候第二轮桌,吃完回家春晚差不多都演了近半,实在有点扫兴。若订的酒家稍远,还得一家人奔波麻烦。

如此,今年又早早定了,还是在家吃吧。一家人围桌团圆,自然亲切,舒服随意,有气氛、更有传统,真是其乐融融也。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