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橡树

 风临酒把2 2018-01-31


【类别】布面油画
【规格】32.1×41.5cm
【年代】约1870年
【作者】朱尔斯·杜普雷

【收藏】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八大山人笔下的小鱼,调皮地翻着白眼,似乎在替一些画友问六月,还有完没完了,真的要把“巴比松七星”介绍完吗。六月不白眼相对却微笑着说:“你猜。”还猜啥呀,连没有入列的雅克都推介了一下,怎么着也该朱尔斯·杜普雷出场了。


杜普雷是巴比松画派核心成员,七星之一。有评论者称“如果柯罗代表了自然的抒情,卢梭代表自然的史诗,杜普雷则代表自然的悲剧性与戏剧性。”六月好事,偏偏选了杜普雷的一幅《老橡树》(The Old Oak),来与先前卢梭的《阿普勒蒙的橡树》(Oak Grove, Apremont)对比一番,找出那份代表自然的悲剧性与戏剧性。其实在欣赏卢梭的橡树时,六月也没有好好去体会借由自然反映浓郁的大自然史诗的味道,反而是一份树下好乘凉的当下极乐。如此恰好说明一个画家的性格特征和人格特征赋予其画作的特征,自然一个观者的性格特征和人格特征赋予其赏画的特征。


杜普雷可是花了一些时间在英国学习研究自然的运动,学习如何表现乌云的剧烈运动和树叶被风吹起的动态。他的作品习惯是饱满的用色,常常给人以强烈的厚重感、体积感。比较善于抓着一些特别的瞬间,比如暴风雨来临前昔的天空、翻腾的海面、艳色渐去的落日。对动态的美的捕捉,他有着异于常人的表现。其实正是他于英国学习期间,得益于约翰·康斯太勃尔和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的教诲。故此,成为他作品的特征,更直白地说,就是一种英式风情的格调融入巴比松画派,是不是也可以说是莎翁的精神融入画中。


《老橡树》大胆运用鲜艳明丽的色彩,然而却不是直接用,而是透过一种明暗对比手法来显现,真是有点独有的风格,或许,这就是人们评说的悲剧性。他的画似乎有塞尚的影子,还有梵高的笔触,难道是六月想表达杜普雷绘画的基本功不扎实吗,不是,是想强调他的画作,其中的情感成分较之呈现出的视觉的成分,更能首先让人体会到,或许,这就是人们评说的戏剧性。橡树的老在其葱郁茂密中显现,在其挺拔雄伟中彰显,厚厚的颜料呈现出的最自然的本色,完美地凸现一种豪迈的气质,一种昂然的生机,一种大自然敦厚的内在生命。


关于巴比松画派的介绍,就此暂告一个段落,这些日子让我们领略了19世纪法国最自然的田园般的乡村景色,其实这个田园般用的不算确切,因为就是田园风景,哪里还需要一个“般”字衬托。在我们欣赏画家们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的同时,确实可以感受到他们竭力探索自然的那份鲜活的生命感受,通过他们的作品很好地传递出来,真实的自然风景让观者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甚是欢喜愉悦。无论是“巴比松七星”,或是中国的“扬州八怪”,抑或是“九贤”、“十杰”,其实都是后来者对个中出类拔萃者的美誉和肯定。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体,一个画派,个人的表现和特色,在其经历了岁月长河的洗涤后早已经不那么鲜明,因为不再新鲜,只是我们需要怀有敬意,在那个还不知道后来,更还没有我们现在这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时代,他的光彩是夺目的,并且的确异样分层,可圈可点。“七星”已经仙逝,巴比松小镇还在,枫丹白露森林还在,你和我还在,即或当你和我也追随七星”而去,巴比松小镇还在,枫丹白露森林还在


【代表作品】


利穆赞牧区 1835年


涉水的牛 1836年


枫丹白露的橡树 1840年


晴朗的天 1840年


乡村景观 1844年


秋景 1850年


风车 1859年


波涛汹涌的大海 1870年


暴风雨前的平静 1870年


沙丘 1883年


亨讷普水磨坊 1884年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