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浅说:自然之美

 爱雅阁 2018-01-31

自然之美

陈鼓应

庄子实为一位自然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念乃放眼于广大的自然界,不似儒家仅局限于人事界。

西方亦有很多自然哲学家,然而基本的精神和观点,则和庄子有很大的不同。希腊人往往把自然界看成无意义的物质世界;中世纪更视之为实现人性虚荣欲望的活动场所,因而把它当作罪恶之域;及于近代,则把自然界看为一数理秩序、物理秩序的中立世界,并排除一切真善美的价值,以视之为非价值的领域。

西方的自然哲学,以客观世界为对象,人类处于卑微的地位。尤其是早期希腊哲学思想,均不出自然的范围,那些哲学家所注意的是外在的世界,并持科学的态度加以剖析了解。至于人类,则仅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对人类生命的活动及价值,便忽略不谈。庄子的自然哲学则不然,他以人类为本位,并将生命价值灌注于外在自然,同时,复将外在自然点化而为艺术的世界。由是,在庄子的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似西方常处于对立的“分割”状态,而是融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

许多西洋哲学家,将自然视为价值中立的世界,更有不少人将自然视为负价值的领域,遂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冲突与斗争中。罗素谈到人类的“三种冲突”时说:“人的天性总是要和什么东西冲突的”,并视人的斗争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人和自然的冲突”,而斗争胜利便是生存的要件,胜利者往往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他们将自然视为一种束缚,为了解除束缚,于是致力去认识它,克服它。西方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能够如此发达,大抵可说是这一态度所促成的。

综合来看,西方以往的形而上学家,对于自然均表现出一种超越的观念。他们常在自然之外,幻想另一超自然以为对立。到了近代,哲学家才借助于科学知识,就自然本身作出剖析,这是属于纯理论系统的建构,而他们和自然接触后的态度,却迥异于庄子。在庄子心目中,广大的自然乃是各种活泼生命的流行境域,自然本身,含藏着至美的价值。所以庄子不凭空构造一个虚空的超自然,也不将现有的自然视为沉滞的机械秩序。

庄子认为自然是生我、养我、息我的场所,我们的衣食取之于自然,游乐凭借着自然,阳光空气、春风秋月,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无尽藏”宝物。这样的自然实为滋生万物而具慈祥性的 mother nature。所以在庄子心中,人和自然之间根本没有冲突,相反,彼此间表现着和谐的气氛。庄子《齐物论》上的“三籁”:天籁与地籁相应,地籁与人籁相应——自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以至于人身也是一个大和谐。

庄子的自然观,影响后人很大,这种思想也可说代表了中国人心境上一个显著的特征。后世“游于万化”的艺术精神和“返回自然”的文学呼声,都是在庄子哲学中寻得启示。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亦道出了庄子的心声,同时也表明了人事无异于罗网,唯有自然乃最为赏心悦目的去处。

“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大自然对于庄子心境的熏染,无疑是很深刻的,再加上他那独特的审美意识,所以在他看来,大自然就是一个美妙的境地,我们根本无须在世外另找桃源。他深爱这个自然世界,因而对它采取同情与观赏的态度。

自然是美的。在庄子眼中,自然之美含藏着内在生命及其活泼之生机,它孕育万物,欣欣向荣,表现着无限的生意。无怪乎庄子赞叹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

自然之美表现于无言,庄子乃由大自然的默察中而引申其无言之美。


人类,从自然中来,本是自然之子。然而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实是人类欲求的不断膨胀,人类与自然也越来越剥离,越来越对立。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科学知识日益精密深化,人类对自我存在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领会、对生活目的的理解也越来越贫乏。如此,人类会不会终有被驱赶放逐一天?在这个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迷失自我的今天,我,作为人类中的一分子,该思考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

在这里,我愿意把我喜欢的有关自然的两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和《地球,神奇的一天》分享给大家。

《迁徙的鸟》是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联合拍摄的纪录片,由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联合执导。

该片围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了候鸟如何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生存

候鸟迁移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猎食,如此困窘,候鸟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对。这正是戏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大天鹅要飞越1200公里的长途旅程,它那份对生命的坚持,对子女的照顾,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鹤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要面对酷热天气的考验,也要抵御大风沙的摧残,全都默默承受,挺着胸与大自然作战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鹅在冰天雪地下仍要与海鸦对抗到底,保护企鹅BB 的安全,尽管当中满是失败气馁,但仍坚强支撑下去,面对亲情,自身的安危也显得微不足道。

《迁徙的鸟》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这部动用了17个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  。在拍摄初期,摄制组历尽千辛万苦,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追随候鸟辗转迁徙,并设法亲近它们,了解它们的习性,消除候鸟对人类的戒备。在当候鸟们渐渐熟悉了有摄制组陪伴的日子后,面对镜头的它们不再害怕,影片才得以顺利拍摄。

摄制组要观测鸟的飞行习性,对每一种鸟使用不同的拍摄技巧。摄像师要在完全真实的世界里提高警觉,让鸟儿紧跟摄像机,摄像师说他们没法把小飞机驾驶得和鸟一样随意,飞机会遇上很多麻烦。要保持拍摄连贯性,要保证拍摄的影像能够感动观众。另外拍摄角度、景别时常变化,有时候侧拍,有时候俯拍,有时候仰拍,景别远到一个井然有序的飞行队伍,近到一只鸟徐徐生风的羽毛。在这样的视角中观众能够逐渐认同和鸟的亲密的关系,感受到它们的双翼的力量。


《地球:神奇的一天》是由中国、英国联合制作,BBC地球影业出品的自然纪录电影。该片用一天中太阳的轨迹作为串联整个故事的主线,讲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在日月的交替、随着太阳的起落中出生、成长的故事  。

《地球:神奇的一天》,在昼夜交替中完美呈现了地球上生机勃勃的一天——朝阳升起,蜂鸟开始活动,海鬣蜥睁开睡眼,薮猫吐出舌头,熊猫从梦中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卖萌,随着太阳升高,树懒以超出想象的优雅划过水面,体型庞大的独角鲸跃出水面,在冰川间列队迁徙,白头叶猴一家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夜幕降临,蜉蝣一闪而过,猫头鹰精神抖擞,对于它来说,这一天才刚刚开始。地球如此神奇,天空有飞鸟掠过,大地上,角马成群迁徙,长颈鹿用头颈搏击,动物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

《地球:神奇的一天》,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唤醒,区别于宏大的叙事体系,影片用一天中太阳的轨迹作为串联整个故事的主线,以交叉剪辑的方式讲述那些我们或熟悉或难得一见的生灵随着太阳的起落出生、成长。完全去人化的纪录形式完整呈现了大自然弱肉强食的残酷法则,也将动物们憨态可掬的可爱一面完整保留,这种祥和与厮杀的反差带来的强烈冲击在影片中不断上演。阐释了地球和生命,人类与自然以及动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展现出地球的巨大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