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胎换骨集】46.命中注定

 黄川玮 2018-02-01

颜回: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主张知命。


墨子提出非命,反对听任命运。


孟子主张「立命」,强调努力尽人的本分。


庄子主张「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造命」,认为认知并遵循事物的必然性,人就可以主宰命。


什么是命?根据辞海的解释是:人对之以无可奈何的某种必然性。


在经销商大会里,我向申齐所有的经销商下达了「攻击发起令」,演讲中提到,下达攻击令非得条件俱足不可,否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下攻击令的人,首先得审视自己具攻击能力否?其次是进攻的时机到了吗?最后还要看战略、战术高明不高明。


几位经销商打电话给我,谈到他们亦打算对自己下达攻击令,但对于能否一战而竟全功却全无把握。他们共同的现象是,对申齐系统所教导的技术与申齐所提出的战术、战略均了然于胸。但对于何时是自己成功的时机,怀有极大的疑惑。说得透彻一点,申齐事业虽好,但不晓得自己有否在此成功的命。记得去年的「圆山会议」里,我曾谈过一个题目「你可以改造命运」,对命运做过详细的分析。但如今看来,经销商伙伴们似乎仍旧尚未对它彻底掌握。我想,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将它拿到台面上来研究。这个问题实在困扰我们太久了。


看了前述古来的思想家对命的看法,确实各有其「立命」之处。古今中外,谈到命,最让人心惶惶的,恐怕不是它的意义,而是它到底存不存在。说它存在,似乎缺乏科学依据;说它不存在,似乎如影随形地伴随我们一生。若是无,谈它就等于在画空中楼阁,甚至是妖言惑众。若是有,它是什么样子?要如何去认知,用何种态度去面对它?


如果各位问我,我会肯定地回答:「有命,因为,因该果海,果澈因源,因果成立,所以有命。」有人否定命的存在,但我认为,否定一个问题,是你看待它的方法,而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因为它不会因为你否定它,它就不存在。否定命的人,是因为「果」不一定顺理成章随着「因」出现。事实是,瞬息万变的心念,左右了果成熟的顺序,并非因与果产生了对立。其实,因果是必然的无可改变,只是瞬息万变的心,产生了新的因;同时,先前的别的因所成就的果熟了,此时,两者和在一起,让我们以为原先的因果关系发生了变化。其实,是我们自己糊涂,无法有条理地理出眼前的状况包含了那些正在发生的因,与那些早先已发生的因所结的果。


数学家维根斯坦(writtenstein B,罗素的得意门生)有一段话,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什么是命。为困在瓶中的苍蝇指个出路——苍蝇出来之后是在哪里?显而易见,正是在它进去的地方。哲学的目的何在?哲学的工作就是要让事物保持本来的样子,让我们认清现象的本体。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改变命运,而我们也勇气十足地对命运碰撞了大半辈子。好像不如此,就没有希望,就不算在过日子,就不算是有生命。殊不知,这样子的过程,根本就在原来所谓的「命」的蓝图当中。有人告诉我:「个性造成命运。」现在我要说:「命运是因,个性是果。」有这样的命,才有这样的个性。

亲爱的经销商,您现在应已完全明了,当您填写申请书加入成为申齐经销商时,您所做的决定正是命中注定的。如今您随着申齐的攻击发起令之后,也对自己下达攻击令。吴齐南成功,申齐成功,您当然也必定成功,我们对此无可奈何,因,这一切都是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