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新的《中国象棋竞赛规则》

 夕阳红10 2018-02-02

2017年5月12日 15:53 

中国象棋

第一章  中国象棋竞赛组织

无论是国际、国家、部分省级、省级 、地区、县市级举办的《中国象棋竞赛》,均应该成立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下设相应的竞赛组织机构和生活组织机构。筹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资助单位组成。

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应根据各种比赛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竞赛组织机构,从事比赛的筹备工作。建立相应的生活机构,从事比赛接待工作。负责参加人员食、宿、观光旅游、联谊会议等后勤保障工作。

第二章  中国象棋指规

中国象棋指规是指中国象棋的最基本的规定。有了它就可以玩棋了。指规里例有了明令的不再设棋例棋规。所有棋例棋规都应该在指规的范围内磋商。

第一节棋盘和棋子

中国象棋盘由九道竖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子就摆在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斜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九道竖线,以棋手为准从右到左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来命名。十道横线以棋手为准从近到远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10来命名。为不出现两位数码把己方10线的1略去简标0线。棋手以自己的竖线和横线标称自己的90个交叉点。如下图   这些阿拉伯数字是为记录着法而设置的。

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共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方棋子:一个,車、馬、砲、相、仕各两个,五个。

黑方棋子:將一个,車、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下图。棋图规定:红方棋子在下,黑方棋子在上。为了兼顾亚洲各国和港澳台棋手。棋子名称用繁写字体。如下图 

比赛用的标准棋盘棋子与摆放

根据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把楚河汉界改为河界。

第二节  走棋和吃子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为‘运子’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为‘吃子’无论‘吃子’还是‘运子’都算走了一着棋。双方各走一着棋,称为一个“回合”。

吃子方法1:用拇指和中指提起己方某子放在被吃子上,用食指按住,拇指和中指下滑,撤出被吃子。

吃子方法2:提起对方某子离开棋盘,然后提起己方某子落在提起对方某子的那个位置上。

运子方法1:提起己方某子落在去的那个位置上。

运子方法2:推动己方某子到达去的位置上。必须以不碰撞其它子为前题,手离为落子。

各种棋子的走法如下:

 每一着只许沿“九宫” 竖、横走一格,不能走出“九宫”。将和帅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轮走棋的一方,走棋后形成帅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则轮走棋的一方为‘负’。

 每一着只许沿“九宫”斜线走一格,可进可退。

 每一着斜走两格,可进可退,即俗称“相象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时,俗称“塞(相)象眼”,则不许走过去。相象不能越过‘河界’只能在己方7个点上活动。

 在没有过“河界”前,每着只许向前直走一格;过“河界”后,每着可向前直走或横走一格,但不能后退。

 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格数。但不能越子。

 每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即俗称“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俗称“蹩马腿”,则不许走过去。

 走法同车一样。不能越子。在吃子的时候,中间必须隔一子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隔子无论是哪一方的都可以)。

双方都不可以吃食自己方的棋子,出现作‘负’。

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吃子也算走了一着棋。除將外其他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或主动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须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从棋盘上拿走。‘运子’时以不触碰盘上其它子为前题可以提行,也可以推行。(残疾人例外)以不触碰盘上其它子为前题。触碰了盘上其它子使之位移动较大需要摆正则违例一次。

第三节  將死和困毙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將,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可以告知。也可以不告知(运动员在比赛中基本没有说话的权利告知也是活跃气氛的一种形式但声音不可过大)被‘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棋局完毕,被‘将死’方为‘负’。

轮到走棋的一方,无子可走,就算被‘困毙’。 被‘困毙’方为‘负’。

第四节  推棋认‘负’

轮到走棋的一方,认为自己没有再走棋的必要,可以推棋认‘负’。一旦推棋不可复原续下。

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规”。应推棋认‘负’ 

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走满规定的着数。应推棋认‘负’ 

走棋后形成帅将直接对面。应推棋认‘负’ 

超过了比赛规定的迟到判负时限应认‘负’ 

走棋后形成自己的將被 ‘将’局面应推棋认‘负’ 

走棋时吃食自己的棋子,应推棋认‘负’ 

超过了比赛规定的迟到判负时限应认‘负’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六次的规定,单方运动员要求“裁定”被判‘负’。应认‘负’

第五节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提议作和、应和、议和、自然和

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机会均等,(只有三次)先提出者如被对方拒绝(口头不同意,或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均为拒绝),不得再度提出。经数着后,拒绝方可以再度提议作和先提出者均可拒绝。第三次双方都可以提和只要是一方提和,另一方已宣告同意,双方都不许反悔。此外只能在提和后,方可按动对方的计时钟。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为应和,对方一旦‘应和’棋局结束。不得反悔。

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根据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六次规定,符合裁决前运动员“议和”的有关规定。

在双方都是无杀方的情况下都有在轮到自己走棋时提和的权利,

在有杀对无杀的情况下无杀方无权提和。

 

 

新的《中国象棋竞赛规则》

第一章

1、比赛组织

指定或邀请一名或多名裁判人员。如有几名裁判员时,直指定其中裁判等级较高的一人为裁判长。制订有关的章程和补充规定,处理比赛期间和比赛结束后的一切问题。重大比赛应设立仲裁委员会。竞赛组织机构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条件,聘请裁判人员。业余成年人全国比赛,裁判长应由国家级裁判员担任。一般裁判人员的裁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青少年全国比赛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比赛,裁判长不得低于一级裁判员。一般裁判人员的裁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国家体委批准举办的“等级称号赛”、“等级分赛”,对裁判的等级要求.应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其他各级比赛对裁判人员裁判等级的要求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研究确定。大型比赛十名裁判足以。

2、赛场环境

进入赛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保持赛场安静和维护良好的比赛秩序.

赛场禁止吸烟,禁止一切有碍公共场所文明卫生的行为。

确定赛场,应充分考虑竞赛规模、交通条件、通风、保暖、遮阳、照明、无噪声干扰等因素。

3、比赛的制式;一般情况使用单桌三人(二运动员一书记员)裁判巡回制。(有直播和挂大盘的例外)4

第二章 比赛规则

第一节

1.正式比赛用的标准棋盘,应每格都为正方形,每方格长宽均应为3.24.6cm。每个平面圆形棋子直径应为2.73.2cm,大小与棋盘合适配套。棋盘和棋子底色,均应为白色或浅色。棋盘上直线和横线应为红色或深色,四周应有适当空白面积。棋子面色分为红黑两组,字体和圆框应当醒目。上图

2.参赛人员的组成   报名  邀请  邀请报名  推荐报名等形式的来源。报请组委会。

第二节  运动员()退出比赛

运动员()不得无故退出比赛。确实无法出场,须向竞赛组织机构申明正当理由。并取得同意才行。

 1、在循环制比赛已举行抽签,而比赛尚未开始时,如有运动员()退出。为了缩短整个比赛日程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重新抽签。

 2、在循环赛已进行过若干轮后.如有运动最()退出(对于在整个比赛中间弃权者也同样处理)。则分别两种情况来处理:(1)凡已赛对手数不到应赛对手数的一半,则所有已赛结果一概注销。(2凡已赛对手数已有应赛对手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则已赛结果均有效,剩下未赛的对局全部作为弃权,算剩下的各个对手得胜。如他下过的棋有的还未终局.除非当时裁判组另有安排。一般均当作他已弃权,按负局计算。

3、在积分编排制比赛中,如有运动员()不论是否赛满一半,凡已赛结果均有效,未赛对局均作负。因一方缺席而判的胜负,在比赛成绩表上说明。

第三节 迟到规定

1、比赛开始,如有一方迟到,则从轮他走棋时开动他的棋钟.超过规定时限,即判负。如果在规定时限之前赶到(以到达比赛座位为准),则必须在所剩时间内走满规定的着数。

2、如双方迟到,则扣除双方迟到时间.一方超过规定时限即判负.若双方均超过规定时限即判双方弃。

3、因一方缺席而判的胜负,在比赛成绩表上说明。

第四节 先后走的确定

 正式比赛时,每局棋均由红棋方先走。

1.一局制比赛,进行“猜先”。如下和互换位置由红棋方先走胜者出现。或用附加快棋赛。

2.循环制个人比赛根据《循环赛对局秩序表》(见附录)来确定,表上每轮号码列前者执红棋。

3.循环制团体比赛,凡在《循环赛对局秩序表》上每轮号码列有的队.其单数台运动员均执红棋先走。

4.多局制比赛,由红棋方先走一局完了,二局输棋方执红先行或换棋轮流先走,依次类推。直至分出或结束。(三局两胜;五局三胜)

5.积分编排制比赛,按照附录二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先后走.团体比赛"先走"的队,其单数台执红棋先走,双数台则执黑棋后走.

6.淘汰制比赛,进行"猜先".团体赛的先后走,办法与2,3两款相同.

7.两局制比赛,不论个人赛还是团体赛,第一局猜先,第二局互换。

第三章职责

裁判长的具体职责是:

1、熟悉比赛的具体情况,根据竞赛组织机构的要求,拟订必要的补充细则。

2、合理组织裁判队伍,以身作则,认真贯彻执行 “裁判员守则” 

3、赛前组织好裁判人员的业务学习和裁判实习。比赛期间安排好准备会、不断提高裁判工作质量。

4、开好裁判员、书记员、教练员联席会议.注意加强与各队的联系,阐明规则精神统一认识。

5、会同竞赛组,主持抽签和编排工作,与竞赛组织机构密切配合,做好比赛结束的善后工作。

6、作好裁判工作总结、裁判人员鉴定、对局记录整理、棋手等级分计算、公布比赛结果;器材交接等。

7、对违犯纪律的运动员针对具体情节决定给予适当的处分;裁判长有权作出“取消当场比赛资格”的处分决定;而“除名”的纪律处分,须经裁判组慎重研究后,由裁判长具文报请竞赛组织机构进行审核。获得批准方可执行。无论给予哪种纪律处分,都应及时向竞赛组织机构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

书记员的具体职责是:

1、验明运动员姓名及等级;负责启动;关闭计时钟;

2、负责监局,检查落实执行任务所必须保证的特质准备工作。

3、负责资料整理、封棋、续赛任务、维持好赛场的秩序。

4、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执行竞赛规则.“及竞赛组织机构制订的比赛规程和补充规定;提醒并记录运动员的违规行为。

5、认真清晰的填写行棋记录,比赛结束邀请运动员签字确认。

6、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由书记员提示巡回裁判员核对后判定。

7、当局面出现六次‘循环’时,停钟提示运动员已经进入“译和”阶段。

8、对违犯纪律的运动员.有权给予或向上级领导建议给予适当的处分。

9、接受竞赛组织机构的考评。

巡回裁判员具体职责是

1、细致地检查比赛场地、器材及其它必需用品,并同书记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巡回裁判员有权对犯纪律的运动员给予”警告”处分。

3、负责器材保管、棋钟维修,棋子、棋盘人盒子等服务工作。

4、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裁决比赛中出现的在连续60个回合中(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问题。

5、对局中出现双方着法循环不变反复六次。的重复局面。称为“待判局面”。出现“待判局面”书记员停钟提示运动员以进入“译和”阶段。无论双方或单方不同意可举“请裁牌”要求裁决。使用就近三个裁判员判‘负’制度。三个巡回裁判员按无条例裁定:各自找出循环根源,重者判负,写于手心。同时展出,启用多数(3021)使运动员心服口服。

第四章 运动员注意事项及纪律处分

一、运动员注意事项

(1)比赛时,服装整洁,仪表大方,不得出现有碍观瞻或失态的举动。

(2)禁止一切妨碍比赛正常进行和顺序结束的言行。例如在棋盘上用手指划敲打棋桌,敲弄棋子。

(3)对局时,禁止参考有关资料.禁止另用棋具或借助纸笔等物对局势作分析研究。禁止用手机与外联络。

(4)禁止重力拍打棋钟、离座观棋、嘻笑喧哗、吵架罢赛。

(5)在对方走棋时间内不得摸触或摆正棋子,不得无故提出问题。或有其他构成干扰对方注意力的行为。

(6)对局进行中如有问题.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对方犯规时例外)

(7)了解全部条款、比赛程序和章程以及其它临时补充规定。出现问题不得以“不了解”作为推诿的借口。

(8)不得有不尊重对方的言行。

(9) 在有杀对无杀的情况下无杀方无权提和。无杀方提和。

(10) 根据象棋子就摆在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所以落子要到位,不到位则属于违例。

(11) 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12) 对局终了后不得拒不签字。

(13) 提议作和经对方拒绝后,连续提出。

(14)  双方运动员都有责任避免“待判局面”的出现。出现“待判局面”一经裁判员作出最后裁决,必须服从。

(15)发生纠纷时,避免双方直接对话。服从书记员及裁判员的决定。一经裁判员作出最后裁决,必须服从。运动员违反上述规定时,立即认负。不与纪律处分。

 纪律处分有三种,从轻到重依次是:警告、取消当场比赛资格、除名。

 凡判处"犯规",书记员应当当场明确宣布并及时记录。

第五章 比赛的种类;比赛的形式;比赛的制式;比赛的性式;

比赛的种类;

1、个人比赛     是计算运动员个人成绩的比赛。

2、等级称号赛   是运动员个人成绩的比赛。

3、等级分赛     是等级称号赛的初赛

4、团体比赛     是计算运动队团体成绩的比赛。各队由人数相同的若干名队员组成。

5、快棋赛      是象棋另一种比赛形式

6、附加快棋赛  是淘汰赛的附加形式

7、擂台对抗赛  守擂方可是个人,也可是团体。攻擂方以个人形式出现。人数不限。

8、邀请赛

9、夺杯赛

10、开场赛——多种奖项的排局赛。由比赛组织平委会决定,没有赛场,没有对局,书面形式有规定科目,意在参与。

比赛的形式;

1、淘汰赛 两运动员必须分出胜负,负者被淘汰 胜者出现。

2、循环赛 两运动员无须分出胜负,按成绩排队高者依次出现。

3、混合赛 整个比赛分阶段,某阶段用淘汰,某阶段用循环。

   分别使用   一局制    二局制   多局制

比赛的性式;男      成人    少年  职业  业余等 

第六章  记录棋子运行的步着称“着法”。

记录是保存棋局的唯一方法,是胜、负、和依据,是交流平台,是学习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料。

一字三数记录法

棋子从一个兵站走到另一个兵站的动态,称行步或着法,自古书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字三码记录法是总结了宋谱、明谱、清谱、近代谱、现用谱、速记谱、字谱、国际象棋记录法的基础上推出的新式记录法。是90字谱的翻新。即保留了现用的记录法的优点又容纳了字谱的效果,拓展了同一平面双坐标系的使用。一字三数码记录法可直接面向国际使用,无须翻译和后期整理,完全的线对点行动,为中国象棋走向国际拓展了道路。

  一字三数记录法:举例   ①马325  ②将451 ③车220 ④仕541 =========

字;动子名称,(中国象棋的标帜)第一数;动子原在直列,第二数;动子去的直列,第三数;动子去的的横行。

 325 读作: 325 定义解释  3列上的马去25交叉点 

 451 读作:将451 定义解释   4列上的将到51交叉点

 220 读作: 220 定义解释   2列上的车到20交叉点

 541 读作: 541 定义解释   5列上的仕到41交叉点   

  依次类推。红行用红字用红位标。黑行用黑字用黑位标。全部使用阿拉伯数码。

(车马炮象士相仕)双子同列且都可以到达落子点时,略去第一数,用进、退区分。总之前两字或数表明动的子。后两位数值表明动子去的点。车炮的进、退无需数格了写横标码就是了。当卒兵同列若干时完全甩掉了前中后。(如在545659的位置上各有一兵)兵550前兵进底、兵555后兵进一、兵557中兵进一兵549前兵平四、兵566中兵平六、兵546中兵平四、兵569前兵平六、卒同兵以落子点确定前中后。这样一来,统一固定了行步解释和定性,读写同一,减去了原棋谱中的前、中、后、平,解决了斜线兵种和直线兵种进、退差异。(如车三进五与马三进五,同字不同的意思)。棋谱是记录棋子动态的一种书面表示,由若干棋步组成。棋步是某棋子从一个兵站到另一个兵站的动态表示。规定运动员在比赛时必须及时作好记录。记录规定:运动员在比赛时可以使用简写记录,炮二平五写作炮25,马87写作马87上画横线,马8退7写作马87。既然棋谱是由简写记录导出来的,那为何不把棋谱和简写记录达成同一呢?无需后期整理。棋谱一般用四字表示动态,这是‘约定俗成’。遵守这个‘约定俗成’把象棋的阐述式(炮二平五马87)变成数化式炮253873即符合用四个字体现中国特色。又解决了运动员速记问题。炮253解释为红方二列上的炮去53点,马873解释为黑方8列上的马去73点(前列后横)类推。实际上就是速记法去掉上下横线,填写一个横线标码,认横标码不认格车炮的进退无需数格了。把阐述式变为格式化的位移式,多么清析(棋书)节约大量纸张,棋软免去大量预算。更主要的是节约了运动员的记录时间和提高了记录质量和速度。同时对学习象棋的人识谱时无需数来数去也是节约。简易棋软无需编计算程序了且达到清析表达。达到了世界通用无需翻译。一字三码记录法是中国象棋走向世界的又一基础改革举措,又区别于国际象棋步伐记录。为中国象棋这一高智商运动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一字四数记录法

  棋子从一个兵站到另一个兵站的动态,称行步或着法,自古书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字四码记录法是总结了宋谱、明谱、清谱、近代谱、现用谱、速记谱、字谱、国际象棋记录法的基础上推出的新式记录法。是90字谱的翻新。即保留了现用的记录法的优点又容纳了字谱的效果,拓展了同一平面双坐标系的使用。一字四数码记录法可直接面向国际使用,无须翻译和后期整理,完全的点对点行动,为中国象棋走向国际拓展了道路。

      ①马3325 ②将4151 ③车2120 ④仕5241

前面第一字;是动子名称也是中国象棋的标帜。第一数;是动子原在直线列。第二数;是动子原在横线行。第三数;动子去的直线列。第四数;动子去的横线行。

 3325 读作: 3325 定义解释  33点上的马去25交叉点

 4151 读作:将4151 定义解释  41点上的将到51交叉点

 2120 读作: 2120 定义解释  21点上的车到20交叉点

 5241 读作: 5241 定义解释  52点上的仕到41交叉点。

依次类推。红行用红字用红位标。黑行用黑字用黑位标。全部使用阿拉伯数码。由于是完全的点对点行动,不产生同列相同子动哪个的问题。需要注解的步用下划线标明,即不占页面又准确无误。排列相当整齐。尤其是动态棋局显示,无需后台计算。运动员记录完全取消了前中后平进退。车炮的进退无需数格。无需翻译和后期整理。节约大量纸张。而且还可以在四个数字中用‘-’和‘x’分别出是‘运子’还是‘吃子’。‘-’是‘运子’ x’是‘吃子’。每一步都是7个节。

记录时可以使用一字三码记录法。也可以使用一字四码记录法

第七章比赛通则 

第一节 棋手使用计时器的比赛条例

正式比赛.采用具有两个钟面的专用计时钟,分别累计双方的走棋时间。接动力区分.棋赛计时钟有两类。机械钟的钟面上,有的带有倒旅装置或其它有效的过时标志.以增强判断“超时”的准确性。电子钟则用数字显示准确的时间。

每方走棋所用的时间.采用时间分计制度来加以限制,即规定每方在一定时限内必须走满若干着数。

一、世界性比赛  前一个小时不受步数限制。以后十分钟内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等级赛,名次赛可以选用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时限,每方在90分钟内必须走满40着。以后每15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第一时限,开始每方在个半小时内,必颁意满40着。第二时限,在半小时内走满20着。从第三时限起.以后都应在十五分钟内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擂台赛的限时规定应有所放松,采用世界性比赛时限,前一个小时不受步数限制。以后十分钟内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根据比赛性质与规模,并有利于比赛不致出现封局,可选用以下几种计时方案。

第一时限,每方在60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以后每10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每方时间包干使用,不计着数,先超时者判负。

快棋赛和附加快棋赛   

第一时限,每方在10分钟内必须走满40着。以后每5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直至对局结束。

每方每5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直至对局结束。

基层单位或一般群众性比赛.也可以不计时间

计时进入己方计时器后,方可动棋子。

落子后即可按动计时器,未按动计时器,蒜自己用时。

按动计时器的手必须是动子的手。按动计时器用力不得过猛。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必须在补充规定中明确说明。

1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走满规定着数者,"超时"论作负。如使用有过时标志(小旗)的棋钟以标志落下作为衡量"超时"的依据.如使用没有过进标志的棋钟,以分针是否越过最后一分钟半格.秒针是否越过0位为依据.如同时越过,"超时";如只有一针越过,另一针未曾越过,不作"超时"

2在对局过程中,如发现棋钟出现故障,应立即提出,由裁判更换.若钟面误差较大,裁判应向双方明确表示如何进行调整,取得一致后再予更换。如因棋钟故障而出现提前倒旗,由裁判根据比赛补充规定裁定。

3、一方虽走出规定时限内的最后一着棋,但没来得及按钟。以至超过时限,此除非已经出现将死.困毙.对方认输.对方同意提和等有效胜.和结果,其他情况均应按"超时"判负。.

4、提议作和必须在自己走棋后提出,而且只能在提和后方可按钟.提和必须轮流进行,任何一方不得连续提和.提和方不得撤回提议.对方口头不同意,或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则为拒绝和棋.

第二节 比赛办法

11.1淘汰制

参加比赛的人()数较多,时间较紧,可酌情采用单淘汰制.双淘汰制或其他淘汰方式,并适当安排预选赛,附加赛。

1.2大循环制

在人()数不多而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可采用这一制度(见附录二).通常采用一局制,()数较少时也可采用两局制.

1.3分组循环制

在人()数较多,不便采用大循环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棋手()的等级分或比赛成绩排定"种子",分成若干组循环初赛,从各组选出一定人()数进行决赛.

1.4积分编排制

在人()数较多,赛程较短,"种子"又不易安排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积分编排制。

国内竞赛经常采用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见附录二。

2条团体赛比赛种类

2.1分台定人制

比赛按台次顺序分台定人进行.各参加单位报名时,必须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排定本队棋手的台次.应列前.无等级分者排在有等级分棋手的后面.

全国性比赛,以最近一次公布的棋手等级分作为衡量棋手技术水平高低的依据.等级分高者,台次应列前.无等级分者排在有等级分棋手的后面.

2.2分台换人制

准许各参加单位增报一定名额的替补队员,台次的排列原则同12.1.各轮比赛出卖者可以有所不同,但台次顺序不能前后颠倒.例如:比赛分四台进行,另有两名替补队员,则出场顺序可以是1-2-3-4,也可以是1-2-3-5,直至3-4-5-6共十五种顺序,每场比赛各队可以从中自选一种.

2.3临时定台制各队在每一场比赛开始前,临时排定本队队员的出卖台次,与对方队相应台次的棋手对弈.

2.4全队轮赛制适用于队与队之间的对抗赛,一方所有队员与另一方所有队员逐一对弈。.

2.5 队员总分制  比赛不分台次,按照各队棋手参加个人赛成绩之和来计算团体赛成绩。

3条名次确定

3.1在一局循环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排列名次,积分多者列前.如积分相等,则按以下顺序区分:小分.胜局.直胜.犯规.无法区分,则名次并列.

3.2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个人比赛中,同样根据个人积分多少排列名次.如积分相等,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对手分,胜局.犯规.无法区分,则名次并列.

3.3在一局循环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同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局.直胜.全队犯规.无法区分,则名次并列.

3.4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同样根据各队所得的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同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团体对手分.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犯规.无法区分,则名次并列.

3.5在队员总分制(无论循环制或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根据各队棋手个人名次总和多少排列名次,

并列.少者列前.如相等,则按以下顺序区分:最高个人名次.次高个人名次.全队犯规.无法区分,则名次并列.

3.6冠军或不宜并列的名次,应安排加赛或在赛前补充细则中作出明确规定.

4 纠正错误与取消全局

落子无悔 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棋子已经停落在棋盘上的某一交叉点上.只要是符合行棋规定,就不得另移到别的交叉点上去。

如果明显地属于无意中失手把棋子掉落在棋盘上,书记员给于提醒,而不作落子处理。每局同一运动员不可有两次,如出现两次运动员立刻认负不入记录。

5条成绩计算 

  记分方法每局棋的结果:胜者记2分; 负者记0分; 和局各记I分。

使用循环制的情况下,均采用局分累计计算成绩和排列名次(多局制必须下满),团体以团体累计个人以个人累计。这方法简单明了。运动员必须下好每一局棋。赛中得不出成绩和名次。运动员下的每一局棋,都要付出劳动,这是劳动的总成绩。运动员的过去成绩已是历史,不能成为下次的依据,须从零开始。

淘汰制依淘汰法则。两运动员必须分出胜负,负者被淘汰,不记局分。可增加附加快棋赛胜者出现。

6条对局终了,

在记录纸上记录比赛结果及双方所用时间.犯规情况,双方棋手和书记当场签字认可,为对局结束。

对局结束,棋手由书记员带路及时退出赛场,到复印打印处领取资料。

第八章说明

本规定充分体现放手运动员,使之全心全意的下好每一盘棋。取消了“禁止着法”之规定,取消了将、杀、捉、打、兑、献、拦、跟、闲、长将、长杀、长捉、一将一杀、一将一捉、一杀一捉等观念。取消了长打对长打、长打对非长打、二打一还打有根子和无根子的说法与规定。在遇见‘循环不变时’先征求运动员意见,再使用三个裁判员判‘负’制度。使运动员心服口服。

请裁制度:裁判员在一般情况下,不去判定运动员的‘胜’ ‘负’‘和’。

1.双方运动员在走出60回合没吃对方子时请裁确定‘和’。

2.在双方运动员在双方出现循环不变五个循环节以上时都有行使请裁制度的权利。举‘请裁’牌。裁判在判决前最后征求双方意见。(因为是单方举的‘请裁’牌)双方运动员还可以‘议和’。议和成立则‘和’。

3.议‘和’不成立则裁判员判定负方。判定原则在裁判员细则中。造成循环局面各占百分之49。主要方多百分之哪方多占百分之2哪方‘负’。 新的规定:运子后,下一着不致被将死。则应化解循环局面。

判‘负’原则:造成棋局出现‘循环不变’主责方为‘负’。举一简例:



裁判员应由书记员中选拔,进行考核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