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清山“神秘人物”大明皇朝的朱允炆

 zzm1008图书馆 2018-02-04

王德顺,昄大乡泸囗村人,三清山王氏后裔,对三清山历史颇有研究。近日,他就建文帝与三清山之间的秘闻进行解读。

明朝建文帝隐居三清山,而且终老在三清山,近年来已被很多专家学者乃至媒体报道所关注。

其实我还年少时族中长辈也常常说起,开发三清山除我王氏先祖历经数十年不懈努力,外还得到一位隐居在三清山的“神秘人物”鼎立相助,才促成这千秋大业。到底是哪位“神秘人物”?宗谱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抱着好奇心,我查阅了相关史料,细读了家谱,于是有一个大胆的推测,相传的“神秘人物”就是大明皇朝的朱允炆--建文帝。

登上三清山北的三清福地。在“三清宫”相距不远处,有座“詹碧云藏竹之所”的大墓。墓中的主人“詹碧云”传说是位“道士”,纵观整座大墓规制与明代皇陵大墓极为相似,只是规模略小些,相反,离“詹碧云藏竹之所”几步之遥的三清山开祖“王祜”兄弟的墓却显得小而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寒碜。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道士”怎么可能功高盖主?那么合理的解释,“詹碧云”绝非“道士”,而是当年从京城逃出,后来隐居在三清山的明代皇帝--建文帝。

如果我们用最简洁的方法进行解读,'建文”二字在三清山当地方言中读作“詹云”,几百年过去至今未改,而“碧”字上半部现合起来为“皇”字。“皇”字为九划,下半部“石”字为五划,则暗示为“九五之尊'之意,五划也可以读作“吾”,则是“吾皇”,试想一下能称得上“九五之尊”的“吾皇',除建文帝还能有谁呢?从这个角度分析,“詹碧云”即“建文帝”是符合逻辑的。

隐踪皇帝秘潜天龙山

据明史记载,洪武帝朱元璋打算死后皇位传给长子朱标。可天不遂人意。朱标还未称帝暴病而亡。皇位只有传给黄孙朱允炆。朱允炆称帝后改年号为“建文”,可好景不长,不到四年反被四叔朱棣夺权篡位。朱允炆慌乱中带了几个从随从星夜从'鬼门”(下水道)出。狼狈地逃到江边遇到神乐寺住持王升,王升门称是先帝爷朱元璋托梦叫他在此守候搭救,并为其准备了银两、衣物,小船,吩咐沿江而逃,朱允炆千恩万谢沿长江悄悄地消失在茫茫黑夜中、若干年后他的身影出现在昄大的天龙山道院,也许是天意,从此注定了他一生沧桑的历程。

那么建文帝怎么会直接逃到天龙山道院?其实是有缘由的;朱元璋还是大将军时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大战结果寡不敌众落败而逃。幸好被渔民救起才躲过一劫。随后又遇追兵,据《德兴县地名志》地名考证文汇传说中记载,朱元璋紧接着沿乐安河逃到德兴的香屯,潭埠的古城岗。湾头以至于后来逃到占才,昄大。这段传说,在这些地方,妇孺皆知,可惜古城岗。湾头。昄大也许疏忽未被记录下来,昄大有个“朱将坞'(也朱浆坞)的山坞就是朱元璋藏踪匿迹的地方。后米朱元璋重整旗鼓夺取天下未忘江西人的救命之恩,尊称江西人为“老俵”。也许王升,建文帝都很清楚这段曾经发生的历史,才导致建文帝毅然逃到昄大天龙山隐居。

天龙山位于昄大乡傅家湾村,名曰“天龙山”其实并不雄伟,普通一山而已。史料称很久前,村里人修了座道院,逐渐有善男信女进山朝拜才有些名气。南宋时村里有位叫傅伯通的人,他是绍兴四年进士,精通天文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位称上国柱,封开国男,是南宗最为杰出的堪舆家,古稀之年告老还乡,某日想为自己寻一处百年之所,信步天龙山,忽然间看见山顶有祥光笼罩,仔细察看果是龙兴之地,他掐指一算惊喜地发现此地日后必有'真龙'藏身。果不其然百年后建文帝隐居于此。

王氏景阳拜建文 妙使建文化碧云

天龙山与三清山遥相呼应,沿着天龙山举目远眺,三清山概貌览无遗,遥想当年,三清山下的汾水村有位王氏族长王景阳与天龙山道长交谊甚深,相互间常有走动。

(天龙山道院)

有一天景阳族长与道长茶叙无意间道长说道观内有一干滁州商贾入住数月有意入道,引起景阳好奇,景阳是个善于交朋结友的人,提出想见见商贾,道长应允。景阳见来人眉目清秀,气宇不凡且举止大方,谈吐文雅,不像经商之人。反觉得有官有风范。从那以后他每次来观必之茶叙,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交往时间长了,建文帝对景阳族长信任有加,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从长久计,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庇护,只怕多有不测。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己身世全盘告诉景阳族长。

其实景阳族长得知他是滁州人氏,想到朱元璋是凤阳人,凤阳毗邻滁州(现属滁州管辖),并且也听到一些朝廷政变的事,心中也早有存疑,一经听建文帝亲口说出,仍然震惊不小,突然间感到自己身上担子重若千斤,如何有效保护他?首先让他隐姓埋名,才会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建文'?景阳族长脑海里闪出了一个词“詹云”。恰好是当地方言“建文'。转而一想又觉欠妥,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碧”字,叫“詹碧云”既可瞒天过海,又不失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可谓天衣无缝,从此,建文帝的身份变成了“詹碧云'。

考虑到天龙山道观离村庄太近,不时有香客往来,不宜长久隐居,要做到万无一失就有必要把他转移到汾水或者三清山。经过族里几位德高望重老者商量后,认为三清山最为合适。王氏先祖王霖曾在三清山修过道观尚存一些残墙断,稍加修整便可居住,而且三清山山高林密一旦有事易于藏身。建文帝对此方案十外满意,择日启程了汾水,三清山。

为了让建文帝不至过分寂寞,景阳族长又从天龙道观请了位道人上山,教习建文帝一行人在三清山习道炼丹。根据《三清山王氏宗谱》记载:'碧云詹齐练师也”,说明詹碧云(建文帝)在三清山习道炼丹确有此事。离三清宮不远处,有一处“丹炉石”,还现存一口“丹井”,就是建文帝炼丹时取水的井和炉。也有资料说是葛洪上山炼丹所存,我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葛洪是东晋人,东晋时三清山脚下还是荒蛮之地,并无人烟,葛洪炼丹说法很难成立。

王祜一掷千金修道观 建文慷慨解囊来相助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景阳族长年事已高,不能像平时那样经常上山看望建文帝,他想应该让年轻人出来担当,王祜成了他的不二人选。

王祜,字永祦,号帽峰,道号费隐,自幼风清貌古,诗书自娱。且家境殷实,却无心仕途,喜寄情山水,爱青莲境秀。

得族长重托,二话不说马上从十三都(早禾田)回迁十四都汾水,表面上看王祜迁居汾水只是“隐退之居,艺花木而自娱”其实是接替族长保护建文帝。他出资买下山权,并着手重建“三清道观”他的想法一经提出,顿时令族人欢欣鼓舞,建文帝更是喜不自禁,《泸田王氏宗谱》是这样描述的,“时有碧云者为人利落大方,与之把谈不忍去,抵山规划,欲有光大之意。后祜家资告匮,占歛银数,助成。”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詹碧云(建文帝)不仅自始至终参与了规划建设,而且在建设中王氏族人资金告匮,慷慨地将当年逃出时,王升为他备下的银两奉献给了三清山建设事业,使三清山建设顺利完工。

三清道观于明景泰年(1450-1456年)重建,历时六年又六个月“并后阁,两廊,门楼,牌额,膳堂,斋舍,卧房及圣像等完美一新”,为建文帝的生活起居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圆了三清山王氏族人重建道观的梦想。

为铭记建文帝的功绩,彰显建文帝皇威。王祜亲手书写两副楹连“云路迢遥入门尽鞠躬之礼,天颜咫尺登堂皆俯首之恭”,“一统大明祝皇祚百世千世万世,三天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楹联镌刻在大殿两侧,昭示来人“天颜”近在咫尺,尔等必须俯首鞠躬行礼,说明王祜当时对建文帝的崇敬之心,同时也暗示建文帝就在三清山。

三清道观建成后在王祜的力推下,建文帝以道士“詹碧云”的身份主持道观,而他自己却再次投身于三清山的续建造工程,掘塘,修路,筑桥,建塔,依山布景,雕镂山岩,毕生殚心竭力投身于三清山的千秋大业。

建文帝隐居三清山并非风平浪静,朝廷对他下落搜索的脚步从未停息,据《德兴县志》和《延溪王氏宗谱》记载,明景泰年时任的南京兵部尚书,县人孙原贞到三清山游玩,面对风光无限的大山惊叹此山“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不过依我之见,孙尚书此番游山怕是明为赏景,实为查找建文帝下落。好在王祜及族人机智应对,使得孙尚书无功而返。行前他特意为三清道观题写“三清宫'牌额,下山后又为玉祜题写“頤乐'以为退隐之居。

孙尚书真的是没有察觉建文帝踪迹?还是被王氏族人真情打动?又或是对建文帝产生怜悯之心?故视而不见?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让建文帝忧心忡忡,心绪难平,思索再三,他提起笔来写了一个“氶”字,王祜找人刻在三清山,此字说是“永”却少一小横,也许是再回京城的梦想就此破灭。弃子已定,这剜心的一“点”,连同那心酸的泪水一起埋在心里。当然,他写这个字的真实想法无人知晓,至今是个谜。

建文帝写这个字后的细微变化,王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身为庶人有心无力。为使建文帝能宽心度日,王祜特意在三清宫前掘塘三口,并不远千里亲自到杭州花重金购些五彩锦鲤投放在池中,供他观赏。同时刻意在宫旁涓水中雕刻一尊龙头人像,此像酷似朱棣,以求得建文帝心理上的慰藉。

年与时驰,建文帝在磨难中步入垂暮之年,他深知京城是永远回不去了,不如死后埋在三清山,与青山为伴,与王氏族人永久为邻。主祜按建文帝的要求,在三清福地选了块最好的地块,取名为“螣岗”,挑选了最好的工匠按明代皇家陵墓规制,建造了一座规模空前的大墓,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一代帝王在大山深处度过了他的余生,是非功过且不评说,但他对三清山建设的贡献,王氏族人铭记在心。景阳族长王璁与他的相遇留下了这段佳话一直在传承。为使建文帝能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从此不再受外界干扰。王祜按景阳族长当年的办法,用'詹碧云'代替建文帝刻在墓碑上。建文帝殒卒时间做了顺沿改动,大墓也不准绘入族谱图册。也许他是帝王本该入大明皇陵之列,而非寻常百姓祖列,王祜的聪明之举瞒过了朝廷官府漫长的寻査,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迷案,作为后人,不得不佩服先祖的过人智慧,尤其是建文帝危难之时,敢于冒着可能株连九族却义无反顾勇于担当的精神。

建文帝的死给了王祜沉重打击,他除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外,一有时间也潜心习道,以至后来“德道趣深'。终因山上条件艰苦,多年劳累,积劳成疾,王祜和两个兄弟先后离世。后人按王祜遗嘱,逝世后就近埋葬在三清山迎文帝墓旁,践行了他生前最崇高的诺言,与建文帝生死相守这青山绿水。王祜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我们三清王氏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三清山王氏族人永远的楷模。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也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假如你有机会重新沿着当年景阳族长、建文帝、王祜等先祖无数次攀登过的那条从天龙山通往三清山崎岖山路,穿越回五百多年前先人留下的轨迹,顺着延溪河上行数里,在两山对峙中有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冲刷出一个深深的水潭,建文帝多次上下山时曾经歇息沐浴,人们称之为“龙腾”,他徒手爬过的山岭,大家叫它'皇徒岭'建文帝上下三清山躲过大雨的岩石,被叫作“碧玉岩”(也叫避雨岩)。一次大雾迷茫不得行,就岩下而眠,族人把这里称为“皇驾岩'。清朝诗人余朝楷听闻这段趣谈后,即兴赋诗一首,诗云'王家岩下眠,西华台上睇岚光映白日,碧云蒸香气'。随着时间流逝,这一切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皇徒岭”被叫称“黄土岭'。“皇驾岩”变成“王家岩”具有那些沿山雕琢精美神像,和那些屹立在三清山的詹建筑以及“碧玉岩”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仿佛无声地在向你诉说着那段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