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动了起来,美到不想上班!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8-02-05


提到《诗经》,你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关关雎洲,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


《诗经》里的诗句耳熟能详,那么会动的《诗经》你见过吗?


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相传,周朝设有专门采集诗歌的官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风人或行人。每年春天,他们都会摇着木铎到民间去采集诗歌。


然后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诗歌汇集到朝廷的乐官那里,由乐官进行整理,再演唱给周天子听。朝廷也可以根据民间的诗歌来了解民情,作为施政的参考。



先民们用他们身边的山川景物,用他们所熟悉的草木鸟兽作为象征,来抒发他们心中最纯净质朴的情感。他们歌颂君王、表达爱情……


时空流逝,几千年过去了,后人读诗经的时候,不禁会想:


《诗经》中提到的草木鸟兽鱼虫到底是什么样子?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桃李无言,暗自生长,花开花落,四季更替。《诗经》中的草木花卉是什么样子呢?


让会动的《诗经》带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看看色彩鲜艳的花朵,闻闻味道甜美的瓜果吧!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召南·甘棠》


甘棠


又叫棠梨、杜梨、野梨、鹿梨等。多生于荒郊、山脚、路边或道旁。枝叶繁茂,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即桃花,花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被称为“天下第一果”,起源中国,在古代是祭祀神仙所用五果之一。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木瓜


又叫海棠、木瓜海棠、铁杆海棠等。花色美丽,果实会始终散发一股芳香气息,在古代与木桃、木李等都是男女定情的信物。



《诗经》中还有许多芳草,这些生长了几千年的芳草,也许你曾在诗中读到过过它们,却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


一起来看看吧,说不定你在路边就能偶遇到它们呢!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小雅·鱼藻》



别称香蒲、蒲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长在河滩上,根茎长在泥里,可食用。是重要的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可编席、制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周南·关雎》


荇菜


别名水镜草、金莲子、水荷叶等,生长于池塘及流动缓慢的溪流和小河中。是《诗经》中寓意爱情的浪漫之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即初生的芦苇,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低湿地或浅水处。蒹葭者,芦苇也,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万 物 有 灵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鸟兽虫鱼是大自然中的精灵,如果《诗经》中的小动物动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召南·行露》



即麻雀,别名家雀、老家贼、麻谷等。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杂食性鸟类。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召南·野有死麕》


(jūn)


即獐子,又称黄子、香獐、河麂等。四肢细小发达,行动时常为蹿跳式,迅速。喜食植物,生活在山地草坡灌丛中。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肉可食,皮毛可制革,骨肉可入药。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小雅·南有嘉鱼》


嘉鱼


水中珍品,多产于西江德庆河段。孟冬大雾始出,出必于湍溪高峡间。其性洁,不入浊流,堪称水中君子。嘉鱼腹部多膏,极其鲜美。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豳风·东山》


宵行


即萤火虫,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多在夜间活动,生命周期约为一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卫风·氓》



即鸠鸟,别称红斑鸽、斑甲等头至颈部鼠灰色,后项有黑色颈环,腹面羽色较淡。红鸠是相当恩爱的鸟类,是婚姻幸福的象征。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邶风·旄丘》


流离


古时对枭、鸮多种鸟类的统称,俗称猫头鹰、夜猫子等。昼伏夜出,以捕食鼠类、大型昆虫等为主。叫声阴森凄凉,民间视其为“不详”之鸟。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卫风·有狐》



即狐狸,形状略像狼。一般呈赤褐、黄褐、灰褐色,耳背黑色或黑褐色,尾尖白色。性狡猾多疑。皮可做衣服。



 

於论鼓钟,於乐辟雍。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大雅·灵台》


(tuó)


又名中华鳄、扬子鳄,俗称土龙、猪婆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白天隐居在河岸两旁洞穴中,夜间出外捕食。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豳风·东山》


蟏蛸(xiāo shāo)


即蟢子,也作喜子。一种蜘蛛,身体细长,暗褐色,脚很长。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


草木无言,那些寄托着古人美好情思的物种,依然在我们周围静静生长,从先秦绵延到如今,生生不息。明天的路上,愿每个人都能重新发现身边的生命之美,不忘初心。


PS:文中图片来自 《诗经名物图解》 细井徇 [日],部分动图由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设计制作。




撰文、编辑 | 吴燕霞  动图设计 | 万物有灵 圆心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溯源君送福利啦~~

会动的《诗经》你喜欢吗?

想拥有一本配图精美的《诗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