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琴指法之美 古琴的弹奏,右手相对于左手,动作的幅度要小得多,基本上是在靠近岳山的地方弹弦。因为大多数的音都要靠左手按弦得之,而琴的有效弦达三尺之长,因此左手臂的动作幅度就较大。左手的形态如何,是很能见出一个弹琴者姿态的妍媸的。 左手除小指外,其余四指都各有运用。其中,大指和名指运用得更多。尤其是大拇指,在大多数拨弦或拉弦乐器演奏中,少有用手手大指的,而在古琴演奏中,左手大指用得几乎是最多的。 大指按弦,在《太音大全集》手势图中被名为“神凤衔书势”,这是因为大指按弦时,“大、食二指屈节相应,状如鸟啄,而余指翩然张举,有似翱翔。”(顾梅羹《琴学备要》) 《太音大全集》中的兴词曰:“凤兮凤兮,感德而至。衔书来仪,表时嘉瑞。谓拇按而食覆,取夫味之相类。” 左手名指在按弦上的作用与大指同样重要,《太音大全集》手势图将左手名指按弦之势名为“栖凤梳翎势”。 兴词为:“有凤栖梧兮,不飞不鸣。意将冲天兮,载拂其翎。名侧按而拇屈,因其势而命名。” 食指按弦在《太音大全集》手势图中被名为“芳林娇莺势”。 兴词为:“相彼娇莺兮,迁于芳林。飞鸣求友兮,睍脘其音。谓按指之雍容兮,有如软语之春禽。” 中指按弦在《太音大全集》手势图中被名为“野雉登木势”,徐青山在《万峰阁指法秘笺》中改为“苍龙入海势”。 原谱无兴词,顾梅羹在其《琴学备要》中依其例补了一首,也是相当恰切典雅的:“不飞于天,不见在田。偃然入海,将潜于渊。谓中直而俯按,类夫势之蜿蜒。” 古琴左手指按弦,有一个特别的手法,即“跪”,是将名指第一、二关节屈曲,而以末节关节处按弦,形如跪状。从按弹上说,这种手法有一定的困难,但它的运用不是为了求形态的特别,而是根据琴谱取音的现实做出的。《太音大全集》手势图将此法名为“文豹抱物势”。 兴词为:“有豹待变兮,隐于南山。抱物而食兮,孰窥其斑。状其形而取象,盖在乎作势之间。” 左手指有不少指法是需要在运动中完成的,这在琴书中也多有图示,但手势图不易将幼态表现出来,因此这里就不列入了。 本次内容摘自郭平《古琴丛谈》。 琴与诗书同行 编辑/枝乐 禅涓书法古琴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