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献忠起义图 明朝末期,中原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关外满清铁骑虎视雄关,天下一时大乱!崇祯皇帝忙于攘外安内、疲于两线作战,一时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鲜为人知的是,一场围剿战役竟成为压倒大明王朝身上最后一颗稻草,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战役?攻守双方又是何许人也? 张献忠,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延安卫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他身材魁梧,性格粗犷,黄面虎额长髯,江湖人称“黄虎”又叫“八大王”,是明朝末年与李自成齐名的一位农民军起义领袖。 起初,张献忠与闯王高迎祥合力攻取大明中都凤阳城,捣毁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坟,继而转战湖广、河南、陕西等地。如此一来,明廷震惊,崇祯帝急调负责五省军务的熊文灿亲率重兵对张献忠、高迎祥人马进行强力围剿,起义军因此四处遭遇围堵,损失惨重,高迎祥也被抓捕砍头,眼看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便被镇压下去。 不想熊文灿这时因急于建功,竟改围剿为诱抚,先后招安了马士秀、杜应全等起义将领。此时的张献忠正处于走投无路之时,闻讯大喜。他决定将计就计,假意投降,以保存义军实力,并通过熊文灿身边的一位老朋友帮忙送礼说好话,熊文灿最终答应接纳张献忠,然而明军另一位著名将领左良玉却看穿了张献忠的为人,决议杀之,被熊文灿制止。 经过数年谷城的休养生息,张献忠见李自成已经重燃战火,便于公元1639年再次起兵反明,并迅速攻占周边许多县城,七月时又在罗睺山设下埋伏,一鼓作气打败明军大将左良玉,击毙官军一万多人。 张献忠复叛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崇祯帝震怒,立时下令处死熊文灿,左良玉被革职戴罪立功,然后命亲信大臣杨嗣昌集中大明精锐士兵,全力镇压张献忠部队。 九月,以狠辣著称的杨嗣昌带兵直达襄阳城,接着他下令重兵包围张献忠,打算将之消灭在川、鄂、陕一带山区。 面对强敌围剿,张献忠可不想硬碰硬,他设计出一套“以走制敌”的战略,即我们熟悉的“运动战”。这样一来,官军疲于奔命,始终抓不住起义军的尾巴,反而在追剿的过程中,被张献忠几次设伏,又损失不少力量。 不久,张献忠主力转战到四川,杨嗣昌的官军也尾随而来。待明军全部进入四川后,张献忠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在开县黄陵城一带出奇兵打败官军后卫,接着迅速离开四川,调转方向,竟反扑明军主帅杨嗣昌的老巢——襄阳城。 作为大明军事重镇的襄阳城,杨嗣昌临行前是以重兵防守,并在那里囤积了大量的军粮、兵器,而且每座城门都设有骁勇善战的副将把守,真可谓是铜墙铁壁,防守森严。 公元1641年二月,张献忠正向襄阳快速进军时,手下大将李定国偶然在路上抓获一名杨嗣昌的使者。张献忠闻讯后,顿时心生一计,他下令处死使者,取下他身上的军符,然后向李定国如此这般的耳语一番,详细做了奇袭襄阳的安排。 十天后,李定国带着几十个骑兵,按照张献忠的计谋,装扮成官军模样,于夜半时分来到襄阳城下。守城副将大声喝问他们是什么人?李定国就于马上取下军符,声称奉杨督师之命回来调取援兵。 守城官兵查验一番军符,没有破绽,于是大开城门放他们进入。那李定国原本便是张献忠手下一员悍将,见襄阳城门大开,急忙带兵飞马而入,挥刀砍杀了守门副将,转眼间就控制了城门。 在此之前,张献忠已派精壮士兵装扮成商人、樵夫等百姓混入襄阳城,这些人暗中埋伏在城门附近,一见李定国得手,便开始大声呐喊,并在城内四处点火,燃放爆竹。一时间,襄阳城火光冲天,一阵大乱。很快张献忠亲率大军赶到,迅速攻占四门,活捉了大明襄王朱翊铭。 张献忠进入明军督师府后,让人把襄王押上来,然后倒上一杯酒,笑着对襄王说:“杨嗣昌一心想要我的命,今天我就借你的人头,让那杨嗣昌以陷藩伏法,临死前你把这杯酒喝了吧!”然后下令处死襄王及一大批明军将领和守城官员,第二天,开仓放粮,赈济襄阳百姓。 回头再说杨嗣昌,此时他正驻军在荆州沙市,起初听闻李自成攻克洛阳,便已暗自惊恐,深怕朝廷问责,不久之后,突然又传来张献忠奇袭襄阳的重磅消息,吓得他当时就出了一身的汗,不由双手抱头,痛苦的趴伏在书案上嚎啕大哭。 短短一两个月,李自成与张献忠的起义军分路并进,轻取明朝两座重镇,害死两位亲王,另一位便是李自成在洛阳处死的福王朱常洵。这可是天大的罪过啊!想到这里,杨嗣昌忧愤成疾,茶饭不思,没过多久便病死在军中。 兵无主帅,明军顿时大乱,有些人干脆便投奔了起义军。 自张献忠奇袭襄阳这一战后,明廷再也没有实力派出一支像样的大军,去围剿起义军了。相反,张献忠兵强马壮,攻城略地,越战越勇,越战人马越多。公元1644年六月,张献忠大军攻占重庆,八月占成都杀蜀王,十一月正式称帝,国号大西。同年,清军入关,李自成败亡。 公元1646年,张献忠率部北上抵御清军。在一场双方的混战中,叛将刘进忠对一清军将领指点说:“那人便是‘八大王’!”清将急发暗箭偷射之,张献忠于是中箭身亡,享年仅四十岁。 后来有人长叹说:如果没有张献忠奇袭襄阳这一战,大明朝恐怕不会这么快灭亡,至少还能延续几年! 作者:李广,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中国史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