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字,基本没有异议,是指大道,指天地间终极的规律。 而第二个“道”字,有许多说法。在这里特别指出,南怀瑾在解释这个字时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南怀瑾认为,这个“道”字不应该解释成“说”,他的理由是把说话或话说用“道”字来代表,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唐宋之前没有这样的书面习惯。 他这个观点是很容易反驳的。我们只要稍作回忆就可以发现更早的书面证据。 如:万户侯岂足道哉!——汉·司马迁《 史记 ·李将军列传》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再往前,还有更早的: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宫中的话,不可说出来)」——《诗·鄘风·墙有茨》 显然,第二个“道”字是可以当成“说”来解释的。 所以,“道,可道”目前根据第二个“道”字的不同含义,有几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1、大道,是可以言说的。 2、大道,是可以遵循的。“道”作行解释。 3、大道,是可以达到的。“道”通“到”。 而“非常道”这句,也写作“非恒道”,可见“常”和“恒”字同义,是指“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恒久的”。如果解释成“寻常的,常见的”,就有些偏颇了。 整句的意思大概是说,大道是可以言说(或遵循,或达到)的,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并不是静止的。这点从《道德经》的后文,“有无相生,高下相形”,也可以得到对照和印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12字是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有老子自己最清楚,这么说并不妨碍我们来理解! 我觉得这12字的意思任何呢解释都不全对,然而我们读道德经并不是要了解他每句话的的意思,而是要掌握老子看问题的角度、方法,简单说,就是方法论和思想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凡是能够用语言文字说清的现象,解释的定义本身就偏离了道,那道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个“度”,全篇5000言都在讲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度”,过度反而走向方面,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矣! 选美大赛列出各种选美标准,包括相貌、智力、语言、、、,实际上不仅选手,还是评委在选美背后勾心斗角的多的是,你能说这是美吗! 老子为什么要这12字放在开头,就是要大家理解他后面的语言按照这个框架来理解,否则都会走偏。 他开宗明义的在篇首就写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后通篇围绕12字发散、类比、解读,理解这12字,就理解一切,有人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实际上它是一部通书,是通达世界的认知底座。 道德经是在函谷关出关时写的,为此我特意去函谷关那条涵道考察了,并结合道德经的理解拍了纪录片《众妙之门——函谷关》,里面详细分析道德经的由来 古代大成者如老子和释尊,都通过禅定真真切切地确认了一个客观现象,就是这个看似沒有头绪的纷纷万物,都是由一种能量类的东西变现来的,也就是最最基本的基质都是一样的,由同一类能量物质通过阴阳转化而来的。况且也发现了所有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受一个总规律的支配的!这种基质和总规律总法则,道家以“道"字名命了!佛家以″自性"名命了! 道生成了万物,又决定了万物。 道既是能量的海洋又是宇宙运行的总法则。 万物都在以道的法则生成变化运行的!这个法则又无所不在!大到宇宙生成天体运行,小到人生老病生顺逆福祸,都受道的规律支配的! 道就如同一个电脑程序,总程序下又有子程序,一切都在其下运行。 但是这个能量的海洋和总的法则规律又是不可见的,只能感觉得到,又没有个东西可贴切比拟,所以就沒法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古圣人老子在发现这个现象后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勉为其难随意拿"道"这个字来代替了! 当时老子企图给这个现象命名时,也许出于无奈,急得手在空中比划,就象手在空中划道道一样,所以灵机一动: 就叫″道"吧! 就这样诞生了道这个命名! 至此,明白了没有? 就说道这个东西或现象的确存在,但用语言的确很难说明白!由于太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是通过思维传感才能让对方明白,所以叫意会或心传!这是可道又非常规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呢?可以命名,但又没个东西可喻指,因为她是独立而长存的,不与任何东西同在的,但要非给个名字的话,就只能非常规的命名了!所以: 非常名。 道是恬淡,虚无,柔弱,自然,忍辱不争的,道性似水。这个特性通过感知在特定状态下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得到这种感觉的人叫得道之人,所谓得道高僧就是指得到了道的感觉品到了道的味道的人! 一个人得了道,若想让别人也得到,这时候语言文字就显得苍白,怎么描述都不完美对方也得不到真意,传不下去!但是可以通过心传即思维波传感可以实现!所以自古“前佛后佛,以心体心",心传成为佛家最至高无上的传承手段!也叫无字真经!!! 世面的翻译是对的,就是理解有偏差。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天道你只能体会,说不明白。然后后面的五千字都是在说老子他自己的体会。 至于无为,更简单,就是不刻意为之,要保持事儿或物的本来属性。例如,房子的本质属性是住人,你投资它只买不住,为了炒房,那就是有为,有为就会出现问题。例如你是一名医生,医生的本质属性是治病救人,你怀着这个心思去要求自己,那就是无为,你不想做好医生都难,但是如果你做医生不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或者为了工资高甚至能收红包,那就是违背了医生的本质属性,那么这个时候不管你医术多高明,你都不会是一个好医生。 现在,吹道德经的,说无为就是无所不为,那个嚣张劲儿老子是不会说的。黑道德经的就是说无为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鉴于无为,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要找到这个道。社会主流价值观不一定就代表道。例如目前社会浮躁,笑贫不笑娼,这就是天道吗?有人说你得适应环境,不要幼稚,其实这都是懦夫的借口。 传统文化中,不管儒家,佛家还是道家,本质不分家的。你仔细品味,他们说的都一个道理。儒家王阳明说要知行合一,要致良知,这个致良知的良知,其实就是知天道的意思。只是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不必要去外面求。如果你静下心,仔细的思考,抛开杂念,发掘你的所谓人性,那个就是良知,那个也就是天道的样子。但是,你确实无法具体的描述出来,那是一种说不清楚却事实存在的。道家就更不用说了,道德经就是道家圣典。佛家所说的佛,说人人心中有佛,自己就是自己的佛,和致良知不一样嘛?什么是佛?不就是天道,不就是良知吗?怎么去找佛?佛家说念经,打坐,参禅。道家讲究站桩,静坐,儒家讲究琴棋书画。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一个目的,帮助你抛开杂念,静下来。 静,做到了,就找到道了。但是说不明白,说不清楚,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圣人,自己试着去解释,靠的是解释周易,周易描述的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变化。孔子把这些东西放在做人上面,所以才有了十翼。但是十翼又不能全部说清楚,其实,谁又能全说清楚呢? 最后送大家君子八卦,共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善如水,君子以做事谋始。 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步泽履,君子以辩民安治。 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 1,逗号点在哪里?道,可道,非常道;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名也是。 2,其中的每个字都是多义的,究竟啥意思:道有很多意思,道理,道路,真理,说话等等,名也是。 3,老子道德经的整片文章究竟表达啥中心思想,才会有这两句开头? 以上三条,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参与过N次的讨论,大部分道德经爱好者是崇拜老子,把道德经当成圣经,甚至是宇宙洪荒真理在其中的圣经。容不得别人质疑。 我也通读过N次道德经,但是都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就文论文的角度来考虑,就是假设史记都是对的,那么道德经的写作是有明确的地点时间人物场景的。时间,公元前486(据说);地点,函谷关;人物:老子,尹喜,还有一头牛。 从平常心看,这篇文章,非常有文采,通篇在歌颂道和德两件概念,其中德,很多在之后的儒家中多见(尽管核心含义可能不同,道德经中,德与圣人挂钩,而论语等儒家典籍中,德与君子相关,而圣人提的就少了)。 道,名,德,这些概念,但是春秋时候,是比较流行的。 老子道德经中,道的内容最多,因而也有道教什么的延伸。但是就通篇来说是这样的一个逻辑:老子饱览群书,发现世界和自然是有规模的,但是他也无法描述出这个规律是啥,只知道,我们要尊重这个道,顺着这个道去生活和发展,要道法自然,才是上策。 其中最有气势的话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曰四大。 其中“道”,老子说的很清楚,就是俺老子也不知道有一个东东可以做天地的娘,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啥,我就勉强叫她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就是上述话换一个说法而已。 我劝那些崇拜者,不要拘泥于这句话了,道德经,就是科学规律的歌颂文。我们现在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公司都要感谢老子,这样老子会很高兴。 而一大帮语焉不详,玄之又玄的“哲学家”是不是可以休了,老子会气死的。 本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述: 世间的一切规律,都是能够被掌握的,但这些规律,却是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认知这些规律,我们为了方便识别事物,会给他们命名,来加以区分,但这些名词所包括的内容,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世间事物,本来是不需要通过命名来加以区分的,当我们给一些事物命名,是我们开始认识世间万物的起始。如果我们心无所欲,就可以发现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如果我们带着知见欲去认识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就只限于你的认知范围(边界)。 因此,世间的规律和表象,都本是一体的,只是人们在认知识别时,出现了偏差。同的本意,是指表象能与规律相重合,也就是道与名相合,如出一辙。但这二者却又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就在这不断变化中,才不断的生育着世间万物,对世间万物起着作作。 图引: 本章为道德经的第一章,也是《道经》的前言部分。 道,道:指一切规律,作者先说一切规律都是可以被认知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道”,但世人认知规律的方式,却都是通过一切表面现象来加以分辨、概括、总结而来的。但不论规律本身,还是表面现象,都是会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想真正的认知这些规律,便是要识别变化,也就是“识易”唯有这样,才能动态地掌握规律。这也为作者讲后文的天然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打下了基础。 释义: 道:指一切规律,具体指三方面的规律,其一、天道,指自然规律;其二、地脉,指人与外界的交互规律,其三、人道,指人性规律。 可道:指规律能够被人认知。 非常道:指规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名:用来区别万物的名词、表面现象及所包括的内容。 可名:命名加以区分。 非恒名:指命名所指的事物内在不是一成不变的。 无名:指万物最初的本相。 有名:给事物命名之后。 无欲:指对事物处于没有知见欲的本真状态 妙:指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 徼:指认知范围、边界。 同:指表象与规律的重合,一体。 玄:指变化。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我们可以视之为宇宙的根本真理,我们也可以去认识他,但我们认识到的道只是相对真理,并不是那个彻始贯终的永恒真理。我们认识到的真理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要表达出来需要借助一定的定义和名相,这就是名。那我们为表达认识而定义的名,肯定只是有相对意义的名,并非可以永恒不变的定义和名相,他是需要随着宇宙的演化、时代的前进而应运而生又与时俱进的。 如果我们用物理学来以斑窥豹的话,可以这样说,宇宙的根本物理学是没法掌握的,历史上形成的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等,都不过是人类认识宇宙过程中产生和总结的相对意义上的真理,属于可道范畴,远非恒道层面。 至于名,这属于表达、沟通认识到的规律和真理所用,属于思维和语言范畴。先秦的名辩之学自然属于此类,西方形式逻辑和印度的因明也是名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无论是形式逻辑、因明还是名辩,它们总结的都是人类显性思维的规律,落脚点是语言,也就是后天层面,立足于人。也就是说,这三类名学,都不能契入先天境界。若要入先天,须是得意忘言才行,摆脱语言的樊笼。 名辩之学后来在中国渐渐式微,唐代时印度因明传入中国,未过三代也失传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有一种思维推理之学,也就是易学。他的规律总结原则,不仅仅落在语言上,更多是落在思维上。易之语言层面是辞,思维层面是理、象、数。天垂象,见吉凶。实际上这天垂之象乃是易者观察天地所得之象。既是易者观察所得,那么立足点必然以易者为中心,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为什么古人多持地心说的原因。实际上应该说是“人心说”,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上天下地中为人,通贯三才天地人者为王。 象乃思维之先天,意乃思维之后天;若以思维和语言来说,思维为先天,语言为后天。言不能尽意,意不能尽象。语言并不能表达出我们所有的后天思维,而后天思维又不可能反应所有的先天之象。所以老子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唯有“中”,方能观其象。 易以观象系辞为要,故可知易是沟通先天后天的思维工具,比之各种落于语言的名辩之学更容易契入先天境界。易学一发达,名学自然就衰落。爱因斯坦曾对东西方文化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评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都做出来了。”爱因斯坦之惊奇的原因在于他没能了解中国的易学,不明白中国科技的发展多以易为理论模式。 对于探讨科学,易有超越于语言和后天思维的优势,但我们现在易学界很多对于科学易的发展颇有微词,这是一个危险的苗头。须知,现在西方以及国内从形式逻辑发展到数理逻辑,也就是对于逻辑概念开始赋予一定的数了,初步具有了易的特点。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揭示自然规律的哲学巨著。我把他称作“朴素的辩证法”。《易经》则是在占卜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事物的规律,我把他称作“朴素的唯物主义”。这两部书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鼻祖。要理解《道德经》先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始终强调读古文一定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因为古文是写给当时人看的,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站在古人的角度还原古文,而不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解读古文。如果是后者,就会产生对古文的过度解读,后面还会继续说到。)。 《道德经》产生之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应该是:偏重表象、具体、绝对、静止、割裂的。而《道德经》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观念,也就是率先提出了:相互转化的观念;运动变化的观念;整体统一的观念;联系的观念;由表及里的观念。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对当时的通俗而错误的一些错误观念进行纠正或者完善。可以说,《道德经》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研究事物的规律的始祖,也是哲学的始祖。对世界观的重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道德经》更偏重纠正当时的片面错误的认知。虽然深刻但并不复杂。因为当时对世界的认知也是有限的。但由于他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正所谓大道至简,所以他是科学的。他的科学性给后面道家学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恰恰是这些发展成果影响了后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因为大家把后来的发展成果也叠加到《道德经》上面去了,这样,就把《道德经》理解的非常深奥晦涩。导致了过度解读和曲解。打个比方,《道德经》好比是四则运算,但大家把函数和微积分也当成是他的内容。这样,怎么能还原出来《道德经》的本意呢。为什么要说这个前提呢,因为关乎到“道”的理解和认识。 “道”到底是某个特指的东西,还是泛指的一类东西?由于《道德经》中有“万物之始,万物之母”、还有诸多天地相关的内容;韩非子也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所以,大家都理解为“道”是某种特定的东西,后来逐步解读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实质。这个解读就是过度解读,是曲解。老子当时还是“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的错误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怎么能提出正确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实质?包含天地的宇宙是由各种事物组成的,各种事物有自身的规律,《道德经》是透过表象研究规律的哲学。那么这个“道”就应该是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是规律的集合,是泛指规律。但由于当时的语言不发达,无法精确表达,只能由一个“道”字来表述。由于语言的匮乏,或者说表达习惯的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能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来表达。这种模糊的表达,加上时代的久远和后人的误解和过度解读,使得我们要还原本意就变得很困难。 有了上面的前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是可以表达揭示的,但并不是现在通常意义的事物表面的现象。事物的概念也可以明确标定,但他也不仅仅是通常说的称谓。 现在对《道德经》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过度解读。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还原古人思想的本意。 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三个版本的翻译及祥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也,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林语堂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跟着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有无”是相待而生的;没有“难”就没有“易”,“难易”是相待而成的;没有“长”就没有“短”,“长短”是相待而生显的;没有“高”就没有“下”,“高下”是相待而倾依的;没有“音”就没有“声”,“声音”是相待而产生和谐的;没有“前”就没有“后”,“前后”是相待而形成顺序的。因此,圣人作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己有;培育万事,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泯灭。 陈鼓应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正确翻译: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这是错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这是不对的。 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互转换永远是自然规律。 所以圣人,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详解:陈鼓应和林语堂都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翻译成,“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陈鼓应把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理解为好坏转换关系的含义。林语堂则理解为好坏比较关系的含义。两个人都把最后第三部分理解为:不居功,不伐善,不沾沾自喜,无为而治。 从第三部分都没分歧来看,第二部分应该是好坏相互转换的含义。这样,第二和第三部分逻辑对应关系就成立了。因为好坏比较关系的含义对第三部分不起作用。所以,第二部分没有好坏比较关系的含义。 现在就是第一句话的理解了。可以有三种理解:1,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林语堂和陈鼓应解)。2,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3,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个认识是不对的。由于美丑是同时产生的,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所以,第一种理解本身就有问题。前面说了,第二部分是好坏转换关系的含义。这样,建立在比较关系基础上的第二种理解也不成立。这样就只剩了第三种理解。 从通篇来来看。第一部分讲当前人们的错误观念。第二部分讲,事物真正规律是好坏相互转换,这才应该是正确的认识。第三部分是讲,圣人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正确行为。这样,就不会造成“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相互转换时,没有准备、手足无措。这样,第一和第二部分是没有因果关系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有因果关系的。从通篇来看当前翻译满足文章的完整性,从整体上来说也是一致的。 陈鼓应第二第三部分逻辑关系正确,但第一部分从通篇来说明显突兀。林语堂的第二第三部分逻辑关系都不正确,第一部分也突兀。 还有,林语堂和网上大多数版本是 “故有无之相生”,这样,容易给人形成第一第二部分是因果关系。而陈鼓应中华书局版(以马王堆帛书为依据)则是“有无之相生”没有“故”字。这样,第一第二部分就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我觉得,现在对通篇的理解是正确的。 我们看文章不仅会受到时代久远的影响,还会受到包括专家和“大家”在内的其他人对原著误解的影响。读书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从上面的解读来看,老子还是偏重于建立完整、统一、变化、运动的哲学观,并以此来纠正当时错误的世界观。 [长篇大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修仙方面相对简单:第一个“道”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名可名”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万物确是从“无”中而生出“有”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如果从事学习修仙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自己修炼角度看问题。“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从无生有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万物万有,是万物的源。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玄元之妙。更是修炼必经课程。玄门要义的深不可测。首,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即“元” 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究尽的,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等于佛教和尚们手里拿着的念佛珠,一念接着一念,同样都是代表如环之无端,永无穷尽。 老子的唯物论观点 老子在本章里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唯物论”的哲学思想。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与今天人们所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人类在“道”和“名”的征途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仅是一个“太阳中心说”,哥白尼提出了这一理论,但是不敢发表;伽利略为推广这一理论,在铁窗里渡过了余生;布鲁诺用身上的烈火来捍卫。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宇宙不是围绕太阳转的,但是如果没有伽利略的铁窗和布鲁诺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观从何而来?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时候,有人说他是“疯子”,就是这个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