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宠辱不惊,贵寄天下,爱托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

 林小霖 2018-02-07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白话】

得宠或者受辱就会惊慌失措,把这种大问题看的好像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什么叫得宠或者受辱就会惊慌失措?当宠爱被下位之人得到后,他会显得惊慌失措,当失去宠爱的时候也会惊慌失措。什么叫把这种大问题看的好像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我之所有这种大问题,就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当我没有这个身体了,我还有什么大问题呢?所以,如果把身体看得很重要,甚至认为身体跟天下一样重要,如此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如果爱惜自己的身体如同天下一般,则可以将身托举天下。

【深入解读】

宠辱若惊是人们无法避免的一个人生现象,既然来到这五行世事,那么必然就会有宠辱之事,但是如何看得宠辱这个事情,那就是圣凡之间的区别了。当然,我们普通人也不可能达到圣人的级别,只能是无限的去接近圣人而已,因为在这个社会中生活有太多太多的作为普通人无法看破的事情。

得到了,高兴的不要不要的,失去了的时候,又悲伤的不要不要的;受到领导夸奖了,高兴的屁颠儿屁颠儿的,被领导训了两句,就蔫儿了,连工作的心思都没有了。不论是受宠还是受辱,都表现出一副惊慌不知所措的样子,这正是为下之人的痛点。这为下是什么意思呢?我上面有领导,我就是为下,领导上面还有领导,所以领导也是为下。如此,这个为下的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天下之人皆是为下之人,但是,又有天下大臣等为上之人。所以宠辱二字的含义对于不同的人的含义也不一样,但是对于天下来讲,宠辱二字的含义又是绝对的。

宠辱加身则有惊,若无身呢?宠辱何来?正是因为有了身,所以才会有宠辱二字,这个身的含义就有多重了,可以是身体,可以是生命,可以是名利,可以是身份等等,看大家怎么去看了。一切的宠辱情况都是因为有了身才会出现的,一旦没有了身,哪里还有什么宠辱?大患哪,大患是什么,大患就是身啊!看得淡一些,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地球离了谁不是一样转么?这里就不细说这个问题了,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曹国舅成仙的事情。

天下之人皆为为下,一旦能够做到把身看得与天下一样重要的时候,那这个人可就是为上之人了。这里的身与天下一样重要的意思,我们回顾一下老子的治世之道一直都是以无为为主,所以,这里的贵以身为天下若的意思,就是行无为之事以成其私的意思。一旦能够身怀天下了,那天下如何不能寄托给他?

一个贵,一个爱,两个字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意思。贵刚才说了是行无为以成其私,那么爱呢。爱,以身为天下若,如果能以大爱行事,把身化为天下,换句话说,也就是天下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大爱其身,以身为天下若,那就是把大爱播撒天下,这种人是可以作为托天的存在的。

而这两种又代表了身怀天下的两种不同的情况,简单来说,也就是一个是政治领袖,一个是精神领袖吧。

就到这里吧,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