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爱玩沙子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2-08



儿童在玩沙的过程中,喜欢拨沙、扬沙、把握沙子及运送沙子。这些自发的动作,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儿童曼陀罗绘画分析:理论与实践》这么说


 从混沌不清的一体状态,发展成为高度分工并各司其职的协调统一体,这些都有赖于作为心理组织者自性的推动,有赖于分化功能的发挥。根据时间顺序,我们大致给出儿童心理分化的顺序:


首先,幻想与现实的分化(半岁开始);


第二,情绪的分化:由原始的情绪发展为更为复杂高级的情绪;


第三,人我的主客体分化,特别是母子的分化;


第四,自我与自性的分化并形成自我-自性轴;


第五,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分化;


第六,自我的心理功能的分化:从心理能量流向的内外倾态度的分化,到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的功能分化;


第七,各种心理功能的进一步分化;


第八,性别角色的分化。


可见,分化功能在儿童时期都非常重要。它推动着儿童尝试各种丰富多彩的经验中,并且形成了丰富儿童的心理世界。




儿童喜欢玩沙是自性动力使然,玩沙具有深刻的治疗意义。 拨沙与扬沙使分化动力畅通无阻,儿童体验自由与创造力,这对家庭管教过于严厉的小朋友有很好的疗效;捉沙与运沙,或湿沙赋形,是在“一盘散沙”中“聚沙成塔”,凝聚动力可增强注意,从而稳固自我。这个过程也会伴随着儿童坚定的目标出现,表现为所谓的第一叛逆期。

扫描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