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本身的规律

 智汇百川 2018-02-10

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本身的规律

人是一个生命体,能够呼吸,细胞自己能够设定死亡时间,什么时候走路、什么时候跑步,生命都有自己的节奏······所以,对于教育而言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本身的规律。

生命有哪些规律呢?

1. 时间第一个规律就是时间

老人常说一句话叫:七坐八爬,意思就是一个小孩子,7个月的时候会坐,8个月会爬,这就是时间规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和意识的发展都和时间直接有关。我们发现很多父母总是着急。

我刚当妈妈的时候也会心急,发现说话小朋友不转过头,就总是怀疑孩子耳朵有问题,殊不知,孩子的听力发展也要时间,果然,在3个月前后,孩子就可以通过“听”准确地去找寻声音发源地。

有没有超常的孩子呢?肯定有,但是既然说是超常了,就说明不是普遍规律,所以,父母们要遵循常理。比如跳绳这个项目,三岁的孩子搞不定,6岁以后的孩子就可以,原因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肌肉及神经发展更好了,所以急不得。

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本身的规律

在认知方面也是如此,有的家长在孩子2岁时就开始给孩子讲道理:“宝宝不哭,妈妈去上班,回来给你买糖吃”,孩子果然不哭了,于是有些父母很自豪:“看,我家孩子很懂道理的”。

实际上,人的逻辑能力从5岁开始逐步发展,5岁前的孩子的反应都是现实环境反应,看不到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你跟她说回来买糖吃,她是无法理解的。

有的家长不信,会说,你看她真的不哭啦,而且你问她想不想妈妈,她会说:“妈妈回来买糖吃”。我只能说,这是条件反射,就好像你训练一条幼年的小狗是一个道理。

并不是狗知道你说的内容,只是条件反射而已。于是有的父母就把讲道理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殊不知,最后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复读机,每次总能给出最佳答案,全然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所以父母讲道理实实在在是伤害了孩子感知力的发展。

孩子的认知发展要遵循时间的规比如老师让孩子们写梦想。我一看,好嘛,小学的孩子写的,一看就是八股文。

关于这一点很多和我做咨询的家长也都反应过,说孩子写出来的东西过于空洞,过于成人化、程序化,我当时就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个“撒谎精”了,因为说假话习惯了。

因为对于儿童期的孩子来说,自我的认知发展还在初级阶段,他们在谈梦想和未来时,更多地是参考外界的因素而忽略了内在的感受,看这些孩子写的都是什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让父母骄傲的人,而这种内在的感受通过身份层面的认知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的。

《道德经》里的善时,指的就是自然要遵循时间的规律,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父母的烦恼都来自于期望春天播种,当季就可以成林结果。

2.命第二个规律就“命”

每一个人出生就有一条命,这match条命找个易经师给你算算能够把你的事都说明白了。这说明什么?每一个人在出生时,某些东西都是注定的。

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本身的规律

很多人说:“你不是胡扯吗?你在讲迷信吧”,迷信是将自己的人生交给一个外界的力量,比如一尊佛像,比如找人改个风水,比如一串有说法的珠子。

那命是什么?是一个人生下来,本身从父母双方的基因中获得的遗传,在出生的一刹那周围物质世界的能量集合,意识世界的集体意愿等等,造成了一个人与众不同的特质。

由于环境、意识、父母基因物质的复杂性,导致这个世界上两个完全相同特质的人实在太少,哪怕是同卵双胞胎也因为时间差异会有所不同。

这就让每一个人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这就是教育的第二个规律。

所以关于“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

再比如“你怎么不像弟弟这么听话”

还有“别的孩子都坐得住,就你家孩子坐不住,你们父母要好好重视”

······

等等诸如此类的话,父母都要谨慎对待,看看这些问题是属于时间规律还是“命”的规律?

有的是孩子的自身发展滞后,而有的的确是因为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质。所以,父母要区分清楚,如果是前者,那么要做些调整,如果是后者,那么父母就要耐心等待。

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两个规律混淆。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总是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正常,总是急不可耐地找问题。

我们总是习惯地过别人的生活,而忽视了此时此刻,在这个当下,我的感觉是什么,孩子的感觉是什么,而不是标准是什么。

3. 活的规律第三个规律就是“活”的规律

“活”的规律,也可以理解成生命体的意思。

人是生命体,意味着它遵循生命的特质,就像自然界的活水,可以自我净化,就像自然界的动物会自我疗伤,就像自然界的草木,只要有缝隙,就会破土而出,对于人来讲,也一样。

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本身的规律

人有自我疗愈的能力,有自查的功能,有自我调整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压力越少,一个人的内部智慧就越能被激发。

很多父母不相信孩子,会认为“我不看着他,他就会玩游戏”、“我如果不告诉他这是错的,他以后会错得更离谱”、“现在的缺点不板正,以后不更麻烦啦”.......

当父母这样想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没有承认你的孩子是活的,是一个拥有所有生命特质和能力的“活系统”(living system)。

记得汇爱家谭军老师说过一句话“孩子越自由就越自律”。这也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证实的,那些“出问题”的孩子往往是家长管教多的孩子,而那些父母给予更多信任、更多空间的孩子,往往自我管理能力更强,在遇到诱惑时,也更能够抵御。

活的生命最需要的不是不停地抚慰、灌溉、来回在太阳和阴凉处搬动,甚至不是不停地清除枯萎的叶子,而是给予空间、耐心、等待。这也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遵循规律、顺应规律是我们和自然相处的方式,试图通过人为的方式改造自然必然会受到惩罚,中国在大跃进时代已经接受了教训,人类现在也正在反思和自然的关系。教育要顺应规律而非和规律抗衡,这也是一种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