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的“神性”

 文豪学者 2018-02-11

文化的精神,以及文化的整体风格,除了与气候、地理、生存生活方式有很大关联性之外,还与一个民族确定的表达载体,即文字,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汉字是方块字,是以象形为主的记事方法,不是以音声为主的表达,这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传说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什么意思?就是“天上下了粟米给人食用,作为庆贺;而妖魔鬼怪则在晚上一个劲地哭”。为什么?按照佛教的说法,字一出现后,人就有了“分别心”,不再混沌纯朴。如此状况是很危险的,所以天地鬼神都为之失色。

中国文字有“六书”的说法,哪“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都是造字的方法。汉字一开始,主要是象形,是画出来的,后来又延伸出其他五种造字方式。汉字中,附会着很多古人对于事物的理解。比如说“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杂粮,都是俗,不存谁高人一等。

古人身边的世界,简单和纯朴,更容易触摸到本质。不过古人的认识,大多凭直觉,缺乏理性,难以深入,这又是不足。文字像镜子一样,照出的,还是一个自己:有什么样的智慧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文字水平。

中国的方块字,最早是用来通神的,是巫术的一部分——人想与神交流,就用刀在龟甲上刻画,以期让神读懂。汉字中暗藏很多道理,其实是古人在造字时,把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糅了进去。所谓字字珠玑,就是说字中藏着很多玄妙之理。因此,“字”不仅值得“留”,还格外值得“恋”。

汉字方正的结构,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字里行间产生的气韵,决定了中国人的道德追求,中国人做人做事,比较方正,重视形式;汉字疏密搭配,字形各异,像中国人的美学追求:流畅、智慧、通达……中国自以为方块字里有“神”,导致中国人对于文字的敬畏、崇拜和禁忌。

汉字暗藏“神性”,还带来测字的传统。测字就是拆字,就是以字的笔画和字形来占吉凶。秦汉之后,一直流行谶纬之学,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琢磨文字图画的秘密,预测事态的动向和走势。谶纬之学还可以制造声势和谣言用来打击对手——东汉末年董卓入主洛阳后,就有人散布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便是将“董”字离为“千里草”,将“卓”字离为“十日卜”。

中国人不仅把文字看得很重,与文字相关的一些东西,比如文章、书法等看得也很重。明人陈继儒言:“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把文章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文字的“神性”

【晋】王羲之  圣教序 (局部)

写字成为书法,也有文字崇拜的因素:不把文字当工具,而是把文字当图腾和画来看待,这是中国“书画同源”的理论基础。中国人看重文字、书法和文章,还特别喜欢文字游戏,以文字游戏为学问,也以文字游戏为艺术。像对联、诗词,特别注重平仄、对仗、音律什么的。我在泾县桃花潭对面的小山上,看到亭园大门上有两个字:虫二,同行的人不知道意思,我知道这两个字,是从乾隆皇帝那偷来的——清朝时乾隆皇帝游西湖,说这里真好啊!别出心裁题了两个字:虫二。一帮随从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战战兢兢地揣摩着皇帝的意思。乾隆得意洋洋地抖起了包袱:“风”(繁体字)去掉外面的那一部分,就是“虫”;月亮的“月”,却掉包围结构就是“二”。“风月”,外面的包围是什么呢?就是“无边”——这个“虫二”,就是“风月无边”!

读书人无事玩文字游戏倒也罢了,堂堂国家最高领导人,沾染上这个喜好,也自得于这个喜好,就有点麻烦了。皇帝得考虑大事啊!得考虑国计民生才是。地位越高的人,就越忌小机灵,糊涂一点不要紧,小聪明会害死人。这样的游戏方式,虽然稍稍有趣,不过看起来怎么也有点小家子气的感觉。虽是聪明,却是故作聪明。

中国文字字符和读音分开,口语和书面语也不一样。为什么古人说话用白话,写文章却要换一种腔调用文言?这还是“端”的原故,自以为了不起,能“不说俗人话”。中国儒家一直有“假正经”的毛病,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有“假正经”的因素在里面。文言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说得好听,是仪式感很重,节奏美、韵律美、对仗美;说得不好听,是拿腔拿调、装模作样。什么原因?中国人一直尊崇文章要高高在上,须顶礼膜拜,不作寻道探理的工具,也不作平等沟通的工具,恣意铺陈,大而化之,云里雾里。姿态的不平等,必定造就语言和文字的佶屈聱牙,一方面远离方便法门,另一方面缺乏细致和精确。每一个字都有很多异形字——福、禄、寿三字,每字有一百种写法;连一个茴香豆的“茴”字都有四种写法。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天晓得!

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古代汉语有点像毛笔,适合写大字,也适合画水墨画,出来的作品,有美感有气韵,可一遇到细密画和工笔画,就显得有点吃力了。现代汉语像铅笔,适合的是素描和速写。至于英文,似乎更像鹅毛笔的风格,画得很清晰,也很准确细致。相对来说,拉丁语系较擅长抽象深入以及细致描述,不因为其他,因为有长时间概念、方法和路径上的积累、训练和完善。语言文字跟人一样,也有一个积淀、锤炼和提高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文字风格和特点,跟环境、性格、习性、历史、制度等,都有着很大关联。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需要细细地领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