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洋上的惊天血案!(一)

 dizzt 2018-02-11


笔者准备再写“南熏礁谜案”,希望深入的分析一下,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远海海员或者孤岛生活的读者来说,可能很难体会到一群壮年男性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会出现哪些心理和行为的反常变化。平时在陆地正常环境中看来司空见惯的矛盾,在特殊的环境下会酿成什么样的惊天大案!虽然军人的纪律性和抗压能力比一般老百姓要强的多,但人性往往不以职业来划分,两个案件,从发生的时间上差距接近二十年,但仍然有反推的意义。

下面是发生在2011期间,在遥远的太平洋深处,一艘中国籍远洋渔船上的惊天血案,篇幅较长,分几集介绍,这个案件介绍完后,再谈南熏礁谜案!

“鲁荣渔2682号”隶属于山东荣成市鑫发水产公司,自2000年就开始出外海作业,属大洋鱿钓船,船长36.98米、宽7米,排水量为233吨,主机功率为330千瓦。作业水域主要是远海的西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发生案件的这次远洋捕捞,是该船的第5次出远海,目的地就是东南太平洋的秘鲁、智利。

所谓的鱿钓船,是在船的两侧船舷采用半机械化放钓线的方式,在大洋深处专门钓鱿鱼的渔船,这种深海鱿鱼可不是我们平时做铁板烧的小鱿鱼。太平洋深海鱿鱼个头非常巨大,小的一只也有七八十厘米长,重量十公斤以上,而大的长度则超过一米,一只就重达二十公斤!这种鱿鱼最高纪录有上千公斤一只的!船上每人负责收放一根或几根吊线,半机械作业,还要防止鱼线互相缠绕。因此深海鱿吊是一项纯体力活,需要较多的青壮年劳力。

深海渔船由于吨位比大型海轮小的多,生产和生活条件也要差的多。除了船上的管理人员,每次出海前,一般还要临时雇佣较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人来源五花八门,有些根本没有出过海,素质自然也参差不齐。即使船上的管理人员,多数也是亲戚、熟人之间互相邀约,总的来说,渔船的管理和员工素质和船员大多是正规海员的远洋轮,差距太大。

隶属荣成市的石岛渔港在威海南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冬季是渔业旺季,1300多条渔船穿梭如织。

2010年,海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深海鱿鱼批发价从2009年每斤6元,上涨到了10元。即便如此,鱿鱼仍供不应求。市场行情的火爆,成为大批渔船再次远闯太平洋的动力。

2010年12月27日,按照传统,在船头点燃一挂鞭炮后,“鲁荣渔2682号”出海驶向2万公里之遥,地球对面的秘鲁海域,开始第五次外海作业。根据公司与船员们签订的工作合同,他们的归期在两年之后。

船上一共有33个人,全部为青壮年男性,他们的命运从此彼此关联。欺压、抗争、屠杀、告密、背叛。人性之恶,将在未来显现得淋漓尽致!

船长李承权(以后就称其为船长,后来居然成了第三号杀人凶手!)是这艘小轮船的最高“统治者”。当年他44岁,来自大连。船员们来自东北、内蒙等各地。谁也未料到,这将是一段死亡之旅。

2011年2月2日,渔船已经出海一个多月,到达了太平洋的中心,但传统的节日还要过。当天是大年三十。渔船团年饭上有难得的8个热菜。饭后,船员们纷纷通过船上唯一的一部海事卫星电话,向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拜早年。

新船员马玉超年龄较小,仅25岁,在船上学历却最高。大学学的机电专业,但毕业后工作一直没着落。诱惑这个大学生最终上了远洋渔船的,是公司承诺的“高薪”。按照船员与公司的约定,两年后返回渔港时,他们每人将获得4.5万元每年的保底工资和奖金,奖金为每钓1吨鱿鱼,奖励400元钱。

按照船员们对劳动合同的理解,在两年归国之时,每人将可以拿到大约10万元的钞票,这笔钱足以让家境贫寒,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积累人生的第一点资本。但海上生活是艰苦乏味的,一个月里,他屡次晕船,几乎想逃回岸上。

让马玉超赶到隐隐不安的是,他是乘坐另一艘“鲁荣渔2660”入海的,然后在海上再转入“鲁荣渔2682”号。船上包括他,一共有18人都没有“海员证”。他们的出海,近似偷渡!

王鹏是船上年龄最小的,1987年生,他跟马玉超一样是大连人。

刘贵夺(元凶)1984年生,26岁。3人年龄相仿,又都是通过大连的劳务中介上船,彼此无话不聊。谁能料到,4个月之后,刘贵夺成了这艘船上的“魔王”!几乎所有被害者都与他有关。王鹏则成为帮凶。

2011年3月,渔船经过三个多月的远航,终于到达了世界知名的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在离岸风的常年吹拂下,深海海底的营养盐类随着海底冷水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又吸引来各种冷水性鱼类在浅海区大量繁殖,这里的鱿鱼数量众多,个头巨大!

鱿鱼有趋光性,渔轮两侧挂满了大灯泡。鱿鱼夜晚见了灯光,自然向船聚集。

船员们每个人守着一个鱿钓机,上面有机械转动的滑轮收放钓线。船员工作似乎简单而枯燥:拉起上钩的大鱿鱼,然后用刀将鱿鱼迅速切成块,装起来放入船上的冷冻库。

作为新船员的刘贵夺(元凶)很快发现了一些诀窍:放钩要耐心、拉线要快速、杀鱿鱼要精准。同时,为了防止缠线,需要不停与伙伴沟通。刘贵夺是黑龙江人,初中没读完,就回家干农活,之后外出打工,干过商场、建筑工地,年纪不大却在社会上已经闯荡十年。在其他船员眼中,刘贵夺好像运气特别好,总能钓到又多又大的鱿鱼。

时间很快到了2011年5月底,在过去3个月里,刘贵夺(元凶)的个人产量排在了全船第一。3月、4月、5月,刘贵夺分别钓鱿鱼8000斤、6000斤、1.4万斤。虽然夜以继日,甚至有时候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但想起归国后就拿到从未拥有过的大叠钞票,刘贵夺还是心花怒放。

2011516日,新船员黄金波(第4号凶手)和岳朋病了,其实是累倒了。船上无医无药,也不会长期收留“吃干饭”的船员。船长李承权(船长)打算联系同一海域其他完成生产准备回国的渔船,把他俩捎带回国,并当即停发了两人的工资。在谈到过往劳动报酬的计算时,矛盾顿起!

按照新船员们的理解,劳动合同约定非常清楚,工作两年,保底收入每年4.5万元,两年就是9万元。另外加上每吨鱿鱼400元的提成,收入似乎相当可观。

船长李承权却说:你们理解错了!合同不是这么规定的。合同写的很清楚,如果没有钓到一条鱿鱼,那么每人给保底工资4.5万元。前提是“如果没有钓到鱿鱼”。但如果钓到鱿鱼,计算方法是另一种:每人每月给1000元保底工资,这笔钱已经由公司按月打给了每人在国内的家属,另外加400元每吨的奖金。

听到这话,刘贵夺(元凶)的心里顿时冰凉!按照船长刚刚说的后一种算法,他这3个月里,钓鱿鱼产量一共14吨,计5600元,平均每个月仅2000元。船上生活枯燥乏味,刘贵夺烟瘾很大,日夜抽烟,香烟和其他消费品都是从船长哪里赊欠!他惊恐地发现:这么干下去,别说赚钱,弄不好回国后,还要倒贴钱给公司!

最新的“合同解释”,迅速在新船员中私下流传。暗流涌动。大家还在辛苦捕鱿。此时,这艘渔船已经装了几十吨的冰冻鱿鱼,按批发价算,船员们已经为公司创造了数百万元的财富。

船员包德格吉日胡(简称包德,第二元凶)是内蒙古人,2011年6月初,找船长李承权公开要求立即回国,被断然拒绝。包德知道刘贵夺(元凶)也十分不满,就和他商议劫船回国。然后两人分头串联。包德联络的是内蒙古老乡双喜、戴福顺。

刘贵夺、黄金波(元凶和第4杀手)是老乡,都是黑龙江人,他俩分别说服姜晓龙、刘成建、王鹏、丁玉民一起参加劫船行动。一场惊天血案开始酝酿。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