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什么是康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界定。伴随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环境等问题备受重视,社会康养需求和市场消费急速膨胀,加上国家层面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美好生活”建设,康养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话题;针对涵盖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等诸多业态的康养,我们首先应扩大其内涵,纠正“康养=健康+养老”等狭隘认知,这对后续相关学术研究和康养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助理何莽副教授在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以及即将出版的我国首本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整理而成,有改动和删减。 ▌康养兴起的背景简析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等现象刺激康养需求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系列关乎生命健康的问题备受重视,如人口老龄化、亚健康、食品卫生等。因此人们对健康、养老、养生、医疗、保健等康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从物质转向品质。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关键词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美好生活?——从个体的角度看,即在物质得到满足和经济富足后,获得健康的身心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而促进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关键在于解决当前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康养需要。 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康养消费支出增长带动产业发展。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居民用于健康检测、康复医疗、保健品、家政看护、养老度假、旅游休闲等康养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带动了康养产业发展。康养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于人民福祉,还因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将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
现代人健康观念的转变与学术研究的深入。现代人追求的健康不仅包括疾病防治和身体物理机能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人们希望通过医疗服务、营养膳食、康体休闲、旅游度假等形式达到治疗、防衰、强体、养心等各种健康目标。 在广泛的需求驱动下,生命医学、基因测序、民族医药、中医药疗养、养生旅游、大健康等众多与健康相关的概念获得市场和资本的关注。随着相关概念和认识进一步普及,以及学界对健康问题研究的深入与发散,“康养”这一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并逐渐被学者接受和使用。 ▌康养概念辨析与界定现有对康养的三种理解
实际上“康养”不算一个特别新的词,康养的概念较早就被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但至今多数学者对康养的解读仍限于常识性理解,未系统分析并建立一套概念体系,这也使得目前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康养概念。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对康养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 在学术界,学者普遍将“康养”解读为“健康”和“养生”的集合:“康”指“健康”,“养”意指“养生”,重点关注在生命养护之上,用健康和养生的概念来理解康养的内容。
在产业界,则倾向于将“康养”等同于“大健康”,重点将“养”理解成“养老”。目前对“康养”的主要理解是“健康+养老”,认为“康养”是“健康”与“养老”的统称。
对比来看,不论是学界的“健康+养生”观,还是业界的“健康+养老”观,都把握了健康这条主线;两种观念都是基于自身研究和发展需要出发,关注康养的核心概念和衍生区域,并最终都扩展到了医疗、保健、旅游、体育、文创、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
由于老年人的康养需求更大,很多人站在老龄化社会的视角提出:康养要做的就是健康、养生和养老。健康即生理、心理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养生是以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对身体和心理进行养护;养老则是针对老年人群提供设施保障和系列服务。
因此,这个观点认为康养的对象应以老年人为主,而主要内容是对中老年人群的养护。 基于行为学的康养概念界定
但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是从行为学角度出发,将康养看作一种行为活动,是维持身心健康状态的集合。从更一般的角度来看,“康”是目的,“养”是手段。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康养定义为:结合外部环境以改善人的身体和心智并促使其不断趋于最佳状态的行为活动。
与一般意义的健康和疗养等概念相比,康养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范围广阔,与之对应的康养行为也十分宽泛:
康养既可以是一种持续性、系统性的行为活动,又可以是诸如休闲、疗养、康复等具有短暂性、针对性、单一性的健康和医疗行为。 康养的“三维”解读
延伸到更大范围,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长度,即寿命;二是生命丰度,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度;三是生命自由度,即国际上用以描述生命质量高低的指标体系。
可见,康养的核心功能在于尽量提高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康养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但是在生命长度、丰度和自由度这三个维度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在这个体系里找到特定位置。
也就是说,从孕幼到青少年,到中老年乃至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康养需求。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病患甚至是需要临终关怀的群体,社会各个群体都有必要纳入康养覆盖的范围。 在康养研究起步阶段,有必要在内涵上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并赋予康养更多的涵义。因此,对康养概念的理解,应该放在大康养的语境中。
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过于明确的限制性界定往往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研究进步,只有以开放包容的思想去做更深入的拓展与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一个新兴产业走向成熟。 ▌康养的分类模式概括地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部门与行业。
然而,根据养护对象、供给方式和市场需求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以下从康养目的、产业属性、资源差异等角度对康养进行系统分类。
1. 基于生命长度
从生命的长度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孕、婴、幼、少、青、中、老等不同阶段,而在不同生命阶段,人们对康养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区别。因此,如果依据生命周期对人群进行划分,则康养之于不同年龄群体会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2. 基于生命丰度
康养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拓展生命的丰度,即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只有从身体养护开始,进阶到精神养护,才能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
基于养身的康养:养身即是对身体的养护,保证身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目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目标。如保健、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旨在对康养消费者的身体进行养护或锻炼,满足康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
基于养心的康养:养心即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使康养消费者获得心情放松、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因此,养心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心理咨询、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养神的康养:养神即是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旨在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3. 基于生命自由度
基于个体健康状况,一般把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则重医养。因此,从康养的本质来说,不同健康程度的人群都有康养需求。但目前我们关注的更多是亚健康人群,同时将患病人群归为医疗服务对象,而健康人群则尚无对应康养概念。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身心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基于健康人群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以及文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人群是目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人群之一,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行业。如:中医养生、保健品、康复运动、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都是亚健康人群疗养类康养产业的主要构成。
临床状态的医养:病患人群医养是目前康养产业最成熟的构成,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诊疗、医护等医疗服务业;二是生物、化学制药等药物制造加工业;三是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4. 基于关联产业属性的分类
根据康养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将康养产业分为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三大类。作为新型现代服务业,服务型产品是主要构成。
康养农业:康养农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康养制造业:康养制造业泛指为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产业。根据加工制造产品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养药业与食品,如各类药物、保健品等;康养装备制造业,如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养老设备等;康养智能制造业,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检测设备等。
康养服务业:康养服务业主要由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养生服务组成。健康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康复理疗、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包括:看护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养生服务包括:美体美容、养生旅游、健康咨询等。
5. 基于资源类型的分类
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各类康养需求的实现必须结合优质的自然资源或产业资源。因此,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可将康养产业分为不同类型。
森林康养:是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疗养、运动、教育、养生、养老以及食疗(补)等多种业态的集合。 气候康养:以地区或季节性宜人的自然气候(如阳光、温度等)条件为康养资源,在满足康养消费者对特殊环境气候的需求下,配套各种健康、养老、养生、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综合性气候康养产业。 海洋康养:主要以海水、沙滩、海洋食物等海洋资源为依托,建设形成的海水和沙滩理疗、海上运动、海底科普旅游、海边度假、海洋美食等产业。
温泉康养:因大多数温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疗养功能,是传统康养旅游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温泉康养已经从传统的温泉汤浴拓展到温泉度假、温泉养生,以及结合中医药、健康疗法等其他资源形成的温泉理疗等。 中医药康养:以传统中医、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心资源形成的一系列业态集合。主要有:中医养生馆、针灸推拿体验馆、中医药调理产品,以及结合太极文化和道家文化形成的修学、养生、体验旅游等。 6. 基于海拔高度的分类
基于地区海拔高度差异可以将康养产业分为高原康养、山地康养、丘陵康养和平原康养。
高原康养:是基于空间特征的康养分类中被关注最多的概念之一。由于高原独有的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往往成为人们旅行的向往之地;又因高原地区的自然和文化等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形成了以旅游休闲、高原食品、宗教文化以及民族医药等为主打产品的康养业态。
山地康养:山地康养活动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静心养性者呈现一动一静的形态,主要有登山、攀岩、徒步、户外生存、山地赛车,以及户外瑜伽、山地度假、禅修活动等。
丘陵康养:丘陵康养主要集中在丘陵规模较大和景观较好的地区,由于丘陵特殊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其康养主要以农产品种植、药材生产、生态体验等为主。
平原康养: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康养产品以绿色果蔬、保健食品等为主。 ▌小 结
康养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兴起,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康养市场需求,具有时代必然性;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康养的概念并进行讨论,在大康养的语境下赋予康养更多的涵义,有助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曾经,我们对康养的追求聚焦于生命的长度,但目前开始转向拓展生命的丰度和自由度。生命的长度、丰度、自由度三位一体,是有机联系、循序渐进的关系。因此在产业发展初期,康养离不开“医”,医疗是康养的基础,“医养”结合是康养的基本要求。 康养产业的优势在于可实现资源的异地供给。与传统产业不同,例如制造业,产品从集中制造地到需求地,两端存在漫长的距离。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同样需要贴近目标市场,首先考虑满足近距离的市场需求。然而,康养被认为是可以轻松实现远距离异地供给的产业。
对于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可通过良好的产业形态满足异地康养需求。比如现在康养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当地资源禀赋好,但是当地康养需求是不足的,本地人没有多少康养消费的能力和动机,主要是满足了异地康养需求。这刚好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康养产业为许多欠发达地区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
|
|
来自: koojjgjxsvvwml > 《健康旅居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