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中,伞兵为何要第一时间射杀?其实原因很简单

 小天使_ag 2018-02-12

在近代战争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那就是伞兵,使用运输机,将部队快速投送,通过跳伞,快速到达指定地点,成为军队中重要的编制。但是,在二战中,形成了一个规矩,那就是凡是看到伞兵,敌人都会第一时间射杀。因此,伞兵也被称为最危险的兵种,天生就是被围困被围歼的。那么为什么伞兵要第一时间射杀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三点。

首先我们交代下伞兵的历史,其实伞兵在一战时期就产生了,但是呢当时无论飞机还是空投技术都不到位。因此,没有被大规模运用,到了二战时期,因为德国开始大规模的使用伞兵发动闪电战,使得各国开始大力投入伞兵兵种,这才流行开来。

而且最开始,对于伞兵还形成了一个优待的规则,就是遇到正在跳伞的伞兵,不能射杀,只能等他降落了才能开打,这主要是因为正在跳伞的伞兵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这其实有点像古代中国不打正在过河军队的一个缩影,也是军队的仁义。但是,到了苏德战争开始后,苏联可不管那一套,而且第一时间射杀伞兵,不管处于什么状态。由此开始,列国形成了新的规矩,那就是第一时间射杀伞兵,为什么这么做呢?

第一,伞兵都是精锐。

因为能够跳伞的,那都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精锐士兵,或者说干脆就是特种兵。他们担负的任务很多时候都是突击,单兵素质很高,如果其成功跳伞,就是自己后方的钉子,很难打。所以,第一时间打死,那是消灭其精锐,取得主动权的关键。

第二,薄弱环节。

伞兵出现的地方,一般都是敌人势力空虚或者空白的地方,没有那个国家会傻到往敌人堆里跳伞,那不是找死么?因此,伞兵出现在自己薄弱的环节,用以摧毁战略要地,或者斩首行动,危害是很大的,一旦不慎自己的后方就完了。因此,危险性系数太大,必须第一时间灭掉,以保证战争的胜利。二战中著名的第聂伯的河畔战役,德国射杀了4800多名精锐的苏联伞兵,使得苏联败北。

第三,伞兵无防备。

伞兵虽然危险,也是最好射杀的,因为一旦跳伞,那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正在跳伞的伞兵,那几乎等同于活靶子,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这对地面部队来说射杀伞兵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也是能够轻而易举立下战功的。所以,大家看到伞兵一阵机关枪下去,都死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兄弟连》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的”。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