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露地番茄还是很受菜农欢迎的,一来无论在品质上,还是价格上都敢与拱棚相媲美,而且投资小、见效快、管理好了利润高,经过我们几年的实验,收入都在6000-8000元/亩。所以掌握好秋冬季露地番茄的栽培技术是很关键必须的,现将露地西红柿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露地光照强,应选叶量多、叶片大、产量高的大果型、硬果型,且抗病毒强的优良品种;其次选皮厚,耐储存,货架期长且不易裂口的品种;第三选人们喜欢的粉红色或大红色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16715.3中2级以上要求。(主要有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型) 露地秋冬番茄栽培的适宜苗龄为50-70天,即定植前50-70天要进行播种。我市秋冬番茄8月下旬-2月份上旬都可以在保护地内播种育苗,苗期要加强管理,培育壮苗。 1.播种前种子消毒:用温水40—45℃浸种1小时,或用0.3—0.5%高锰酸钾浸种15-20分种,冲洗干净后在常温下浸种24—36小时,放到催芽,有80%露白后就可播种。 2.育苗基质的准备:育苗基质要求保水性好、细碎、孔隙度大、透气性好且疏松、pH为7.0左右。富含有机质的基质作为育苗基质。原料可根据本地取料容易的,结合当地的条件取有机质原料。育苗基质一定要堆沤、腐熟、无菌害、无污染,按土壤、有机肥、基质6:3:1的配方混合配制成育苗基质。 3.出苗前的管理:为了使种子迅速出苗发芽,宜采取措施保持苗床温度,床温保持在25-28℃,夜温在20℃以上。 4.分苗:番茄分苗一般在25-35天(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将幼苗分入事先调制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行距12-13cm,株距12-13cm;也可分入直径10-12cm的营养钵中。 5.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缓苗期间,白天床温应保持在25-30℃,夜间18-20℃;缓苗后白天20-26℃左右,夜间15-18℃。定植前数天要进行通风来降低床温炼苗。 6.苗期防病:苗期发现病虫苗及弱苗应及时拔除。苗期可喷2遍杀菌剂(用72%普力克400-600倍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预防病害。 7.壮苗标准:4叶1心,株高15-20厘米左右,下胚轴2-3厘米,茎粗一般在0.5-0.8厘米,节间短,呈紫绿色;叶片7-9片,叶色深绿带紫,叶片肥厚;第一花穗已现大蕾;根系发达,植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8.注意事项:要撑握水肥的淋施尺度,不要大水大肥,预防陡长苗出现。苗期淋水要少量多次,保持湿润就可以。 1.整地作畦。番茄不宜连作,要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栽培番茄的地块,最好进行25-30厘米深的秋翻。畦栽一般是高畦栽植,畦宽约1.3-1.5米,南北走向。 2.增施基肥。番茄对营养的反应很敏感,高肥足水才能取得高产高效益。整地做畦时应增施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复合肥或磷酸二氨3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亩施100公斤左右,基肥施用最好采用沟施,也可采用撤施,据测定,番茄亩产5000公斤。需吸收氮17公斤,磷4.1公斤,钾16.1公斤。每亩拌基服施用硼砂(农用的)1-2公斤。 3.定植时间。秋番茄一般在当地立秋后可定植,即耕层5-10厘米深的地温稳定通过12℃时定植。如遇到大风阴雨等不良天气,可适当延迟定植。 4.定植密度。主要考虑品种、生育期长短及整枝方式等因素。采用垄栽一般垄距为55-60厘米,畦面宽1.3-1.5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株左右。 5.定植方法。定植最好选择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定植的头一天下午,在苗床内灌水,以便第二天割坨。纸袋育苗的可带袋定植,塑料钵育苗的随定植将塑料钵取下,定植后可先栽苗后灌水(干栽),或先灌水后栽苗(水稳苗)。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为宜。 6.地膜覆盖。种植要使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疏松,保水、保肥,提早成熟,增加产量。 1.施肥。在生育前期番茄吸收养分量小,从第一花序开始结果,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到盛果期养分吸收量可占总吸收量的70-80%。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呈直线上升趋势,对钾的吸收量接近氮的一倍,钙的吸收量和氮相似。基肥西红柿露地栽培要重施基肥,即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底施硝酸磷钾肥35-40千克。追肥在第一果穗膨大时,结合浇水亩施磷酸磷肥20千克;在第一果穗采收后,亩追施硝酸磷肥20千克作为盛果肥;在盛果期,用20%硝酸磷肥,1%的磷酸二氢钾,0.1%的硫酸锌,0.25%的硼酸混合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可明显提高产量和维生素C的含量。 2.浇水。定植后3-5天,待植株心叶颜色由老绿转变为嫩绿,生长点开始生长时,一般要灌一次缓苗水或叫发棵水。缓苗水要大,如营养坨或营养袋育苗,一定要把坨泡开,促进根系尽快发出坨外、扎进土壤,以缩短缓苗期。浇缓苗水后要进行中耕。缓苗后到第一花穗座果期间,如不遇特别干旱,一般不应浇水,要进行蹲苗。蹲苗时间长短应根据植株长势,品种特点及环境条件灵活掌握。一般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弱,花器分化早、开花早、结果早,其蹲苗时间不宜过长。中晚熟品种植株长势旺,长势强要严格控秧,蹲苗时间可适当延长。生产上一般第一花序果实核桃大,第二花序果实蚕豆大,第三花序刚开花时结束蹲苗。番茄蹲苗期结束即进入结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正常天气一般每隔4-6天灌水一次,灌水量要逐渐增大。雨水多时要适当减少灌水。灌水要均匀,防止忽干忽湿。番茄灌水方式主要有沟灌、喷灌和滴灌,其中以滴灌为主。番茄栽培不但要重视灌水,在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番茄栽培最好采用地膜覆盖。 3.插架与绑蔓。番茄定植后到开花前都要进行插架绑蔓,以防止倒伏。特别是春旱多风地区,定植后要立即插架绑蔓。绑蔓时要把果穗调整到架内,茎叶调整到架外,以避免果实损伤和防治日烧病,并提高植株通风透光,有利于茎叶的生长。 4.番茄整枝打杈。栽培一般采用单杆整枝法,即每棵保留主干,摘除一切分权,结合整枝要进行疏花疏果,摘除老叶、病叶。(无限生长型建议采用单枝,也要采用双枝,有限生长型可多留一条)当收完第一穗果后,可剪除果下老叶、病叶。 5.保花保果。露地番茄保花保果的主要措施是培育壮苗,花期使用座果激素及振动授粉。除盐碱地或特别干旱外,花期要控制灌水。为提高果实产量,还要进行叶面喷肥。 1.农业防治:创造适宜条件,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带出地头深埋或销毁。 2.物理防治:运用黄板诱蚜和白粉虱。每亩悬挂30-40块黄板。 3.生物防治: (1)天敌: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2)生物药剂: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齐墩螨素、新植霉素、农抗120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4.主要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立枯病:除用苗床撒药土外,还可用恶霜灵+代森锰锌、霜霉威等药剂防治。也可通过控制苗床的“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环境减轻病害发生。 (2)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3)早疫病:可用多抗霉素、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锰锌等药剂防治。 (4)晚疫病:可以使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2%杜邦克露800倍液等药剂防治。 (5)叶霉病: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8%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6)溃疡病:用氢氧化铜、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 (7)病毒病:用83增抗剂、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防治。同时防治蚜虫等传播病源的害虫。 (8)蚜虫、白粉虱:用溴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藜芦碱等药剂防治。 (9)斑潜蝇:用阿维菌素、来福灵乳油、毒死蜱等药剂防治。 (10)斜纹夜蛾:用除尽、阿维菌素、来福灵乳油、毒死蜱等药剂防治。 适时早采收可以提早上市,鲜果上市最好在转色期或半熟期采收,增加前期产量和产值,并且还有利于植株上部花穗果实的生长发育。番茄采收时要去掉果柄,以免刺伤别的果实。番茄采收后,要根据大小、颜色、果实形状,有无病斑和损伤等进行分级包装,以提高商品性。 |
|